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效果,以期为扩大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贮备。[方法]在宁夏盐池荒漠化退化草原中采用常规方法补播丛生禾本科牧草,并对其进行起垄覆黑膜、起垄覆透明膜、起垄不覆膜和不起垄不覆膜平播的4种保育处理,通过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补播苗生长的影响,寻找最优处理方式。[结果]从7月到11月起垄覆黑膜、起垄覆透明膜、起垄不覆膜和平播4个处理的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88%、9.24%、8.75%和8.1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补播牧草的成活率分别是96.2%、93.4%、45.6%和28.3%,覆膜相对不覆膜成活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覆黑膜具有较大优势,其垄顶土壤含水率有"削峰填谷"的缓冲作用,覆黑膜土壤水分含量比平种提高了21.5%,且对于1 m以下土壤的水分补充量也是最大的。覆膜虽然增加了费用,但从总体效益分析,利润高于不覆膜。[结论]该研究为起垄覆黑膜技术在荒漠化退化的草原补播改良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 荒漠化草原 垒加 蓄水 蒸散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蜂花粉19种金属元素测定分析

食品工业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湿式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枸杞蜂花粉,向日葵蜂花粉和油菜蜂花粉中的19种金属元素Al,Ba,Ca,Cd,Co,Cr,Cu,Fe,K,Li,Mg,Mn,Na,P,Pb,S,Se,Sr,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简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为93.33%~109.77%,结果可靠。

关键词: 枸杞花粉 向日葵花粉 油菜花粉 金属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工艺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5min、液料比40:1(mL/g);测得枸杞蜂花粉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3.03%(n=3),基本和预测值保持一致。

关键词: 超声波法 枸杞蜂花粉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梭梭过氧还蛋白基因(PrxQ)克隆与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RACE方法从超旱生、耐盐植物梭梭中扩增出PrxQ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966bp,包含654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氨基酸序列全长为218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分子量为24 106.0,等电点为9.78,含有2个保守的Cys残基。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与藜科几种盐生植物如碱蓬等的同源性为70.01%,与其他植物佛甲草等的同源性为55.30%。说明,PrxQ基因在藜科盐生植物中是一种较高保守的基因。

关键词: 梭梭 PrxQ基因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苁蓉人工控制离体寄生关键技术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梭梭无菌苗和肉苁蓉萌发种子为材料,对肉苁蓉离体寄生培养基质、离体寄生方式和离体寄生环境条件等进行了研究,以明确肉苁蓉的寄生特性,为肉苁蓉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滤纸是肉苁蓉离体寄生适宜的培养基质;在黑暗、相对湿度80%、温度18℃~30℃的环境中,萌发的肉苁蓉种子与寄主梭梭寄生培养8d后开始建立寄生关系,寄生率达82%;而光照条件下,萌发的肉苁蓉种子与梭梭不能建立寄生关系。

关键词: 肉苁蓉 人工控制 离体寄生 寄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动态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吡虫啉在枸杞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在宁夏、内蒙古和甘肃同时进行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消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在枸杞鲜果上的半衰期为3.0~3.4d,在枸杞干果上的半衰期为2.9~5.0d;按推荐剂量施用的情况下,在枸杞中的残留为0.004 2~0.403mg/kg。吡虫啉在枸杞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1mg/kg。

关键词: 吡虫啉 枸杞 半衰期 最高残留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土壤旱化研究综述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植被过度耗水、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导致土壤长期严重缺水,形成干层。土壤干层一旦形成,极难恢复,并将严重制约该地区的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对土壤干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综述了土壤干层的定义、量化评价方法以及土壤旱化缓解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土壤干燥化定量评价研究中的不足。建议今后应将基于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旱化定量评价指标的建立作为研究方向,并加强基于土壤水分安全承载下的植被构建强度研究,以避免人为加剧土壤旱化的趋势。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土壤旱化 定量评价 缓解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茉莉种子水浸液对西瓜和枸杞的化感作用研究

种子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紫茉莉种子水浸液对西瓜、枸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紫茉莉种子水浸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而对枸杞种子萌发,幼苗苗高、鲜重、根鲜重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且表现为浓度效应。

关键词: 紫茉莉 水浸液 西瓜 枸杞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武长枣高效继代增殖体系的建立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灵武长枣茎段离体培养、高效继代增殖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灵武长枣当年萌发幼嫩枣头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为5倍时,腋芽萌发率最高;将萌发的嫩梢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继代增殖茎段不同的放置方式、茎段不同位置、培养基的相态对增殖倍数有影响。

关键词: 腋芽萌发 继代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氟草敏(norflurazon)、氟啶酮(fluridone)、GR24、赤霉素(GA3)4种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5,8-二羟基萘醌(5,8-DHNQ)、阿魏酸(ferulic acid)3种外源信号物质对萌发的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草敏、氟啶酮、GR24对肉苁蓉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氟草敏作用最为显著,处理168h后肉苁蓉种子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达65%;2,6-DMBQ对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48h后肉苁蓉种子开始形成吸器,吸器形成率最高达50%。

关键词: 外源信号物质 肉苁蓉 种子萌发 吸器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