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氮磷钾施肥对温室菜用大豆生长与糖类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水平氮磷钾肥对温室菜用大豆生长状况与糖类含量的影响,以菜用大豆苏新6号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氮肥水平为N0(0 kg/hm2)、N1(75 kg/hm2)、N2(150 kg/hm2),磷肥为P0(0 kg/hm2)、P1(120 kg/hm2)、P2(240 kg/hm2),钾肥为K0(0 kg/hm2)、K1(120 kg/hm2)、K2(240 kg/hm2).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荚长宽、百粒鲜质量影响甚微(CV<10%),对单荚质量、单株结荚数、始花叶片数、花期时长、籽粒含水量影响较大(CV>10%).氮肥是影响菜用大豆开花期SPAD值的主效因子,磷肥则是影响鼓粒盛期SPAD值的主效因子.对于菜用大豆籽粒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N、P、K、N×P、N×K、P×K、N×P×K各因素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蔗糖含量在施氮肥、磷肥后显著提高,随氮肥的增加先增后降,随磷肥的增加则表现为上升趋势.27个处理组中,N2 P2 K0具有最高的蔗糖含量,达到37.47 mg/g.建立了以蔗糖为目标,肥料为变量的数学模型,经模型预测最适施肥量N肥为137.25 kg/hm2,P肥为240 kg/hm2.本研究可为菜用大豆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施肥量 糖含量 方差分析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与干形综合选择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

摘要:为筛选出速生和接干能力好的无性系,以江苏省宿迁市的13 个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线形模型对泡桐20 个月树高(H20),30 个月树高(H30)、胸径(D30)、材积(V30)和 30 个月时接干能力指数(J30)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同时,利用基因型综合指数选择法对 30 月龄泡桐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快,H20、H30、D30、V30 和J30 平均值分别为 4.56 m、6.73 m、10.20 cm、0.031 4 m3 和0.48;泡桐H20、H30、D30、V30 和J30 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水平,其无性系重复力为0.69~0.99,单株重复力为 0.15~0.85,说明遗传和环境因子均为影响泡桐生长的重要因素.生长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接干能力指数与D30 和V30 间表型相关不显著,而与其他性状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以泡桐 30 个月时生长和接干能力指标进行早期选择,综合评选4 个优良无性系49、01-23、01-22 和4B,无性系入选率 30.8%,其生长指标和接干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无性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早期生长 干形 多性状选择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种子液发酵时间对出芝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出可用于食品工业的优质灵芝菌株,从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获取纯培养物,对其进行ITS分子鉴定、培养基配方正交试验、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和种子液发酵时间对出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灵芝菌株lynk2103具有锁状联合,具备子实体形成条件;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液体发酵的最佳转速150 r/min,最佳接种量10%,最佳装液量100 mL和最佳发酵温度30℃,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0 g/L、酵母浸粉10 g/L、蛋白胨15 g/L、磷酸二氢钾1 g/L和无水硫酸镁1 g/L;灵芝菌株液体发酵最佳时间为120 h,不同发酵时间的种子液对出芝情况影响较小。选育的灵芝菌株生物学特性良好,具备应用于食品工业的潜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灵芝 正交试验 生物学特性 子实体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层对草莓个性化胶体金快检监管服务探讨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

摘要:介绍草莓采收上市前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从基层监管检测现状、胶体金检测技术介绍、草莓胶体金监测和定量监测情况分析,到草莓个性化风险监测清单的建立、检测试纸条采购、检测流程和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阐述基层对草莓个性化胶体金快检监管服务。

