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1-2020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抗病性评价
《中国植保导刊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1年以来河南省审定的302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5种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数量比例较小,未发现对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品种;65%以上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表现中感,95%以上的品种对赤霉病表现高感;2个品种兼抗3种病害,35个品种兼抗2种病害,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比例少.今后河南省小麦育种中应加大抗病育种的研发力度.同时,做好小麦主要病害的防控.
关键词: 小麦;品种;抗病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用玉米和小麦麸皮中伏马毒素含量的测定
《饲料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仪器条件、提取溶剂的选择与优化,建立了饲料用玉米和小麦麸皮中伏马毒素(FB1、FB2、FB3)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水-2%甲酸乙腈(5050,V/V)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管和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和小麦麸皮基质溶液中,3种伏马毒素在1.0~25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1.0、3.0μg/kg。不同添加浓度水平下,玉米和小麦麸皮样品中伏马毒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65%~107.3%、88.79%~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3%~7.00%、1.41%~8.98%。该方法净化效果好,杂质干扰小,且回收率高,可满足饲料用玉米和小麦麸皮中伏马毒素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伏马毒素 玉米 小麦麸皮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减量施肥对梨树体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以9年生中梨1号梨树为试材,连续2年以常规施肥枪施肥为对照,以3种水溶肥35-10-7、17-17-16-TE和18-9-24-TE分别在采后、幼果期和膨大期以组合"套餐"形式,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施肥。探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方式下梨树水溶肥组合对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梨树减肥提质增效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结果表明:1)2种施肥方式下各生育期内大、中量元素含量基本表现为短梢叶高于长梢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微量元素Fe、Cu、B含量均表现为滴灌施肥方式下较高。2)果实中的N、P、K大量元素含量和Fe、Mn、B、Zn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均在果实发育中前期较高;在二次膨大期至成熟期,滴灌施肥方式下果实N、K元素和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与对照相比,滴灌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产量,2018年和2019年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5.5%和52.9%;果实纵横径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2018年试验中无显著差异,而2019年低于对照,与负载量过大有关。综上所述,滴灌施肥方式下梨树水溶肥组合套餐可显著提高产量,尤其是提高了商品果产量,对果实单果质量、大小和果形指数影响不大。同时生产中应注意负载量应与供肥量协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区域农业人口预测研究-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业区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准确预测区域农业人口规模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文章针对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的缺点,借助抗噪音迭代模型在中期人口预测方面的优势,将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求解问题化为模型参数的非线性问题,推导并完整给出了模型的代价函数关于模型参数的梯度,继而给出了模型参数的迭代求解公式,从而构建了改进的自适应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并以黄淮海平原两个典型生态区——曲周县传统农业区和北京市都市农业区为例进行农业人口中期预测。[结果]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信。传统农业区曲周县的农业人口呈小幅波动性增加且增速趋缓并逐渐趋向于一个理性范围内;都市农业区北京市的农业人口呈小幅波动性下降且降速趋缓并逐渐稳定在一个理性范围内。[结论]改进的自适应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可很好地进行区域农业人口的中期预测;针对黄淮海平原两个典型生态区——曲周县传统农业区和北京都市农业区的农业人口变化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人口策略。
关键词: 自适应ARMA模型 农业人口 中期预测 黄淮海平原 典型农业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PC工程总承包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
《中华建设 》 2021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因此,在EPC工程总承包过程中,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尤其是在设计阶段,需要在设计、采购等多个方面注重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对于整个工程可行性影响极大。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在项目设计阶段注重成本控制,研究其成本控制特点,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收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中螺螨酯残留检测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螺螨酯在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并对火龙果果肉中的残留量进行膳食摄入评估。【方法】样品中螺螨酯加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黑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螺螨酯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105%和81%~9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13%和6.6%~8.1%。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螺螨酯的最低检测浓度(w,后同)均为0.01 mg·kg-1。【结论】按本试验设计进行施药,不同采收间隔期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螺螨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71 mg·kg-1和<0.14 mg·kg-1。螺螨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003 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5%左右,认为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巢式群体的脂肪含量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含量遗传改良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供依据。6个组合的共同亲本为高脂肪含量的普通型大果品种豫花15号,其他6个基础亲本为不同脂肪含量和不同植物学类型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式有所不同, 6个组合分别符合无主基因模型、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3种遗传模式。各种遗传效应的估计值也各不相同,主基因遗传力从32%到80%,说明不同杂交组合中,控制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差异及其重组和分离方式不同。高脂肪含量双亲杂交后代的高脂肪含量个体较多,但主基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早代实施表型选择;双亲脂肪含量差异较大的后代脂肪含量变异幅度更大,能够选择到不同脂肪含量的类型。本研究也表明,巢式组合具有较丰富的脂肪含量变异类型,揭示出脂肪含量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和多基因调控的特点,为较全面地了解脂肪含量的遗传提供了基础。该巢式群体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脂肪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巢式群体 脂肪含量 F2家系 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舍消毒后舍内细菌含量的变化研究
《中国养兔杂志 》 2021
摘要:随着肉兔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而使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对动物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试验在春季以河南省济源市肉兔养殖场为试验点,采用自然沉降法就不同采集时长(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不同采集时间点(9:00和14:00)进行采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逐渐增加,但并非一直增加;对同一兔舍采集时间不同,细菌数量有一定的差异,相同条件下在下午14:00时采集到的细菌数量要多于上午9:00时的细菌数量。通过革兰氏染色试验确定兔舍环境微生物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经PCR扩增检测进一步确定兔舍中微生物主要为大肠杆菌。对兔舍消毒不同时间(8 h、24 h、36 h、48 h、60 h、72 h)后,对兔舍环境进行菌落采集。结果表明:饲养环境相近的情况下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使用相同的消毒模式进行处理,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延长细菌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现象,并在消毒后72 h达到最高值。表明消毒后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细菌含量,但作用时间有限,定期消毒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