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丽轮枝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
《生物技术通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体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了大丽轮枝菌摇培时间、裂解酶浓度、酶解时间和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和浓度及pH对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从再生培养基、培养基Agar浓度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了GFP瞬时表达。结果表明,将分生孢子培养18 h收集菌丝体,以1.2 mol/L的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pH 6.0的条件下,加入10 mg/m L的裂解酶,30℃酶解4 h时,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3.3×10~7个/mL;在Agar浓度为0.5%的TB3再生培养基中进行原生质体再生,再生率最高,可达22.45%;GFP瞬时表达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原生质体可用于遗传转化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甲虫N-β-丙酰多巴胺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RNAi技术分析明确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黑色素形成重要的N-β-丙酰多巴胺(NBAD)水解酶基因的功能。【方法】NBAD水解酶基因通过马铃薯甲虫转录组数据分析和RT-PCR克隆获得,分别利用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基因的完整性和系统发育;通过q PCR检测其在马铃薯甲虫各发育阶段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及成虫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量;采用喂食幼虫dsRNA的方法,观察该基因在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体色的影响,并测定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克隆得到马铃薯甲虫NBAD水解酶基因,命名为Ldtan(Gen Bank登录号:KY221866),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鞘翅目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聚为一支。Ldtan在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腹神经索(99.36±0.95)、后肠(17.79±3.11)和表皮(9.21±0.12)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幼虫期随幼虫生长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最高。通过喂食2龄幼虫Ldtan的dsRNA能有效降低靶标基因的表达量,使幼虫体色变深呈一定的棕褐色,并且具有一定的致死效应。通过RNAi技术干涉保幼激素合成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发现Ldtan表达量降低,而干扰蜕皮激素合成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Ldtan表达量增加。【结论】结果提示Ldtan参与了马铃薯甲虫的黑色素合成,并且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可能影响其表达。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RNA干扰 NBAD水解酶 保幼激素 蜕皮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地碱蓬PsaH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Psa H基因是编码光合反应光系统I(PSI)复合蛋白H亚基的基因。为深入开展该基因的耐盐功能研究及其在盐生植物耐盐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并为改良作物耐盐性分子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方法】研究从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胁迫文库中筛选出一个与耐盐相关的Psa H基因,经测序获得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Ss Psa H(Gene Bank Accession Number:KC4048847),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结构功能预测。【结果】该基因全长77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定位于叶绿体膜系统,无信号肽,含有一个跨膜结构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多为无规则卷曲。同时,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含有4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菠菜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Ss Psa H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但在茎和叶中表达量高于根。【结论】Ss Psa H基因是编码光合反应光系统I(PSI)复合蛋白H亚基的基因。本研究为以后深入开展该基因的耐盐功能研究及其在盐生植物耐盐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要稻区不同稻水象甲地理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测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主要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田间种群对目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防治该虫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南疆阿克苏稻区温宿县种群(WS)为敏感基线,采用室内点滴法,测定察布查尔(Qapqal)和五家渠(WJQ) 2个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以南疆主要稻区温宿县稻水象甲地理种群为敏感种群,察布查尔(Qapqal)和五家渠2个地理种群(WJQ)对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95.87%噻虫嗪、97%毒死蜱、97%吡虫啉、95.1%高效氯氰菊酯和98%溴氰菊酯等多数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抗性倍数<5),对96%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均高于5.92,属于已产生低水平抗性。