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梨叶部病害与梨叶早衰脱落相关性分析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南方梨产区造成梨早衰落叶的原因,本研究对梨叶部病害的发生与早期落叶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4种叶部病害(梨斑点病、褐斑病、黑斑病和黄脉病)中,除黄脉病外,不同年份间其余3种病害的发生程度与早期落叶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果园和时段间这3种病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7-9月间梨早衰脱落叶片斑点病发病率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害;病害防控对减少梨叶部病害发生和降低早期落叶率具有同效性,由此认为防治以斑点病为重点的叶部病害,是控制梨树落叶早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叶部病害 叶早衰脱落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梨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序列acc D-psa I和17对SSR引物对原产于福建省的49个梨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获得49份福建地方品种的acc D-psa I序列,并检测到4个多态性位点,包含5个叶绿体单倍型(Hap1~Hap5),其中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39,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60。TCS网络图显示Hap5是最古老的单倍型,其仅在两个样品中检测到。17个SSR位点共检测到211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A)为5~23个,平均值为12.41;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5802和0.7549;17个SSR位点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值为0.5830~2.7683,平均值为1.866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Nei和Li的遗传距离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将49份样品聚为9个组,其中大部分聚类结果与单倍型类型表现的亲缘关系较为一致。叶绿体单倍型和SSR多态性位点信息证实福建地方品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地方品种 SSR cp DNA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参基因对TYR、MITF和ASIP基因在白绒乌骨鸡各组织表达水平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健康白绒乌骨鸡肌肉、肾、肝、肌胃和皮肤为试验素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探讨β-肌动蛋白(beta-actin,ACT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和18S核糖体RNA(18Sribosomal RNA,18SrRNA)3个内参基因的组织表达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刺鼠信号蛋白(agouti signaling protein,ASIP)等目的基因在白绒乌骨鸡各组织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各组织黑色素沉积规律,从中筛选出理想的内参基因。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内参基因GAPDH在白绒乌骨鸡各组织表达稳定性最高,ACTB表达稳定性最低。相对定量和黑色素沉积结果表明,GAPDH作为内参基因时,各组织MITF、TY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黑色素沉积规律基本一致,表现为皮肤>肾>肌胃>肝>肌肉;ASI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黑色素沉积规律正好相反,表现为肌肉>肝>肌胃>肾>皮肤,这与各目的基因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功能相符,即MITF和TYR基因高表达有利于黑色素沉积,ASIP基因高表达则抑制黑色素沉积。而18SrRNA和ACTB作为内参基因时,各目的基因表达量未表现出上述规律,与其各自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功能不相吻合,没有达到理想的校正效果。表明GAPDH基因稳定性最好,且能真正体现目的基因对黑色素沉积的表达调控,是校正目的基因在白绒乌骨鸡不同组织中mRNA表达量的最优内参基因。

关键词: 白绒乌骨鸡 内参基因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黑色素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黑麦草饲粮对鹅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对鹅肉脂肪酸组成影响,揭示牧草摄食量与鹅肉α-亚麻酸(ALA)相对含量之间的关系。选用50羽14日龄长乐灰鹅,分成5个处理,饲养期60d。各处理饲粮中黑麦草干物质比例分别为:0.00%(CK),5.42%,11.92%,19.52%和27.24%。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黑麦草比例的提高,鹅肉AL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试验各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86.90%,197.24%(P<0.05),393.10%(P<0.05)和304.83%(P<0.05);PUFA/SFA显著上升(P<0.05);n-6PUFA/n-3PUFA显著下降(P<0.05)。鹅肉ALA相对含量与饲粮中黑麦草比例的曲线回归模型方程为:y=0.270+0.106x-0.002x2(F=22.99**)。当饲粮中黑麦草的干物质比例在0%~26.50%时,鹅肉AL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当黑麦草的比例超过26.50%时,鹅肉ALA的含量转而呈下降趋势。说明黑麦草中的ALA能够通过摄食消化过程沉积到鹅肉中。

