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树中基因枪法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应用于果树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DNA直接导入法。介绍了DNA直接导入法中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原理、类型和基因枪的轰击参数、受体材料、基因型、轰击前后的培养条件等对其遗传转化频率的影响,并系统地概述了基因枪法在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改良果树性状相关基因、启动子及多基因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果树基因枪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提取柑橘果皮总黄酮优化工艺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鄂柑1号为材料,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橘果皮总黄酮工艺操作的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PB试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提取温度、溶剂浓度和液料比是影响总黄酮得率的3个关键因素,并确定其他5个因素水平为超声波功率100W,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提取次数2次,溶剂类型为乙醇,分级水平60目。对3个关键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二阶模型。结果表明,鄂柑1号果皮总黄酮得率大于6.2%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4.8~58℃,溶剂体积分数40%~44.6%,液料比10~12.55mL∶1g,并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鄂柑1号 总黄酮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超声波 提取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牛孤雌胚胎的体外培养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培养液中血清的添加时间和添加浓度及不同培养体系对黄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牛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添加10%的FBS对孤雌胚的体外发育效果较好;4种培养体系在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添加10%的FBS,平均囊胚率分别可达46.25%(SOFaa)、43.58%(CR1aa)、40.25%(KSOM)和17.98%(TCM199);TCM199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SOFaa组优于CR1aa和KSOM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最好的是黄牛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在SOFaa组中添加10%的FBS,其平均囊胚率可达46.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种植的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穴数和穗数与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 0和0.740 6;每公顷穴数与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与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与结实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每公顷穴数与每穴有效穗数、每穴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和每穴有效穗数与每穗颖花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制定相应的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在早期适当增加每公顷穴数,在中、后期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协调好每公顷穴数、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培两优3076 产量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辐照接枝丙烯酸及其产物吸水性能的研究
《核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魔芋-丙烯酸辐照接枝共聚条件及产物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接枝最佳配方为:魔芋粉∶丙烯酸∶NaOH(9.5mol/L)∶水=3g∶21ml∶17.8ml∶131ml。丙烯酸与魔芋粉配比为7∶1(体积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55%;辐照后胶体最佳烘干温度30℃,该温度下40~80目颗粒吸水倍数较大,常温120min时达最大吸水866.5倍。温度对产物吸水和胶体保水有一定影响,以60℃以下为宜。pH对产物吸水倍数影响明显,但不及离子浓度对产物吸水倍数的影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肥料膜结构及养分释放动力学特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显微镜探讨了3种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的膜结构和厚度与养分释放的关系。扫描电镜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膜的基本结构为叠加层状,叠层间有微小颗粒或孔隙,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膜平均厚度分别为65μm、35μm和45μm。膜的叠层致密程度和厚度与养分释放速度成负相关关系。采用电超滤(EUF)在短时间内确定包膜肥料氮养分释放量(g/kg)和时间(min)的关系,用数学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氮养分释放动力学经验方程分别为y=2.162x-3.973,y=2.817x+20.867和y=2.434x+4.733。从而,可以快速鉴别包膜肥料的控释特性。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包膜肥料膜结构 电超滤 养分释放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宠物食品研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以淡水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研制宠物食品的配方、工艺及杀菌剂量。结果表明,以低值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玉米、大豆为原料,通过改变原料比例和添加复合维生素,使产品营养指标已经达到美国饲料监察联盟机构(AAFCO)提出的成年宠物(猫狗)食品营养需要指标。确定了宠物(猫狗)食品最佳膨化工艺条件为温度(Ⅰ区温度176℃、Ⅱ区温度135℃、Ⅲ区温度76℃)、压力-1.23MPa、螺杆转速50 r·min-1、进料速度17 r·min-1。通过该工艺加工的宠物食品外观良好,口感酥脆,存放后产品不回生。采用4kGy剂量辐照,可使产品的含菌量低于每克300个,达到出口宠物饲料标准,产品的保质期达6个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