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芙蓉李’转录组SSR信息分析与分子标记开发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芙蓉李’转录组SSR总体特征,开发SSR引物,为李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MISA分析‘芙蓉李’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利用Primer3设计引物,并随机选择40对引物对8个李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芙蓉李’转录组中,共检测到7 601个SSR位点,分布于5 434条Unigene,SSR位点出现频率为54.51%(SSR位点数7 601与大于1 kb的Unigene数13 944的比值)。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类型,占总SSR的42.19%。其次是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总SSR的37.72%和18.48%。A/T和AG/CT是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对7 601个SSR位点设计出4 235对SSR引物。随机选择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17对在8个李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结论】李转录组数据是开发SSR标记的有效来源,开发的SSR标记可为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提供了丰富的候选标记。

关键词: SSR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叶绣球菌菌丝体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及不同配方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子实体和菌丝体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不同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蛋白质含量为26.8%~30.6%,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为13.4%;玉米粉配方菌丝体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面粉、糯米粉配方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62%,高于各液体配方菌丝体,且子实体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最高。借助模糊识别法得出,玉米粉、面粉、糯米粉菌丝体与全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分别为0.94、0.90和0.92,高于子实体。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菌丝体 子实体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胞杆菌FJAT-28592抗真菌脂肽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产表面活性剂芽胞杆菌(Bacillus)的生防作用,本研究筛选了一株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芽胞杆菌FJAT-28592,经16S r RNA鉴定为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FJAT-2859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50℃,最佳生长温度为35℃;p H 5.0~9.0,最佳p H 6.0~8.0;可在Na Cl浓度为0~6%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盐浓度为2%。透射电镜显示,菌株呈杆状,具有鞭毛,宽度为0.76~0.94μm,长度为1.76~2.94μm。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发酵液和提取的发酵液粗产物对尖孢镰刀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通过血平板和排油圈实验,初步认定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能分泌表面活性剂至发酵液。通过酸沉淀处理,甲醇和丙酮抽提,分离和收集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初步纯化的粗品与iturin A的标准品进行分析,粗品与标准品iturin A的主峰保留时间均为10.687 min,初步判断粗品含有iturin A。克隆iturin A类脂肽合成的相关基因,获得丙二酰辅酶a转酰酶(malonyl-Co A-transacylase,itu D)和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4'-phosphate generic acyl cysteamine transferase,lpa-14)基因序列,得出此表面活性剂为iturin A类的脂肽。本研究为芽胞杆菌生防菌的开发,分析获得抑菌物质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暹罗芽胞杆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透射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福建新分离株gB基因的变异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2013年~2014年福建省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的遗传进化情况,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PRV gB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对4株新分离的PRV的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拼接,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个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福建省新流行毒株gB基因序列全长2 742 bp,编码913个氨基酸,与其它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3%~99.2%;在aa75~aa77处存在连续的3个氨基酸缺失;遗传进化树表明,4株新流行毒株与国外分离毒株同属一分群,分属两个分支,而与国内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丰富福建省猪群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掌握PRV的分子遗传进化规律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硒、黄芪多糖及其复合剂对半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酵母硒、黄芪多糖及其复合剂对半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同一批饲养的22日龄半番鸭中挑选出体重相近的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为49 d。采用2×2因子水平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3%酵母硒,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黄芪多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剂(300 mg/kg黄芪多糖+0.3%酵母硒)。试验期间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并于70日龄每组随机选择12只(每重复4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胸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 h p H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48 h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Ⅲ组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色黄度(b*)值均显著降低(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120 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48~120 h和72~120 h的丙二醛(M DA)含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24~120 h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储存时间延长,各组SOD、GSH-Px活性和T-AOC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但3个试验组各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速度比对照组缓慢。4)酵母硒和黄芪多糖对肌肉24 h p H、剪切力、24~120 h的SOD活性、48~120 h的GSH-Px活性、120 h的M DA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交互作用(P<0.05或P<0.01)。由此可见,酵母硒、黄芪多糖均可改善半番鸭肌肉品质和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有效延长货架期,且二者对于肌肉抗氧化、p H和嫩度改善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酵母硒 黄芪多糖 半番鸭 生长性能 肉质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化学法测定水稻抗性淀粉含量耗时长、成本高,为此,探索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新途径。首先,采集了62份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和已测定的化学值数据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抗性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对不同预处理得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如下:内部交叉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0 2,0.967 0,0.976 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533 7,1.011 2,0.837 1。外部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和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5,0.976,0.992,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56,0.818,0.515,预测值和化学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urkey法多重比较),说明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代替化学测定法是有可能的。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之中,1thD+SNV的预处理方法无论内部验证还是外部验证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较低的误差值,定标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含量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种球活力生理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种子活力生理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但针对百合等球根植物的种球活力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文章结合种子研究的一些文献观点,从种球活力表达形式、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活性调节物质等方面,阐述有关百合种球活力概念及其表达的生理研究进展,并就如何推进种球活力的研究提出策略和展望。

关键词: 百合 种球活力 生理 活性调节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枇杷果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解析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定性鉴别出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果汁所产生的特征挥发性代谢物质,本文以限制碳源培养基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方法,解析了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枇杷果汁产生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果汁乳酸发酵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来源于糖碳源代谢,以醇类和酸类为主,与典型发酵香密切相关的6种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成分是3-甲基-3-丁烯-1-醇、异戊烯醇、癸酸、乙酸、庚酸、壬酸,与其它挥发性成分共同构建了枇杷发酵果汁风味的复杂性和典型性,这为新型乳酸发酵饮品研发提供了质量鉴别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乳酸菌 果汁 碳源 风味物质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植物在陆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系统退化导致了生物生境丧失、多样性下降和生产力降低,所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阐述了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并分析了其退化的人为和自然原因;比较分析了植物恢复、动物恢复及动植物联合恢复等生态恢复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局限性及恢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动、植物恢复首先应通过生态势和基础生态位等的分析,筛选出较为适宜的本土生物,这些生物的引入主要是通过收集种源、改善生境和构建生物廊道等途径进行;引进外来物种进行生态恢复,须评估外来种的入侵风险、适应性和生态功能;同时注意利用植物和植物、植物与动物间的生态位、化感作用和互惠共生等互作关系,并结合生态记忆的方法,进行动植物的合理组合,形成系统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而实现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植物恢复 动物恢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Ran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an是一类在多种基本细胞活动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小GTP酶。从香蕉基因组中鉴定出9个MuRan家族基因成员,并对其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结构域和系统进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uRan家族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第1、4、5、6号等4条染色体上。MuRan蛋白与其它植物Ra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都有很高的同源性,带有GTP水解结构域、Ran GAP结合结构域和酸性尾巴等Ran蛋白的典型结构域,与拟南芥AtRan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为进一步研究香蕉MuRan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 基因组 Ran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