关键词: 胶体金 个性化 快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干旱胁迫下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分析科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高灵敏、快速测定新鲜烟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的新方法。新鲜烟叶样品经0.1 mol/L的盐酸超声提取30 min后,以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作为衍生试剂,反向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21种氨基酸在9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84.7%~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1%,定量限在0.02~0.10 mg/g之间。基于该方法,探讨了干旱胁迫下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总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天冬酰胺等含量明显升高,且大部分氨基酸在旺长期时变化最大,对明晰游离氨基酸参与烟草抗逆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氨基酸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干旱胁迫 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宁麦3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摘要:宁麦37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改良集团选择法对杂交组合(宁麦13/扬麦20//宁麦13)分离世代进行选择,经自交6代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分蘖力较强,产量三因素协调性好,产量潜力大,中抗赤霉病、条锈病和黄花叶病毒病,适合江苏淮南麦区种植.笔者介绍了宁麦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宁麦37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无乳链球菌天然产物的筛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MedChemExpress天然产物库筛选对无乳链球菌有抗菌效果的天然产物,采用成药性预测工具Swisse-ADME分析其成药性,并测定抗菌天然产物对人源、奶牛源、鱼源等不同来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结果表明:从2 443个天然产物中共鉴定出104个对无乳链球菌有显著抗菌效果的天然产物,其中15个成药性前景较好的天然产物,其最小抑菌浓度介于4~256μg·mL-1之间,藤黄酸、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冬凌草甲素和积雪草酸等5个天然产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介于4~64μg·mL-1之间,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介于32~128μg·mL-1之间,具有开发成新型无乳链球菌抗菌药物的潜力。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天然产物 抗菌药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机械旱直播粳稻与机插秧粳稻病虫草害发生差异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导致农村优质劳动力日益短缺,因此省工、省力、节约成本和便于操作的直播水稻栽培面积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的水稻栽培方式之一。移栽稻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的监测和防控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和数据积累,然而对于直播稻病虫草害等的发生与防控却缺乏相应的研究,尤其是直播稻的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与移栽稻相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还不清楚。对江淮地区机械旱直播种植和机械插秧移栽的粳稻从苗期到结实期的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旱直播种植的粳稻病虫草害总体上比机插秧偏重发生,而及时防控有利于减少直播稻与移栽稻间的危害差异。水稻生长初期,机械旱直播粳稻草害显著重于机插秧粳稻,适时防控后,在水稻生长中后期,两者间的杂草发生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调查期内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机械旱直播粳稻总体重于机插秧粳稻,但防控之后,二化螟的危害程度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水稻生长后期机械旱直播粳稻的稻瘟病比机插秧粳稻发生严重;机械旱直播粳稻的纹枯病重于机插秧粳稻,防控后,无显著差异;施药后稻曲病在机械旱直播和机插秧粳稻间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江淮地区 粳稻 旱直播 机插秧 移栽 病虫草害 发生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州园林中的茶事楹联

茶叶 2023

摘要:苏州园林主清主隐,茶性尚清尚雅,因此苏州的园林楹联中时现茶影。苏州园林的主人以及为园林题联的人都是性情之人,他们品茗谈风,借酒留题。苏州园林楹联的文化精神倾向于青绿内敛的茶气,但从来不拒绝酒的热烈,世界是二元的,苏州园林茶事楹联从文化的基底上切合了中国人阴阳平衡的特别思想。雪亭、凤馆是香雪煮茗的小园,也可以是梦里看剑的柳营,酒带来的总是轻轻哀叹,漠漠愁云,茶带给人的是数点梅花攒雪,一杯绿意迎人。苏州园林意趣中细雨蒙蒙,轻烟微起,是春景的向往,风中梅落,虽不增春色,但取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仍可见吴中文人高洁的品格。酒托英雄之气,茶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新淡然的味道,总是与岩泉林壑相生,与琴棋书画为伍,因此,说到底,苏州园林终究还是最宜梅雪烹茶颐性养寿的地方。

关键词: 苏州园林 茶事楹联 清雅高洁 英气爽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蝉花菌质在饲料中应用安全性初探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本研究通过开展蝉花菌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的精子畸形试验评价其安全性,为蝉花菌质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牧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的所有ICR小鼠在试验观察期内均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在试验结束后大体剖检小鼠的肾脏、肺脏、脾脏、肝脏、胃肠道、心脏等组织器官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根据本试验判定蝉花菌质对ICR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的半数致死量大于5000 mg·kg-1体重;蝉花菌质在1250~5000 mg·kg-1体重剂量范围内经口染毒后,各小鼠骨髓细胞中含微核嗜多染红细胞率和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和小鼠精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上试验表明,蝉花菌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进一步研究开发.

关键词: 蝉花菌质 安全性 急性毒性试验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