关键词: 黑麦草 脂肪酸组成 α-亚麻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赣优810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优810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赣优810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永泰县中制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赣优810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条件对海洋尾丝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海洋尾丝虫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种群动力学规律,初步探讨不同温度(4,12,20,28,32℃)及不同培养液条件(虾肉浸出液、麦粒浸出液、牛肉浸膏培养液和酵母浸膏培养液)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4℃时繁殖速度慢,经历长时间(9 d左右)的停滞期进入增长期;12℃时不同培养液中的最大种群密度表现为:酵母浸膏培养液>牛肉浸膏培养液>虾肉浸出液>麦粒浸出液;20℃则表现为:牛肉浸膏培养液>酵母浸膏培养液>麦粒浸出液>虾肉浸出液.结果表明,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培养液适用于短期种群的快速扩大培养,虾肉及麦粒浸出液适用于实验室保种.20℃是海洋尾丝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而12℃的虫体种群密度稳定期维持较久.研究结果提供了实验室培养和保存海洋尾丝虫的方法,并为海水养殖动物的海洋尾丝虫病研究提供了实验生态学数据.

关键词: 海洋尾丝虫 种群密度 种群增长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工艺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对超声提取苦瓜皂苷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更简便快速的提取方法,为不同品种苦瓜皂苷含量比较和工业化生产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实验对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合理的优化范围后,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进行工艺优化设计和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40 k Hz,超声功率400 W,提取溶剂为70%乙醇时,苦瓜皂苷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3 min,液料比16:1,该优化工艺用时少、得率高,优化工艺提取的‘如玉45’苦瓜皂苷可达6.86%。

关键词: 苦瓜 皂苷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制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农药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溞、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0g/L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对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但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值分别为1.51×10~(-2)、2.58×10~(-3)、7.63×10~(-2)mg/L,对家蚕的96h-LC_(50)值分别为6.11×10~(-2)、0.12和0.30 mg/L,均为剧毒;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意大利蜜蜂为低毒,但溴氰虫酰胺对其的48h经口LC_(50)值和接触LD_(50)值分别为2.90 mg/L和3.71×10~(-2)μg/bee,均为高毒。研究表明,虽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但在水体环境和桑蚕区以及作物开花期仍需谨慎使用。

关键词: 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溴氰虫酰胺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陈年普洱茶香气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陈年普洱茶的特征风味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了3种陈年普洱茶中挥发性物质,结合质谱和保留指数共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甲氧基酚类、醇类及酮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得3种普洱茶的沸水提取物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1.91±1.98)、(43.84±2.56)及(41.28±2.57)mg GAE/(g·DW),并对3种普洱茶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普洱茶均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测得3种普洱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9.03±0.25)、(139.47±1.58)及(152.57±3.34)mg GAE/L。

关键词: 普洱茶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1,1-二苯基苦基苯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秸秆代料栽培对秀珍菇的产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花生秸秆替代部分麸皮栽培秀珍菇及其对农艺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绝对生物学效率、基物失重、呼吸消耗及C、N、P、K、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替代量的增加,秀珍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花生秸秆替代40%麸皮(A4处理)时达最高,其中产量达176.5 g/袋-1,生物学效率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分别达70.60%和8.34%;P、K的利用率以A4处理(替代10%麸皮)最高,分别为23.58%和11.64%;而N素利用率,以A1处理最高达60.90%,其次为A4处理达59.64%;C的利用率以对照和A4处理最高达3.15%;呼吸消耗和基物失重率以A5处理(替代50%麸皮)最高,其次为A4处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转化率均在A5处理最高,分别达78.7%、45.19%、53.59%。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以花生秸秆代料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且以替代40%麸皮栽培秀珍菇效果最佳。本研究为花生秸杆代料栽培秀珍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秀珍菇 花生 生物学效率 基物失重 呼吸消耗 木质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