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的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和贵州主栽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为试材,设置6、4、2、0、–2、–4和–6℃7个处理温度,以未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温度处理12 h后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REC),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进行验证;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枝条的REC和细胞膜伤害率(MIP)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LT50在0.347~–1.031℃之间;在LT50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枝条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Pro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LT50及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分析,火龙果抗寒力大小表现为‘量天尺’>‘晶红龙’>‘粉红龙’>‘紫红龙’,与枝条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火龙果 半致死温度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4个猪场利用本场流行毒株分别得到感染猪群并分阶段比较测定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PCV-2感染使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在28d~58d分别下降13.54%~17.81%和3.94%~6.44%;58d~88d下降5.78%~8.06%和5.81%~8.94%;88d~118d下降6.30%~8.70%和2.63%~4.92%;118d~148d下降3.17%~4.80%和2.89%~5.76%;148d~178d下降2.74%~4.50%和2.68%~2.91%。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PCV-2感染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了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弱趋势。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感染 生产性能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对幼穗形成期水分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复水后对水稻部分指标的影响,以冈优527为试材,通过对水稻幼穗形成期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后复水,研究了复水后水稻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产量与结实率、千粒质量、有效穗以及实粒数都表现为受轻度短期干旱的处理在复水后均提高,高于对照水平;水势受到水分胁迫后降低;可溶性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的活性都表现为轻度短期干旱的水稻恢复效果最好,且活性都低于对照处理。说明水稻在幼穗形成期受到轻度短期干旱胁迫,复水后会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关键词: 水稻 幼穗形成期 水分胁迫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抽薹大白菜黔白5号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白5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冬春、早春及春夏反季节大白菜生产需要及春夏叶菜淡季市场需求[1],用自交不亲和系C-1和自交系Zui-4互为父母本配制而成的抗寒、耐抽薹、早熟杂交一代种。该品种在贵州等省市经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表现出抗寒、耐抽薹、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但由于黔白5号耐抽薹性强,抽薹开花很晚,开花期恰遇高温,极不利于授粉结籽,制种产量极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木豆种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贵州岩溶地区土壤富钙的生境(CK和50 mmol·L~-1CaCl_2),以岩溶地区常见饲用灌木木豆(Cajanus cajan)为材料,研究外源钙对干旱胁迫(CK,5%,10%,20%PEG-6000)下木豆种子的萌发率、保护性酶活性(SOD,POD,CAT)及可溶性蛋白质和GS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豆种子萌发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呈显著线性下降趋势(P<0.01),施加外源钙对其无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保护酶SOD和POD成指数关系,CAT成负二次关系;施加外源钙能显著提高低浓度干旱胁迫下木豆种子SOD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GSH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呈现指数和二次曲线关系,施加外源钙显著提高了木豆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和GSH含量(P<0.05)。表明外源钙的施加能缓解木豆种子受到的干旱伤害,提高木豆苗期抗旱性。

关键词: 外源钙 干旱胁迫 木豆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研究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原有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在较大面积应用时存在不育株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将传统法于初花期后7~10d用红油漆标记不育株方法进行改进,于现蕾至初花期人为将繁殖田按1∶3行比划分,即1行可育株保留作授粉株并标记,另3行的可育株全部拔除,并于尾花期将标记保留作授粉株的可育株砍除运离繁殖田外,成熟期由农户自行收割脱粒的种子即为不育系原种。通过对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的改进,繁殖亲本的不育株率提高了5.5%,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 两型系 繁殖技术 油研50 金农油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结球白菜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结球白菜低温抗性的机理,指导抗寒品种的选育和冬春淡季反季节生产,测定了黔白5号、早皇白、四季王(耐抽薹品种),81-1、C×38、3×C、3-4×C、小杂55(中等抽薹品种),贵蔬3号、亚春19(易抽薹品种)等10个结球白菜品种(品系)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黔白5号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最大;耐抽薹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Ci)均高于易抽薹品种,且Pn和Ci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不同抽薹特性结球白菜品种的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与光合速率以及抽薹特性之间的关系较为一致,可作为判断结球白菜耐寒性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结球白菜 抽薹特性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栽培模式对田间微环境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单垄双行、单垄单行两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温湿度、行间气温等环境因素变化规律,及马铃薯植株光合能力与产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垄单行栽培相比,单垄双行的马铃薯在产量、商品薯率上均有所降低;在存在有效降水的情况下,单垄双行模式可以提高土壤截留和积蓄降水的能力;在缺乏有效降水的条件下,单垄双行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两种栽培模式下,植株叶绿素含量与离体叶片光合速率变化无明显规律;与单垄单行模式相比,单垄双行模式除了在水分利用上对马铃薯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外,但在其他方面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马铃薯 单垄双行 单垄单行 田间微环境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刺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刺槐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温度和PEG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明确刺槐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条件,以期为刺槐资源开发及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刺槐种子在吸胀24 h后种子吸水率达到58.75%,并在44 h后种子开始萌发;在5~35℃时,刺槐种子均能萌发,但5℃时种子萌发率很低,只有1%,20℃时种子萌发达到最高响应,萌发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不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对照处理中,萌发率最高为59.33%,20%PEG处理的萌发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 刺槐 种子萌发 温度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基及采花期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种辣椒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基、采花期和基因型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花药培养中,MS培养基中花药褐化率、污染率均最低,膨大率最高,分别为33.2%、17.5%和39.4%;花药在3种培养基中反应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表现为B5=CP>MS,胚状体诱导率大小为MS>CP>B5。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5种辣椒材料的单倍体,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国塔106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18%,单身如意最低,仅为0.24%,杂6、8024和辛香8号诱导率为0.52%~1.03%。其中,只有杂6、8024和辛香8号3种材料诱导出胚状体,胚状体诱导率分别为0.06%、1.25%和0.05%,单身如意和国塔106均未诱导出胚状体。说明在相同的诱导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在盛花期采样,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482%和1.840%。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胚状体 愈伤组织 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