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喜热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方法对喜热灵芝子实体乙醇提取物中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并检测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E)-lanosta-8,24-dien-3, 11-dione-26-al(1)、ganoderone A(2)、3-oxo-15α-乙酰氧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油酸(3)、(23E)-27-nor-羊毛甾-8,23-二烯-3,7,25-三酮(4)、ganodecalone B(5)、ganoderic aldehyde A(6)、11β-hydroxy-lucidadiol(7)、3,4-二羟基苯乙酮(8)、龙胆酸甲酯(9)、ganoleucin C(10)和ganot-heaecolumol H(11),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3,4和6对肝癌BEL-7402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26.55, 11.35, 23.23, 18.66μmol·L-1;化合物1和3~6对白血病K562具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5.79, 22.16, 12.16, 35.32和5.59μmol·L-1;化合物4对肺癌A549具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为42.50μmol·L-1

关键词: 喜热灵芝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槿新品种'金盾'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朱槿‘金盾’是从以‘Jim Hendry’为母本、ZJ41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植株紧凑,四季开花,花形周正,单瓣轮状,花瓣主色为黄色。对常见病虫害抗性较强,可用于华南地区露地栽培造景。

关键词: 朱槿 杂交育种 观赏性状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草E2泛素结合酶基因TkUBC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植物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橡胶草E2泛素结合酶在胁迫响应和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本文从橡胶草品系1151中克隆得到一个E2泛素结合酶基因,命名为TkUBC2,该基因编码区cDNA为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不同物种间的UBC2高度同源,TkUBC2与莴苣、向日葵的UBC2相似性高达99%以上.采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橡胶草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TkUBC2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而且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甘露醇介导的渗透压胁迫以及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可诱导TkUBC2下调表达;而NaCl盐胁迫和Uv辐射处理则上调TkUBC2表达.结果表明TkUBC2参与橡胶草抗逆反应、激素信号转导以及DNA损伤修复过程,以上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橡胶草 TkUBC2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分子标记在橡胶树栽培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通过形态特征进行品种鉴定,但橡胶树品种间形态差异较小,品种鉴定难度较大。为建立一种快速、稳定且准确的橡胶树品种鉴定方法,本研究从426对橡胶树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产物清晰且扩增稳定的引物组成核心引物对,利用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构建了129份橡胶树品种的特异DNA指纹图谱,5对引物共扩增出71条带,全部为多态性条带,引物平均PIC值达到0.69。基于129份品种的特异DNA指纹图谱,建立了每份品种的DNA指纹二维码。研究成果的获得为橡胶树品种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稳定、高效的鉴定方法,也为橡胶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橡胶树 DNA指纹 分子标记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干燥栀子果,采用7种干燥模型对干燥特性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求解,探讨在装载密度、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为条件因素下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确定最优干燥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装载密度的增加,栀子果干燥时间逐渐增加,干燥速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对栀子果干燥速率有显著性影响。Verma模型较适用于描述栀子果在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模型中R2拟合值最大可达0.9998,误差平方和(SSE)变化范围为0.0001~0.0088,方误差的根(RMSE)为0.0024~0.3161。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节能、营养丰富的干燥栀子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关键词: 栀子果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5个遮光水平(遮光率分别为0、30%、50%、70%、90%),研究遮光率对辣木株高、茎粗、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70%遮光率处理对辣木株高无显著影响,但茎粗显著低于全光照处理.90%遮光率处理辣木生长发育严重受限,株高和茎粗为对照植株的49.99%和30.45%,植株存活率为5%.遮光使辣木植株总生物量降低,但使辣木叶和茎生物量分配比增加.70%遮光率处理的辣木叶片Ca和Fe的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遮光率处理的Mg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3.33%.辣木叶片Zn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大而升高,在70%遮光率时最高.辣木叶片Cu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大而降低,对照叶片Cu含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不影响辣木植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根据辣木种植目的要求,适度遮阴既可以增加辣木茎叶生物量,又有利于辣木叶片Ca、Mg、Mn和Zn的富集.

