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全麦粉、麦胚、麸皮、小麦粉中挥发性成分,为开发全麦粉食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全麦粉及其组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小麦粉和全麦粉分别有24和29种挥发性成分,生麦胚、熟麦胚、生麸皮、熟麸皮分别有27、37、36和27种挥发性成分。从全麦粉中共检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17.15%),烃类9种(9.5%),酮类3种(3.77%),醛类4种(39.16%),酸类1种(0.76%),酯类1种(0.72%)。【结论】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数量高于小麦粉,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戊醇、十二烷为全麦粉区别于小麦粉的挥发性成分,糠醛、3-甲基-丁醛由麸皮熟化得到。
关键词: 全麦粉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核桃与小麦间作对麦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2017年对新疆南疆核桃-小麦间作、单作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疆麦区杂草有39种,隶属14科33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为主;优势杂草有9种,分别是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Schur.、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L.、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L.、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L.、离蕊芥Malcolmia africana (L.)R.Br.、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 Kitam.、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与小麦单作田相比,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2017年物种丰富度最高达27种,代表杂草优势集中性的Simpson指数则是小麦单作田高于核桃-小麦间作麦田,2013年高达0.32;核桃-小麦间作有利于麦田播娘蒿、苣荬菜和离蕊芥发生,但不利于篇蓄发生,其它5种优势杂草在间作和单作麦田的发生密度无显著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野生阿魏蘑菌株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野生阿魏蘑菌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为阿魏蘑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代料袋式栽培方式,按阿魏蘑常规栽培管理方式进行出菇试验,对比分析阿魏蘑菌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能够正常出菇的菌株有16株,占总数的59.26%,菇型以掌形为主。各阿魏蘑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差异十分显著,在11.50%~55.99%。对照菌株Pl.x0002的生物学效率为38.83%,只有菌株Pl.x0047的生物学效率(55.99%)显著高于对照菌株Pl.x0002,产量增幅54.59%。Pl.x0009、Pl.x0028、Pl.x0052、Pl.x0061和Pl.x0083等5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与对照相当,差异不显著。阿魏蘑菌株单菇重(产量)与菌盖厚度和菌柄直径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菌株Pl.x0047具有很好的农艺性状,具有很好的选育潜力,菌株Pl.x0009、Pl.x0028、Pl.x0052、Pl.x0061和Pl.x0083丰产性与对照相当,可以作为进一步人工选育的基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旦木壳仁分离机的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巴旦木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2位,但巴旦木核加工采用人工或简易坚果加工设备,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卫生条件差,急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为此,利用壳仁密度及空气动力特性存在的显著差异,采用比重式风选方法和气力式风选方法将壳仁分离。介绍了壳仁分离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巴旦木壳仁分离试验,分析影响巴旦木壳仁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设备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耐盐品种棉花根系主要指标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盐敏感品种‘中棉所45’(CCRI45)、弱耐盐品种‘新陆早17号’(XLZ17)、中等耐盐品种‘新陆早13号’(XLZ13)和耐盐品种‘中棉所35’(CCRI35)为试验材料,利用根系分析系统研究盐分胁迫下棉花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棉株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盐分胁迫显著降低棉花根和叶的干质量以及K~+/Na~+,其中耐盐品种CCRI35和中等耐盐品种XLZ13的根干质量、叶干质量以及根中K~+/Na~+分别比盐敏感品种CCRI45提高了69.3%~104.4%、24.8%~45.3%和25.0%~45.8%;盐分胁迫显著抑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其中CCRI 35和XLZ13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以及0~10 cm土层中直径为0~1.2 mm内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高于CCRI45,分别增加了15.2%~85.8%、12.0%~68.5%、31.7%~217.8%、27.2%~73.9%、39.6%~74.3%和99.0%~309.7%.主成分分析表明,比根长、浅层根长比例和细根比例受基因型差异的影响较为明显,是区分不同耐盐品种棉花根系形态差异的主要指标.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比根长、0~10 cm土层的粗根根长、细根根表面积、粗根根表面积、粗根体积、中根比例,以及10~20 cm粗根根长、粗根表面积、粗根体积等根系参数对盐分响应敏感.耐盐棉花品种可通过维持表层根长比例、细根比例和比根长的增加来适应盐分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对甜菜叶螨的田间防治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甜菜田叶螨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及配比。【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田间喷雾的药效方法,于药后1、3和7 d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叶螨数量,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叶螨的防除效果及对甜菜的安全性。【结果】药后7 d,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处理、10%阿维菌素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液处理、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对甜菜叶螨的防效分别达93.35%、93.51%、93.38%、91.80%和89.87%。【结论】筛选出5种对甜菜叶螨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螨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89.87%以上,对甜菜安全,可在甜菜叶螨防治中合理轮换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红枣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与排序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残留农药对新疆红枣质量安全的危害水平及其排序,本文以新疆10县市产出的124份红枣样品为研究对象,并对37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急性、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分析,探讨了残留农药对红枣质量安全的危害水平;并采用风险矩阵,对残留农药进行了风险排序.结果显示,样品中残留11种农药;残留农药的%ADI(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远小于100%; 10种农药的%ARfD值(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也远低于100%;较其他残留农药,哒螨灵、毒死蜱、苯醚甲环唑、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6种残留农药风险值相对较高,均大于12.05.结论:新疆红枣残留农药的膳食风险较低,哒螨灵、毒死蜱、苯醚甲环唑、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为需重点关注的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早熟春小麦新品种——新春46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春46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6月以自育新品系12-2为母本、新春1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F1种子经60 Coγ射线80戈瑞辐照,冬季云南加代并初选,春季新疆种植并在夏季严选,于2006年育成新品系。2017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17年07号。1特征特性新春46号生育期99d,比早熟对照新春6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南疆棉农生产行为影响研究——基于TPB和SEM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研究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新疆南疆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新疆南疆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3个主要产棉地州6个县(市)12个乡(镇)的248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以来农户植棉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户植棉的行为意愿与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农户改变植棉的行为意愿越强烈,对生产行为变化的影响程度就越大;(2)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农户感知行为控制与其行为意愿亦有显著正相关,并交互影响;(3)南疆农民对棉花目标价格制度的实施总体满意程度较高。[结论]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政策引导南疆棉农植棉行为向适度规模、提质量、重效益、合作经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棉花目标价格制度 农户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籽用西瓜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籽用西瓜遗传多样性,对籽用西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为杂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60份籽用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ISSR引物UBC801~UBC900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10条。利用10条ISSR引物扩增60份籽用西瓜种质资源,共获得4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的变幅为3~7个,平均等位变异数4. 4个。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4条,10条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 042 3~0. 674 0,平均为0. 358 2,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 318~0. 992,平均为0. 779。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新疆籽用西瓜分为6大组,第一组为材料47(40036),第二组为材料8(新籽瓜8号),第三组为材料10(红秀2号)、11(普通红大片)、12(新籽瓜4号)、13(紫荆红)、14(40002)、15(40004)、16(40008),第四组为材料7(新籽瓜1号),第五组为材料52(40045),其余的都归类为第六组。【结论】ISSR对籽用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确定相比其他分子标记更有优势,更为全面的基因组DNA信息,品种间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利用ISSR标记分析60份籽用西瓜遗传多样性,参试材料来源、籽色、大小不同,亲缘关系差异较大,新疆籽用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