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21

摘要:为了探明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越光为试验品种,春季整地撒施不同用量的土壤调节剂,通过试验调查与分析,探索出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300 kg/667 m2土壤调节剂为最佳施用量,过量施入和少施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调节剂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对鲜食葡萄1124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为进一步确定不同钾肥的施用效果,开展了不同钾肥对鲜食葡萄品种1124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能钾宝和氯化钾(KCI)在每株50 g、100 g、150 g、200 g等4个水平上都比对照(CK)表现好且差异极显著(P<0.01),2种肥料在150 g/株水平上,葡萄在糖度、粒重、穗重和单株产量等方面比其他水平表现好且各项指标达到了最高值,单株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高能钾宝比氯化钾表现好,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项指标都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在生产上高能钾宝肥料施用量每公顷控制在225~250 kg,KCI肥料控制在每公顷250~300 kg。

关键词: 钾肥 1124葡萄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蚜传黄化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哈密瓜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是世界重要的瓜类黄化病毒,在新疆哈密瓜植株上普遍发生,严重威胁新疆哈密瓜的品质与产量。本研究从新疆阿克苏市随机采集120份哈密瓜叶片样品,经过RT-PCR检测证实38个样品为CABYV阳性,从阳性样品中分离、测序、克隆得到一个新的CABYV分离物。将该分离物与22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分离物(NCBI)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3个CABYV分离物根据地域差异被划分为2个不同进化群体。进一步对不同CABYV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ABYV在寄主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选择压分析和偏离中立性检验显示CABYV种群近期可能发生了种群扩张或背景选择,并且负向选择可能是CABYV遗传变异的原因之一。本文较全面研究了CABYV的发生、危害与遗传结构及进化机制,可为新疆病毒病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哈密瓜 CABYV 外壳蛋白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杨根际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及抑制瓜列当种子萌发研究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胡杨生存的干旱强光照逆境中获得新的细菌资源,从中筛选新的可抑制瓜列当种子萌发的生防菌。采用3种分离培养基,以稀释涂布法对塔里木河流域3处胡杨根系样品进行可培养细菌分离,通过分析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其种属分类。采用皿内培养法测定其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利用盆栽试验检测分离菌株M2-3对瓜列当寄生的防治效果。结果分离获得98株细菌,分属于28个属,马赛菌属Massilia、Pontibacter、玫瑰单胞菌属Roseomonas为优势菌属。其中,菌株M2-3与Pontibacter salisaroHMC5104T的相似度最高,为97.92%,其菌体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瓜列当种子萌发抑制率为87.8%,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瓜列当防效可达36.9%,具备进一步开发可能性。

