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南繁大豆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南繁大豆育制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份南繁栽培大豆的单株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南繁大豆的单株种子产量与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荚数(0.815 3)>单株粒数(0.772 0)>百粒重(0.648 7)>株高(0.646 3)>主茎节数(0.644 0)>有效分枝数(0.628 9)>生育期(0.587 1)。因此,为获取更高的大豆种子产量,南繁时应优先考虑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

关键词: 南繁 大豆 种子产量 灰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差异分析

改革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新疆584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并借助Poisson回归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土地流转背景下耕地流转农户和非流转农户技术采纳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农户对各类技术采纳行为差异较大,农地流转后规模经营促进了流转农户资源节约型耕地保护技术和机械化耕地保护技术采纳,但是流转农户在种植绿肥、有机肥施用方面积极性不足,需要加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支持;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用程度;法律和环境认知、政策因素和产业化组织协作对农户技术采纳产生重要因素,而且对流转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更为敏感。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技术采纳 土地流转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野苹果营养及次生代谢物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Roem.)植株内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危害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虫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与其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新疆野苹果单株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韧皮部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大于木质部,在4.02~21.72 mg/g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K2最低,为26.10 mg/g,G1最高,为45.74 mg/g,感虫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高于抗虫植株。不同抗性单株单宁、黄酮、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木质部内黄酮含量较低,在0.31~0.89 mg/g之间,韧皮部黄酮含量在1.93~4.05 mg/g之间,抗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1.24 mg/g,感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0.69 mg/g,抗虫植株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植株,即单宁含量越高,其抗虫性越好,感虫植株G6总酚含量最低,为1.43 mg/g,抗虫植株K2总酚最高,达到3.96 mg/g,木质部内单宁含量和总酚含量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新疆野苹果单株内单宁与总酚含量越高,总虫数就越少,对苹果小吉丁虫的抗性就越好,新疆野苹果受害就越轻。综上,新疆野苹果内营养物质含量与抗虫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抗虫性成显著正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的新疆野苹果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轻或抑制作用。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苹果小吉丁虫 抗虫性 次生代谢物质 营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硫(SO_2)对葡萄果实采后质构和果皮蜡质损伤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二氧化硫(SO_2)熏蒸后葡萄果实质地的变化规律、果皮蜡质结构对质构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方法(TPA)测定不同浓度SO2(0、100、500μL/L)处理红地球葡萄果实的各项质地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果实质地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质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SO_2可延缓果实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的降低,弹性和内聚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果实的硬度、弹性与咀嚼性;果肉内聚性与胶黏性、弹性、咀嚼性;果肉弹性与果肉胶黏性、咀嚼性;果实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100μL/L SO_2处理能抑制葡萄果皮蜡质结构的变化;通过PCA分析,5个TPA质构指标中提取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6.81%,两个主成分可较好的将对照、100、500μL/L SO2处理区分开来。综上所述,采用100μL/L SO2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红地球葡萄的质地,减少果皮蜡质的损伤。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质构 SO_2 TP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骏枣木质化枣吊发育特性及其农艺调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骏枣木质化枣吊的发育特性及不同农艺调控效果,为生产上利用木质化枣吊实现骏枣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不同类型枣吊物候期、生长量、坐果及果实品质,研究木质化枣吊的发育特性;分析不同农艺措施对木质化枣吊枣果品质的影响,提出最佳调控措施。【结果】木质化枣吊比脱落性枣吊的花期持续时间长12 d左右,生长发育期长20 d左右、果实成熟期晚15 d左右。骏枣木质化枣吊的生长量、果吊比等指标显著高于脱落性枣吊。不同农艺措施对枣吊、叶片、枣果品质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枣头重摘心、叶面喷施尿素和KH_2PO_4均能显著促进木质化枣吊的生长和提高单果重,其中叶面喷施KH_2PO_4能明显改善品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叶面喷施CCC可以显著增大叶片宽度和枣吊粗度,叶面喷施ABA抑制了枣吊的正常发育且降低了枣果品质,而叶面喷施GA_3可促进枣吊发育,提高单果重,但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相比脱落性枣吊,骏枣木质化枣吊发育时间长,生长量大,坐果能力强。骏枣利用木质化枣吊坐果,能增大果个且枣果品质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枣头重摘心和叶面喷施KH_2PO_4可以促进枣吊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