【结论】在水稻生长季节应避免重复使用或限用96%氯虫苯甲酰胺,注意与其它药剂混用、轮用,延缓该地区稻水象甲抗药性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和干旱胁迫对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种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对不同种盐、旱胁迫油菜的耐受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三种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研究其对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在盐和旱胁迫中,随着NaCl和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其种子发芽率、根长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NaCl (<150 mmol/L)和甘露醇(<200 mmol/L)时,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芽率跟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NaCl (≥200 mmol/L)和甘露醇(≥300 mmol/L)时,显著抑制了其种子萌发,CBJ004-34油菜保持了78%的发芽率。(2)NaCl (<150mmol/L)和甘露醇(<100 mmol/L)时, Xinyou9和CBJ004-34油菜幼苗的根长跟对照没有显著差异;NaCl (<100 mmol/L)时,促进新油9号油菜幼苗根的伸长。【结论】新油9号和CBJ004-34油菜种子的耐盐性和耐旱性好,该研究为选育油菜耐盐耐旱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温对北疆灌区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北疆灌区冬小麦生理和产量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以自然生长为对照(CK),采用远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FATI)的方法,从起身期后对冬小麦进行夜间增温(T12)、全天增温(T24)处理,分析了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增温后小麦株高和干物质总积累量变化不明显,绿叶面积在开花期前后分别增大和下降,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降低。增温虽然对小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规律性。增温后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有下降,T24和T12处理分别增加和减少了穗数,分别导致小麦产量下降1.7%和18.9%,其中T12处理减产效应明显。这说明增温会引起冬小麦功能叶片过早衰老,减少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送,不利于产量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仿人工挑带式滴灌带回收机研制与虚拟样机仿真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农田滴灌带人工回收劳动强度大、卸载困难、易断带等,设计一种仿人工挑带动作的挑带式滴灌带回收机。【方法】回收机主要由卷带机构、导向机构、挑带机构以及机架等组成。卷带机构由多连杆机构组成,通过移动滑块可实现滴灌带的快速卸载;建立并求解导向机构和挑带机构数学模型;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滴灌带回收机的虚拟样机模型。【结果】获得导向机构参数:曲柄长155 mm,连杆长439mm,偏心距长248 mm时,传动效果最佳;获得挑带机构参数:曲柄长141 mm,挑杆长366 mm时,满足挑带高度500 mm的要求;仿真分析发现:随着导向机构和挑带机构转速的增加,滴灌带内张力逐渐增加,最终确定导向机构的转速为0. 8 r/s,挑带机构转速0. 6 r/s。【结论】仿人工挑带式滴灌带回收机1 h作业面积约1hm2,可以快速完成滴灌带的卷带、卸载。
关键词: 滴灌带 仿人工挑带式滴灌带回收机 ADAMS 虚拟样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最主要致病菌之一。抗菌药物在奶牛乳房炎治疗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随着严重依赖甚至过度使用抗菌药物,S.aureus耐药性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现阶段尤为严重。近年来,耐药菌株、耐药谱逐渐变宽,耐药水平不断提高,使其耐药性越来越强,耐药机制变得复杂,耐药基因种类繁多,导致乳房炎源S.aureus广谱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出现超级耐药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奶牛乳房炎治疗带来极大困难。S.aureus耐药性不仅对奶牛养殖业和乳房炎防治造成影响,同时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监测S.aureus耐药性及变迁情况,探明其具体耐药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S.aureus可通过产生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等不同作用机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基因编码的分子耐药机制尚未明确。综述了奶牛乳房炎中S. aureus耐药性及其分子耐药机制,讨论了明确S.aureu耐药机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EC固化剂对日光温室戈壁土墙体固化性能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试新疆三种典型日光温室戈壁土墙体土样进行固化性能,分析戈壁土固化前后的力学性能和硫酸盐侵蚀后的强度的变化规律,为新疆非耕地墙体固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123-1999、《土力学实验》和《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的测试要求[1-3],采用颗粒分析试验、击实试验测定土体的颗粒级配、类别和击实性能,研究戈壁土固化前的物理性能,测定固化土的抗压强度、硫酸盐侵蚀后的强度。【结果】(1)三种戈壁土土样均为圆砾,根据特征粒径得出土样的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表明2号土样的级配最好,其次为3号土样,1号土样的级配最差。(2)掺入15%的土壤固化料,与原状土相比,1号土样的最大干密度ρd和最优含水率wop增加最为显著,分别为0. 046%、0. 017%。(3)戈壁土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胶凝材料越多,固化土越密实,抗压强度越大。(4) 90 d侵蚀试验中,固化土随侵蚀周期的增长,抗压强度越大。【结论】HEC固化剂对新疆常用的日光温室墙体建材具有显著的固化效果,其抗压强度和抗硫酸盐效果满足土墙温室墙体建造要求,固化后的墙体坚固耐腐蚀,降低了温室的维护成本,有效延长了温室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日光温室 HEC固化剂 戈壁土 固化性能 抗压强度 抗硫酸盐侵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