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与相关性状关系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生产性状的相关进行分析,为在湖北白猪优质系培育过程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MspⅠ)方法分析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共计282头猪的H-FABP基因5′-上游区域和第二内含子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位点表现为单态,在HaeⅢ-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呈现多态,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在三个酶切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HaeⅢ-RFLP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在MspⅠ-RFLP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其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均表现为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对IMF(Intramuscularfat,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HH>Hh>hh,dd>Dd>DD,aa>Aa>AA,dd基因型IMF含量显著高于DD、Dd基因型(P<0.05),aa、Aa基因型IMF含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HH基因型20日龄重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5)。其它生产性能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选育群体中可以通过选择H-FABP的优势基因型(aa-dd-HH)提高IMF含量而不影响其它生产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无花粉型核不育系特优占S育性特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对无花粉型核不育系特优占S的育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优占S在湖北夏季不育期长,不育期内属无花粉败育型,不育性稳定,可育转换温度在22℃左右,鉴定结果准确可靠,有明显的育性转换过渡期,即育性转换期是从无花粉型、少量花粉且典败、大量花粉且典败、染败、正常染色等逐步过渡的过程,不育期如受到低温的影响,不会直接转化为可育,可以有效避免普通两系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因低温引起的种子纯度降低问题;长时间的低温和短光照条件方可诱导较高的可育性;可恢复性良好,不育性的遗传符合1对隐性核基因的遗传规律。本研究还对生产上利用无花粉型光敏核不育系解决两系杂交稻的难题进行了探索,对特优占S在花粉发育研究和雄性不育的发育研究上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两优307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南方稻区制定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培两优3076产量各构成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各因素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联序为每公顷穴数>每公顷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穴有效穗数。[结论]在制定适宜的栽培措施时,应在适当加大种植密度的同时,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三叶和狗牙根种间竞争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白三叶和狗牙根的种间竞争关系。[方法]采用替代系列试验法。按移栽比例设5个处理,通过测定草产量及其动态变化,揭示2种牧草的种间竞争力大小。[结果]结果表明,处理②和③的草产量最高,分别为5164和4956 g/m2,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⑤的草产量最低,为3263 g/m2。在2年试验中,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进,5个处理中白三叶的比例均逐渐下降,而狗牙根却相反。2005年年初,白三叶的竞争率大于狗牙根,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狗牙根的竞争力占主导地位。2006年,草地群落逐渐被狗牙根替代。[结论]5个处理中,处理②和③可获得较高的草产量,但从群落的稳定性考虑,白三叶和狗牙根不宜在高频刈割方式下混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肉桃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技术对24份红肉桃和5份白肉桃对照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64对E+2/M+3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清晰可辨的174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08个,多态性检出率为62.1%。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916处,红肉品种与白肉品种分别聚成了两大类(第6类和第7类),说明两类群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红肉桃14、粘核红肉桃、黑桃1、黑桃2、红肉桃2与红肉桃4几个红肉桃品种独自成类,与其他绝大部分品种遗传距离较远,具有独特的基因型,故应作为重点种质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营养高效基因型筛选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和选育耐贫瘠营养元素的植物基因型,挖掘作物自身基因潜力,是提高作物营养元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综述了小麦作物氮、磷、钾高效基因型差异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小麦养分高效基因型差异筛选的方法、指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冻干武昌鱼的杀菌效果研究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本工作报道了辐照技术对冻干武昌鱼进行杀菌贮藏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武昌鱼经冻干处理后,再经60Co不同辐照剂量杀菌处理,细菌总数由3100cfu/g降低至小于10cfu/g,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辐照杀菌最佳剂量确定为1kGy;冻干与辐照技术相结合,能有效延长武昌鱼贮藏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L9(34)正交表头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施氮量对啤酒大麦鄂3238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处理中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的产量最高,为6 514.5 kg,但不同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②鄂32380的产量随着总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密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施氮量165 kg和基本苗150万、施氮量165 kg为优势处理组合,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 327.5和7 242.0 kg,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合。④通径分析结果,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鄂32380产量的两个主要因子,生产上实现高产稳产的策略是:主攻穗数,提高穗粒数,兼顾增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甜高粱秸秆汁发酵生产丁醇、丙酮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以甜高粱秸秆汁作为生产丙酮、丁醇的发酵原料,从5种丙酮-丁醇菌中选出能够利用甜高粱秸秆汁且丁醇产量高的Bacillus acetobutylicum Bd3菌作为试验菌株,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糖度为10oBrix的甜高粱秸秆汁,玉米浆含量5 g/L,接种量6%(v/v),(NH4)2SO4 5 g/L,KH2PO4 0.4 g/L,CaCO3 6 g/L,温度32℃,pH6.8,丁醇产量达到10.29 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