关键词: 胡杨 根系微生物 瓜列当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在新疆大棚番茄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生物安全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疆新发外来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垂直分布、空间分布型和理论抽样数,探索田间易观察的危害症状和幼虫密度的关系,为田间取样和调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察布查尔县连续调查3个大棚同一品种京番502杂交一代上的番茄潜叶蛾的不同种群密度,利用聚集度指标及Iwao回归分析,计算并分析了番茄潜叶蛾卵和幼虫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空间分布型、垂直分布和理论抽样数,分析危害叶片数、虫道长度和虫道数与幼虫密度的动态关系。【结果】计算并统计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聚集度指标的均值m、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负二项分布值K、平均拥挤度m*、聚块指数m*/m、扩散指数CA和种群聚集均数λ。番茄潜叶蛾卵主要集中在上部,占比43.9%~100%。幼虫主要集中在下部,占比53.3%~100%。番茄潜叶蛾幼虫数与虫道数、虫道长度或为害叶片数的比值随为害加剧呈动态变化。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公式为m*=1.9114+1.2055m (R2=0.9703)和m*=0.0536+1.4147m (R2=0.9014)。根据空间分布型参数,在D=0.1、0. 2和0. 3时,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1118. 4/x+78. 9、n=279. 6/x+19.7、n=124.3/x+8.8,卵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404.8/x+159.3、n=101.2/x+39.8、n=45.0/x+17.7,该模型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结论】在京番502杂交一代上,番茄潜叶蛾幼虫为m=0.6头·株-1以上,卵在达到密度最大值前,均呈聚集性分布。番茄潜叶蛾成虫偏好在幼嫩的叶片产卵,随植株被害加剧该偏好略有减弱。当番茄潜叶蛾幼虫的虫口密度为10和30头·株-1时,建议分别取样50和30株;当卵量为10和30粒·株-1时,分别取样50和45株。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幼虫 空间分布型 垂直分布 理论抽样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棉NF-Y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F-YA家族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调控种子发育和种子萌发,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等。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亚洲棉全基因组鉴定NF-YA家族基因,并从理化性质、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结构、氨基酸序列的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发育特征、在染色体的分布和表达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家族基因的特征。结果表明:GaNF-YA包含15个成员,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质长度为160~1 07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7.92~120.30 kD,包含外显子4~6个,为碱性。亚洲棉NF-YA基因可分为三组,且三组NF-YA基因结构存在差异,保守基序分析其均含有A1和A2结构域。通过对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谱分析,推测GaNF-YA基因可能在棉花种子和纤维形成、种子萌发及环境胁迫等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亚洲棉NF-YA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tum L.) 核因子Y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品种甜瓜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综合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吐鲁番地区种植的8个甜瓜品种(纳斯蜜、花玫、风味5号、风味8号、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俊秀)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主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及功能活性指标,对甜瓜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不同品种甜瓜果实品质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纳斯蜜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较高;花玫的果肉较硬,且厚度宽、果形指数高;风味系列的两种甜瓜类黄酮含量高、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其他甜瓜大;俊秀的单果重最高,维生素C含量最低;其他品种甜瓜的含量处于平均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评价甜瓜果实品质的指标用4个因子表示,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ABTS自由基清除率、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和果形指数的含量可作为其营养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8个不同品种的甜瓜分为4大类,第1类为‘风味8号’和‘风味5号’,具有酸甜风味;第2类为‘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和‘纳斯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第3类为‘花玫’,果形指数最好;第4类为‘俊秀’,单果重与其他品种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综合评价显示‘纳斯蜜’果实品质最优,‘西州密25号’、‘花玫’、‘风味5号’和‘比谢克辛’较优,其余品种品质较差。

关键词: 甜瓜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河北农机 2021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棉花种植的产量和面积持续下降,棉花种植的生产成本正在逐年攀升,但是棉花的销售价格却在不断的下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新疆地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生产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但是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机械化进程却十分缓慢,尤其在机械化采收棉花方面是空白的.本文通过分析棉花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进一步提出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国棉花种植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棉花;全程机械化;现状;发展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山北麓酿酒葡萄倾斜式双蔓双臂树形培养技术

农村科技 2021

摘要:酿酒葡萄倾斜式双蔓双臂树形可充分利用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通过双层结果臂挂果,在有效利用架面的同时可实现酿酒葡萄早期丰产,提高种植收益。此外,由于挂果部位一致,可显著提高葡萄原料品质的均一性。该树形可在天山北麓酿酒葡萄产区,乃至全疆酿酒葡萄产区推广应用。本文从苗木选择和处理、架式树形、定植技术、枝蔓管理、冬季修剪5个方面总结了酿酒葡萄倾斜式双蔓双臂树形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期为酿酒葡萄生产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倾斜式双蔓双臂 树形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北疆冬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冬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为制定区域性杂草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调查新疆北疆主要小麦种植区域奇台县和额敏县的冬小麦田杂草。【结果】小麦田杂草共计60种,隶属于20科52属,以菊科、豆科、禾本科为主;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 Beauv.为新疆北疆区域麦田的优势杂草,区域性常见杂草有2种,为灰藜Chenopodiumglaucum L.和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3个调查区域内杂草的危害程度存在差异,额敏县麦田杂草种类有47种,奇台县南部丘陵区域和中部平原区域杂草种类分别有32、31种;从物种多样性来看,额敏区域杂草香农-威纳指数最高,为2.51,辛普森指数则是奇台中部平原区域最高,为0.19,额敏麦区麦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高于奇台区域,均匀度指数为0.65。【结论】稗草在新疆北疆冬小麦种植区域大面积发生,对小麦生长、产量有较明显影响,其次为灰藜和卷茎蓼,在局部区域出现,但对发生地小麦造成一定影响,其他一般性杂草均在部分田块发生,对该区域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3个调查区域内额敏杂草物种丰富度最高,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奇台县中部平原区杂草优势种最为集中。

关键词: 冬小麦田 新疆北疆区域 杂草组成 群落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