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检测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间接原位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能对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核酸进行定位的原位PCR方法,为鸭病毒性肠炎(DVE)存档蜡块的回顾性诊断、致病机理研究等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据DEV的UL30-UL31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以DEV感染死亡鸭肝脏组织石蜡标本制作切片,经蛋白酶K消化、原位PCR扩增和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建立了检测石蜡标本中DEV的间接原位PCR方法并应用于人工感染DEV不同时间的鸭肝脏、DVE发病鸭的存档蜡块和临床病料检测。【结果】间接原位PCR对DVE死亡鸭肝脏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沙门氏菌病和鸭大肠杆菌病死亡鸭肝脏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间接原位PCR对人工感染DEV后2、4、6、12、24、48和72 h不同时间的鸭肝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细胞有肝细胞、窦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阳性信号多出现于坏死细胞的碎片中或细胞坏死后形成的空泡内及空泡边缘;对存档蜡块、临床病料的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吻合率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原位PCR方法具有直观、敏感、特异性强的优点,在显示核酸阳性信号的同时,还能判别含有靶序列的细胞类型以及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病理变化。可用于DVE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存档蜡块的回顾性诊断和致病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 原位PCR 寡核苷酸探针 石蜡标本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棉花新品种EK288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K288属转Bt基因棉花品种,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79049"作母本、"6068"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等特点。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北棉区种植。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吸水特性和萌发温度的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关键词: 硬雀麦 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装方式对减轻冷却猪肉辐照异味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却猪肉分别经真空包装、保鲜膜包装、复合包装、气调包装等预处理后辐照2.8kGy剂量,低温4℃冷藏,研究包装方式对减轻猪肉辐照异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包装和60%O_2+30%CO_2+10%N_2组合的气调处理均可有效去除猪肉辐照异味,其中60%O_2+30%CO_2+10%N_2组合的气调处理4.2kGy剂量辐照后异味达到不可察觉的程度。

关键词: 猪肉 辐照 异味 包装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全面的了解湖北省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对全省主要小麦育种单位2000年以后育成的60份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以区试资料为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供试品种(系)子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4.0%,变异幅度为11.2%~17.5%;湿面筋平均含量为29.8%,变异幅度为21.2%~42.8%;面团稳定时间平均为4.6min,变幅为1.5~17.6 min。②品种(系)间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大,其中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高,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分别为78.2%、13.8%和8.9%。③60份品种(系)中,2个达到优质小麦强筋标准,18个达到中筋专用小麦标准,没有品种(系)达到优质小麦弱筋标准。④与20世纪80~90年代湖北省育成、推广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性状相比,供试品种(系)都有所提高。同时指出了湖北省小麦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W两优3418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两优3418是以自育的早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W9834S作母本,用鄂早18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宜、熟相好等特点,米质中上等。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籼稻 W两优3418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水稻生产发展战略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湖北省 水稻生产 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早稻两优287和常规早稻鄂早18为材料,研究了直播早稻基本苗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基本苗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两优287产量明显高于鄂早18,主要是两优287穗粒数较多,其直播适宜基本苗为120万~150万·hm-2,鄂早18直播适宜基本苗为150万~180万·hm-2。

关键词: 早稻 直播 基本苗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稻-稻种植制度下磷肥后效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油-稻-稻种植模式下磷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磷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增产17.01%。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早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晚稻施用磷肥没有增产作用。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议油-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下种植油菜时施用磷肥,而在种植早晚稻时只施氮钾肥。

关键词: 油-稻-稻 磷肥 后效应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千层塔的研究概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千层塔是民间沿用了上千年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石杉碱甲能增强记忆,对老年痴呆症有显著疗效。对千层塔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千层塔 石杉碱甲 蛇足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