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斑茅野生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同时也是潜在的能源草植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合理利用该资源的前提。本研究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我国7个省的45份野生斑茅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34条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300条,占69%,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为0.703~0.986,平均GS为0.842,说明我国野生斑茅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通过非加权配对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供试材料可以分为3个大类7个亚类,聚类结果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分布规律,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3)我国野生斑茅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聚类结果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大洋、山体能阻碍不同地域斑茅间的基因交流,而河流能促进基因交流。本研究揭示了我国野生斑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阐明了影响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斑茅的开发利用及甘蔗的遗传改良育种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关键词: 斑茅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Mantel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基因植株常用分子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转基因植株 分子检测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地方火龙果芽变种质DNA指纹图谱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果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构建火龙果芽变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揭示种质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贵州近几年选育的一些优良火龙果种质为试材,采用ISSR标记技术和NTSYS 2.01软件对这些新种质及其原始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筛选出的52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64个清晰、重复性好的标记,其中215个(60%)为多态性标记。M08、845和881等3个引物扩增出的标记能将22份种质区分开来。采用NTSYS 2.01软件计算,供试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70~0.96,平均0.81,其中红肉种质间平均值为0.82,白肉为0.89。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9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11类,其中7份分别各自聚类(红肉占86%)。【结论】火龙果体细胞变异率较高,且红肉品种高于白肉品种,通过芽变选种能有效地实现遗传改良。

关键词: 火龙果 贵州 ISSR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星瓢虫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与七星瓢虫抗药性的关系,对用吡虫啉处理的七星瓢虫品系体内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2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体内的羧酸酯酶酶源蛋白含量稍高于敏感品系,比值为1.085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比值为1.0219,无显著差异;抗性七星瓢虫乙酰胆碱酯酶酶源蛋白含量与敏感品系的比值为1.2314,无显著差异,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比值为0.7693,差异不显著。说明,七星瓢虫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其羧酸酯酶的量有显著增加,羧酸酯酶可能参与七星瓢虫抗性的产生;而抗性七星瓢虫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无明显的变化,酶源蛋白量的变化不显著,初步推断,这可能与七星瓢虫抗性的产生无关。

关键词: 七星瓢虫 羧酸酯酶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吡虫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耦合性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于2006年开始进入起步阶段的同时,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因此认为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发展阶段的耦合性,即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与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在时间上是耦合的。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 阶段耦合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茶树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以开花期福鼎大白茶花为材料,研究自然摊晾阴干、恒温箱烘干、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蒸汽杀青+恒温箱烘干、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和微波杀青+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6种加工方法对其制品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部分加工工艺对含水率、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达极显著;咖啡碱含量除自然摊晾阴干法对其影响达极显著外,其余加工方法的影响均不显著;自然摊晾阴干和恒温箱烘干对总灰分含量的影响与其余加工方法的差异达极显著。②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和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制作的茶树干花感观品质最好,但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法不能保持茶树花的花形完整性,制作茶树花茶以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法较好。

关键词: 茶树花 加工工艺 生化成分 感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SRAP标记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研究初探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类分析图。以相似性系数的大小来鉴定6份待测样品的品种真实性。本研究为种子管理部门针对油菜种子执法提供了一种鉴定杂交种真实性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对10份样品进行SRAP引物组合筛选,在分析的80对引物组合中找到多态性引物组合39对,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01个。经聚类分析表明,6份待鉴样品和对照样品油研50被聚为一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92~0.96之间,均大于0.9,而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被聚为其它3类,它们与油研50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37~0.48之间,均小于0.9。因此本研究认为,以相似性系数0.9为阈值是一种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品种真实性鉴定 SRAP 遗传相似性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组合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组合性状的影响,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脂蛋总量与播期(-0.7493、-0.3846)呈负相关,与氮肥(0.8927*、0.8977*)、钾肥(0.5851、0.7530)呈正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密度(0.2086、0.6696)、氮肥(0.7913、0.6980)呈正相关,与磷肥(-0.6350、-0.4162)呈负相关;不饱和指数与密度(0.5447、0.5721)、氮肥(0.9208*、0.8863*)呈正相关,与磷肥(-0.2442、-0.3468)、钾肥(-0.3562、-0.6703)呈负相关;饱和脂肪酸总量与播期(0.4329、0.7887)、磷肥(0.8928*、0.3449)呈正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与播期(-0.1264、-0.7246)、磷肥(-0.8513、-0.7480)呈负相关,与氮肥(0.5380、0.5406)呈正相关;18碳脂肪酸总量与密度(0.2387、0.7053)、氮肥(0.7866、0.7200)呈正相关,与磷肥(-0.6438、-0.3948)呈负相关;芥酸支链脂肪酸总量与播期(-0.7400、-0.4480)、氮肥(-0.5999、-0.9558*)呈负相关,与密度(0.8918*、0.0923)呈正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与播期(0.7014、0.3873)、氮肥(0.6824、0.9614**)、钾肥(0.0502、0.0018)呈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密度(0.3146、0.6348)、氮肥(0.7429、0.5280)呈正相关,与磷肥(-0.6286、-0.4431)呈负相关。5个栽培因素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的影响较大,对脂蛋总量的影响较小。通过调整播期、密度、施氮量、施钾量4个主要栽培因素可一定程度改善油的品质,磷肥对于改善油的品质是一个起负效应的栽培因素。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栽培因素 品质组合性状 回归设计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茅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草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m)是甘蔗属近缘物种之一,具有可再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纤维含量高等特点,是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育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同时,也作为新兴能源植物被研究和利用。本文综述了野生斑茅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分子标记技术及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斑茅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斑茅种质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斑茅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春季播种期试验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结球大白菜春季不同播种期的试验,并进行反季节栽培,以探索大白菜春季播种的适宜时期。结果表明,结球大白菜春季播种的安全播种期应在3月上中旬以后,并以3月15日播种为最佳适宜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商品性。

关键词: 大白菜 播种期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