关键词: 骏枣 木质化枣吊 发育特性 农艺调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2种棉花苗期病害抗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当前棉花主栽品种对红腐病和立枯病的抗性,为病害的高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拟轮枝镰孢霉和立枯丝核菌新疆菌株,通过人工接菌条件下的室内盆栽鉴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新疆20个棉花主栽品种对红腐病和立枯病的单一抗性水平和兼抗水平。【结果】大多数棉花品种对2种病害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抗性差异;供试品种中没有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品种,多数品种对2种病害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仅有少数品种对红腐病或立枯病表现为抗病或中抗;对红腐病表现为抗病的有中棉72号和新陆早53号,表现中抗的有中棉50号、新陆早57号和新陆早61号等5个品种;对立枯病表现为中抗的有新陆早53号、中棉72号和中棉50号等6个品种;对2种病害的兼抗性表现为中抗的有新陆早53号、中棉72号和中棉50号等6个品种。【结论】当前新疆棉花主栽品种中,对红腐病和立枯病均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缺乏对红腐病和立枯病高度抗病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对立枯病表现为中抗的品种多数兼具对红腐病的抗性。

关键词: 棉花 红腐病 立枯病 拟轮枝镰孢霉 立枯丝核菌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加工番茄叶光合色素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加工番茄的影响,为其在加工番茄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H1015和H3402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ALA对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动态变化及果实产量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叶面喷施ALA浓度增加,加工番茄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增加。50. 0 mg/L的ALA处理下,H1015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5. 12%,而H3402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2. 01%; H1015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 43%; H3402的番茄红素和a/b色差值分别增加14. 06%和13. 86%。【结论】在加工番茄幼果期叶面喷施ALA后,外源ALA参与了加工番茄叶光合色素的合成过程,促进了叶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了加工番茄叶的光合色素含量,不仅促进叶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叶光合物质积累,促进加工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影响了各组织器官中光合物质的分配,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加工番茄部分品质。

关键词: 加工番茄 5-氨基乙酰丙酸 光合色素 产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漫灌和滴灌棉花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临界值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是棉花施用磷肥的重要依据,由于连续多年施用磷肥,新疆棉花土壤有效磷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对棉花土壤有效磷的评价仍然使用以前的标准,磷肥推荐用量不能适应棉花生产。因此,明确土壤有效磷的临界值,能为有效指导棉花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新疆281个试验点,建立缺磷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数方程模拟,分别将相对产量带入相应的对数方程,求出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分级指标值,同时采用线性+平台模型拟合求出土壤有效磷临界值,根据有效磷分级推荐施用磷肥。【结果】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进行直线、指数和对数模拟,3种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1%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00、0.470和0.590,以对数回归方程相关性最高。采用线性+平台模型拟合棉花相对籽棉产量和土壤有效磷的关系,棉花相对籽棉产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反应分成2段,拐点即为土壤有效磷临界值,此时棉花土壤有效磷的临界值为22.0 mg/kg。当土壤有效磷≥22.0mg/kg时,y=93.77,表明随土壤有效磷的增加,棉花相对籽棉产量不变,此时施用磷肥几乎没有增产作用;当土壤有效磷<22.0 mg/kg时,y=62.86+1.405x,施磷肥可以促进棉花增产(R~2=0.63**)。棉花的磷肥利用率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当土壤有效磷<5 mg/kg时,漫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为25.7%,滴灌为21.6%,二者差异不显著;当土壤有效磷5~12 mg/kg时,漫灌和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当土壤有效磷12~25 mg/kg时,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为15.0%,比漫灌显著增加4.6个百分点;当土壤有效磷为25~38 mg/kg和>38 mg/kg时,漫灌和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差异又变得不显著。不论漫灌和滴灌,棉花磷肥的平均利用率约为15.9%。【结论】根据棉花相对产量的<70%、70%~80%、80%~90%、90%~95%、>95%,将土壤有效磷划分为5个等级,即<5 mg/kg、5~12 mg/kg、12~25 mg/kg、25~38mg/kg和>38 mg/kg,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22.0 mg/kg。漫灌条件下磷肥的平均利用率为15.2%,而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平均利用率为17.1%,差异不显著。棉花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为极低、低、中、高、极高,获得了土壤有效磷临界值及不同棉花产量下的推荐施磷量。

关键词: 漫灌 滴灌 棉花 土壤 有效磷丰缺指标 临界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S基因与S基因型鉴定的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梨是由单一位点S等位基因控制的典型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果树,其自交授粉结实率低,品质差,需配置授粉品种。因此,对梨品种S基因及品种授粉树合理配置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详细介绍了梨S等位基因的研究现状,并对迄今国内外鉴定出的500多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汇总,对应用较为广泛的PCR-RFLP技术和S基因DNA序列分析法以及梨S基因芯片杂交技术进行系统介绍。

关键词: S基因型 S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一枝蒿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分析(英文)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新疆一枝蒿多糖(ARP)的工艺条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这为ARP的结构分析及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一枝蒿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Sevag法除蛋白,经DEAE纤维素-52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纯化得ARP。利用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提取ARP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16 W、液料比36∶1和超声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ARP的得率为3.92%±0.065%。ARP-2的红外吸收峰出现在917、1 100、1 147、1332、1 423、1 611、1 742、2 939和3 410 cm~(-1)。【结论】优化的ARP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ARP-2无明显的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ARP-2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多糖 超声波法 纯化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