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多重PCR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
《实用预防医学 》 2009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应用软件设计4对沙门菌群特异引物,优化多重PCR扩增条件与样品处理方法,分别对61株沙门菌、14株非沙门菌及模拟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所有的沙门菌均能扩出清晰、特异的预期条带,而非沙门菌均未检出;每反应的灵敏度平均为100cfu。对食品中人工污染的沙门菌的检测,最低检测量是10cfu,检测时间为8~9h,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符合率100%;对市售的481份禽制品进行检测,阳性结果12份,而细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结果为10份。结论多重PCR检测沙门菌敏感、特异、省时、省力,适用于沙门菌快速检测。


L-肉碱、甜菜碱、氯化胆碱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L-肉碱、甜菜碱、氯化胆碱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尾均重60g左右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50mg/kg、0.3%、0.3%L-肉碱、甜菜碱、氯化胆碱,饲养60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显著促进异育银鲫生长(P<0.05),改善鱼体解剖特性,肝体比与内脏比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显著降低了鱼体肌肉脂肪(P<0.05),并可改善异育银鲫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鱼体肌肉品质。L-肉碱组的肌肉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87%(P<0.05),在改善鱼肉品质方面的效果最佳。


猪气喘病的疫苗免疫与抗生素治疗
《北方牧业 》 2009
摘要:1抗生素疗法及其产品1.1盐酸土霉素属快效抑菌剂,有一些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多见,可引起腹胀,腹泻。会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双重感染和维生素缺乏症,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肝脏脂肪性病变,体内药物堆积,导致肾中毒。用量:30~40毫克/千克·日计算(首量加倍),用0.25%普鲁卡因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1~2次/日,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重症者可适当延长一


枯草芽孢杆菌离子突变菌株H-74脂肽类抗菌物质对水稻抗性诱导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Bs-916突变选育,得到一株拮抗性能比出发菌Bs-916提高15%以上的突变菌株H-74。通过对其抗菌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H-74分泌的脂肽类抗菌物质主要是表面活性素。在PDA平板上的水稻纹枯病菌菌丝抑制试验中,它能有效抑制新生菌丝的生长,并使细胞内含物外泄。盆栽控病试验表明,它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相对防效达到73.35%。将H-74分泌的脂肽类抗菌物质单喷于水稻植株上,测定与植物抗病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发现其对植物抗病相关酶活性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结果还显示同时接种脂肽类抗菌物质和水稻纹枯病菌处理对3个酶活性影响最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徐州地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自2008年8月份在江苏徐州暴发以来,给当地的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调查发现,该病害暴发的主要原因有:徐州地区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传毒媒介烟粉虱的繁殖,扩大了种群数量;设施栽培为烟粉虱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预警机制不够,未能将病害遏制在萌芽状态;寄主作物频繁调运促进了该病害的扩散;种植者对病害及传毒媒介缺乏认识,造成害虫再猖獗及病害难以控制;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是该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烟粉虱 综合防治 江苏徐州


桃树李矮缩病的RT-PCR检测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比较了4种桃叶片RNA提取方法,建立了RT-PCR桃李矮缩病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凯基TRIzol试剂法简便快捷,提取的RNA质量较好,可用于RT-PCR。RT-PCR最适反应体系为MgCl21.5 mmol/L,引物0.5μmol/L,模板1.0μg/50μL,退火温度为43℃。采集桃主产区北京、陕西、山东、河北、河南、新疆以及江苏的徐州、无锡、南京等地带叶芽的桃枝样品作为试材,利用RT-CR进行李矮缩病检测。结果显示,在北京大久保、山东春雪、陕西美引15#和江苏南京霞晖7号上发现PDV。


桃林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关键控制点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找出桃林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控制环节。[方法]通过跟踪桃林烧鸡加工过程中解冻、清洗、煮制、冷却和杀菌5个工艺点的鸡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清洗、煮制和冷却3个车间内的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加工工艺微生物关键控制点为清洗、煮制和杀菌,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也需要有效控制。[结论]可根据试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