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酵母培养物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12只年龄相同的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配对原则分为4组,其中A1、A3处理组饲喂精粗比为3∶7的基础日粮,B1、B2处理组饲喂精粗比为2∶8的基础日粮。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方法,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培养物(YC)。各处理YC添加量A1为2.0%;A3为3.0%;B1为2.0%;B2为2.5%。结果表明:添加YC极显著(P<0.01)降低A3和B1处理瘤胃NH3-N浓度,极显著(P<0.01)提高A1处理的瘤胃NH3-N浓度。添加YC能显著(P<0.05)提高绒山羊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总VFA浓度得到极显著(P<0.01)提高;对乙酸/丙酸比没有显著影响。显著提高B1和B2处理菌体蛋白含量。
关键词: 畜牧学 酵母培养物 NH3-N浓度 挥发性脂肪酸 菌体蛋白 绒山羊


尿素-麻饼型日粮条件下绵羊瘤胃内烟酸产生、消失及流通规律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3只体重为35-43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痿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在饲喂尿素-麻饼型日粮条件下,通过非同位素Co标记烟酸的启动-连续灌注方法,测定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消失、外流速率及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尿素-麻饼型日粮的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速率为2.92 mg/h。通过灌注的方法提高烟酸产量后,烟酸在瘤胃内的产生速率为5.62 mg/h;消失速率为2.65 mg/h;瘤胃内烟酸的外流速率为2.97 mg/h;同时得出烟酸在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为1.74 mg/h。
关键词: 畜牧学 尿素-麻饼型日粮 瘤胃 烟酸 流通规律 绵羊


抗旱、耐盐基因类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良的环境因子如干旱、盐碱等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培育高抗性和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成为缓解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就目前国内外在抗旱、抗盐碱等抗逆基因的类型、作用机理以及相关转基因作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层化比率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培养方法,对内蒙古武川县耕地、退耕还灌地和放牧草原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分布和层化比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耕作层(0~3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呈逐层下降趋势,3种类型土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相差不大,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提出了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的概念,并认为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指示动态土壤质量(土壤演替方向)的指标,当一个区域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大于2时,土地一般不会发生退化现象。在研究的3块实验区域中,耕地存在较高的退化风险,退耕还灌地正处于逐步恢复的阶段,放牧草原依然存在逐步退化的趋势。


油葵秆生物篱和作物残茬组合抗风蚀效果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最不适宜种植乔木防风林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生物篱是一种有效的风障形式,它能减轻风速从而减轻风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距地面5 cm)生物篱保护下的留茬地风速比对照裸地近地面平均降低81.25%,风蚀量减少53.96%;在篱高或茬高0~5倍范围内,随着离生物篱或留茬的距离增大,生物篱的保护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逐渐增大,更远则保护作用下降。在与不同作物残茬的组合中,生物篱与草谷子留茬组合下的抗风蚀效果更为突出,其次是油菜茬,最后是苜蓿茬,并且得出在残茬影响下,风速随高度递增的变化规律都符合指数递增规律,相关系数都达到0.84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