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粘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间育性基因的累加和互作效应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粘型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累加和互作效应,以含有显性太谷核不育基因的小偃6号为工具材料,选用9个粘型小麦雄性不育优良恢复系进行聚合杂交,对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累加和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恢复系不同组合与各世代间恢复基因聚合所产生的恢复力明显不同,其中5906、WN9888、V1、西纯2号具有大穗、多花多粒的特点,聚合其中之一,再累加其他恢复基因,恢复力有明显提高;(2)供试材料WN9888和5451的育性恢复基因有较好的互补性,二者累加极易选育出高恢复力的恢复系;(3)小穗中间小花结实性与国际法恢复力累加效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恢复系间彼此累加杂交,恢复力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可以进一步挖掘主、微效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来改良恢复系的恢复能力;选配多小花、小穗中间小花孕性好的恢复系和杂交种,提高杂交种国际法恢复度,增加其穗粒数,是改良当前粘型雄性不育恢复系恢复力及提高其恢复效能、促进不育系走向生产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粘型不育系 恢复基因 累加效应 互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除草剂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的效果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种除草剂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种除草剂均对小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综合考虑防效、增产效果、经济成本等因素,田间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可施用精噁唑禾草灵,以阔叶杂草为主可施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可用精噁唑禾草灵与其它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合施用或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异丙隆。

关键词: 除草剂 冬小麦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土壤线虫的优势种群为食细菌的小杆线虫(Rhabditis),常规农田中优势种群为食细菌的小杆线虫和植食性的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休闲地中优势种群为植食性线虫,包括螺旋线虫、盘旋线虫(Rotylenchus)和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线虫的多样性、丰富度、ΣMI、EI、SI指数表明日光温室所受到土壤线虫的扰动最强,常规农田次之,休闲地所受干扰最小;PPI/MI、WI、BI、CI指数表明日光温室土壤营养丰富,常规农田和休闲地营养贫瘠。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农业管理措施 扰动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生仔猪红黄痢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Ⅰ——C型魏氏梭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C型魏氏梭菌C59-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该菌株接种于适宜培养基,进行毒素致死性试验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C型魏氏梭菌C59-2菌株在厌气肉肝汤和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生化特性与魏氏梭菌一致;该菌在厌气肉肝汤中培养物的上清液0.0001ml静脉注射可致小鼠100%死亡,0.2ml静脉注射可使家兔全部死亡;免疫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制备成疫苗后免疫家兔,攻毒保护率可达75%。[结论]C型魏氏梭菌C59-2毒株适合于疫苗生产。

关键词: C型魏氏梭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试验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更好地了解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生长潜力。[方法]测试102头湖北白猪优质系2个世代从出生到20日龄、50日龄及25~90 kg体重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推导了其达90 kg体重日龄校正公式。[结果]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两方程的拟合度分别为0.9710和0.9760。湖北白猪优质系在122日龄左右生长最快,曲线模型中代表极限体重的参数A在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代表生长最大值的日龄参数lnb/k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湖北白猪优质系头2个世代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6.00±25.09)d。[结论]用Gomp-ertz方程拟合的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21.59,52.13),最大日增重为657.00 g/d。

关键词: 湖北白猪优质系 生长曲线 Logistic方程 Gompertz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大别山区科技扶贫工作的成效及发展思路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十五"期间,以项目为依托,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目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促进了湖北省大别山区区域经济提速发展、产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在总结我省科技扶贫工作成效与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科技扶贫工作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湖北省大别山区 科技扶贫 工作成效 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农业理论体系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色农业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是我国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绿色农业的涵义入手,阐述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绿色农业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以试图指导我国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动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理论体系 基本框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早稻W两优3418制种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W两优3418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湖北的气候特点和制种实践,提出了该组合的主要制种技术。即选好制种基地,确定双亲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和播差期,稀播培育壮秧,施足速效底肥,合理行比、插足基本苗,早施重施速效分蘖肥、建立高产群体,做好花期预测和调控,轻施"九二○",适时收获,严把种子质量关。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 W两优3418 亲本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香菇下脚料研制饮料的方法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下脚料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确定最佳配方并加入增香剂进行调配,得出香菇下脚料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1%,蔗糖7%和乙基麦芽酚0.04‰,采用10 min-15 min-10 min/121℃杀菌公式进行杀菌。按此工艺进行加工,可得外观及风味俱佳的香菇饮料。

关键词: 香菇下脚料 饮料 调配 乙基麦芽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二化螟和稻曲病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稻38S/0293为材料,研究了习惯施肥(XG)、单质配方施肥(DZ)、复合配方施肥(FH)、不施肥(CK)4种处理对二化螟和稻曲病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螟危害引起的白穗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H>XG>DZ>CK,3种施肥处理的螟害率均显著高于CK;稻曲病病穗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XG>DZ>FH>CK,XG的病穗率显著高于FH和CK,XG与DZ之间以及DZ与FH之间病穗率差异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H>DZ>XG>CK,FH与DZ、CK与XG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FH和DZ均显著高于XG和CK。

关键词: 施肥 水稻二化螟 稻曲病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