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春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探索春谷子的高产、高效种植方式,以长农3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方法,对宽窄行与等行距栽培条件下春谷子不同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密度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下春谷子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出谷率、千粒质量和穗数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的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倒伏率与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春谷子在4种密度条件下,宽窄行种植方式(20 cm+40 cm)较等行距种植(30 cm+30 cm)的产量分别提高0.59%,2.74%,4.01%和1.80%,在密度为3万株/hm2条件下产量达最高,为4 903.5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针对城郊型休闲观光果园发展规划的探讨
《吉林农业 》 2019
摘要:休闲观光果园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大自然向往需求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产品,不同于以往旅游时的逛山看水,其具有生态、绿色、休闲等特点,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及艺术性为一体,给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观光、休闲、采摘、赏花品果、体验田园生活的切身体验.随着城镇的发展建设,城效型观光果园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很好.本文主要针对城郊型观光果园的规划原则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休闲观光果园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不同芸豆品种(系)的适应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不同芸豆品种(系)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在山西晋北地区,对引进的12个芸豆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等指标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品种(系)中除BY2015-1无法在晋北地区成熟,其余11个品种(系)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较好;对11个品种(系)的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即产量与株型因子、生育期与荚长因子和分枝数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6.054%;根据各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共筛选出4个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芸豆品种(系),分别为中芸5号、龙12-2614、中芸4号和中芸6号,其中中芸5号的综合得分最高,产量也最高;聚类分析表明,11个芸豆品种(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中芸5号、龙12-2614、中芸4号和中芸6号聚为一类。结果为芸豆品种的评价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中国养兔 》 2019
摘要:家兔流行性腹胀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家兔胃肠胀气,导致胃肠系统紊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养兔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针对不同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养兔业的繁荣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农田啮齿动物多样性研究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啮齿动物的多样性,探索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采用笼捕法和夹捕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11个市的17个县(市、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隰县农田的啮齿动物捕获率(C)最高,达到14.77%,该地的啮齿动物多样性指数(H′)也最高,为1.811 1;朔州市朔城区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00 1。每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纬度与农田啮齿动物的捕获率、物种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J′)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D)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纬度可能是影响啮齿动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中地区春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9
摘要:萝卜属于根茎类蔬菜,是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广泛种植.为了保证春萝卜的优质、高产及菜农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整地做畦、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萝卜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希望对广大菜农有所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宣化块菌形态特征的修订
《食用菌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宣化块菌(Tuber xuanhuaense)是2016年被报道的隶属于块菌科、块菌属的一个新物种,在发表新种时,宣化块菌子囊果包被结构被描述为疏丝组织,该组织被认为是该物种的鉴别特征之一。对近年(2016~2017)采集到该物种的22份标本研究发现,宣化块菌的包被结构在完全成熟时分化为两层,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本研究依据模式标本和22份新采集的标本对宣化块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修订描述,同时本研究显示宣化块菌是块菌属在中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物种之一,秋季常见于桦木(Betula spp.)、栎树(Quercus spp.)、松树(Pinus spp.)林地下土壤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