关键词: 辣木 遮阴 矿质养分 植株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走式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收获机切碎性能试验

饲料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木薯茎叶具有重要的青贮饲料价值,为了满足目前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需求,文章针对自走式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收获机的切碎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切碎装置转速与木薯茎叶切碎长度合格率的关系,构建了多项式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最佳木薯茎叶切碎长度合格率的切碎装置转速为1 272.5 r/min,并通过试验检验了最佳切碎装置转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切碎长度合格率平均值为95.49%,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2.56%,优化结果可靠。该收获机切碎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满足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作业要求,最佳切碎长度合格率的切碎装置转速可为其田间作业参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饲料 木薯 茎叶 青贮 收获机 切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Galt1基因克隆、在采后生理腐烂过程中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Galt)是形成糖蛋白中Lewis a结构的关键酶,从木薯块根中克隆MeGalt1基因,分析其在木薯块根不同采后腐烂程度中的表达,旨在揭示MeGalt1基因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中的作用.进化分析表明,木薯中存在3个MeGalt1基因并成功克隆MeGalt1-1、MeGalt1-2和MeGalt1-3,分别具有1 890、1 893和1 902 bp的CDS区,编码629、630和633个氨基酸.Western Blot显示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过程受到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调控.定量分析表明MeGalt1-1和MeGalt1-3随着腐烂程度加深其表达量也随之升高.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MeGalt1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0r-MeGalt1-1和pCAMBIA1300r-MeGalt1-3,为进一步解析MeGalt1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材料.

关键词: 木薯 采后生理腐烂 MeGalt1 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隔根方式下木薯与花生间作的竞争力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完全隔根、部分隔根和不隔根3种处理,测定木薯与花生的地上部干质量,氮、磷、钾含量,根围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细菌与真菌总量,以完全隔根处理中的木薯和花生作为相应的单作,分析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中的木薯、花生的偏土地当量比、侵占力、偏养分吸收当量比、养分竞争比率、实际产量损失、实际土壤酶活性损失以及实际土壤细菌总量与真菌总量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木薯和花生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实际产量损失均大于0,不隔根处理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和实际产量损失均显著大于部分隔根处理的,而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花生偏土地当量比和实际产量损失无显著差异;不隔根与部分隔根处理的侵占力和养分竞争比率均大于0;木薯和花生的偏氮、磷、钾养分吸收当量比均大于1,不隔根处理中木薯偏磷吸收当量比和磷竞争比率均显著大于部分隔根处理的;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木薯与花生实际土壤脲酶活性损失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损失均大于0,且不隔根处理的显著高于部分隔根处理的;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实际木薯土壤细菌和真菌总量损失均大于0,而实际花生土壤细菌和真菌总量损失均小于0,且不隔根处理的显著高于部分隔根处理的。说明木薯与花生的根系之间存在着促进型的互作效应,其根本原因是根围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间作 隔根 养分吸收 土壤酶 真菌 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荔枝生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荔枝园化肥施用量过高而存在的土壤质量下降、酸碱失衡和产量下降等问题,综合考虑荔枝养分投入量与带走量,研究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荔枝生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荔枝提质增效提供施肥指导。以妃子笑荔枝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化肥(CF)、减施化肥30%分别配施普通商品有机肥5 kg/株(OF5)和10 kg/株(OF10)、减施化肥30%配施生物有机肥5 kg/株(BIO5)和10 kg/株(BIO10)5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荔枝生长、养分供应、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30%的情况下,配施有机肥未明显减缓荔枝梢期生长;总体来看,在梢期与果实成熟期,各处理间叶片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二蓬梢期及末次梢期,OF10与BIO5叶片N含量显著高于CF处理;各处理叶片养分含量与变化趋势均符合荔枝生长规律。与CF相比,BIO5、OF10、BIO10处理均显著提高荔枝单株产量;各有机肥处理一定程度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可固含量平均增加1.76%~3.22%,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增加11.96%~21.84%和降低15.38%~35.35%;产量品质综合评价BIO5>BIO10>CF>OF10>OF5。各有机肥处理氮素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BIO5与OF10处理氮、磷、钾肥偏生产力与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OF10、BIO5、BIO10均能显著提高荔枝经济效益。综合考虑荔枝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该园区在减少30%化肥养分投入下株施5 kg(2 700 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表现最佳,其次是株施10 kg(5 400 kg/hm2)普通商品有机肥。

关键词: 荔枝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