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石河子地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研究
《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石河子棉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20a覆膜单作棉花、棉花-西红柿轮作和连续10a单作棉花棉田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棉田地膜残留污染十分严重,土壤中平均残留量高达(300.65±49.32)kg·hm-2。土壤中残膜量与覆膜年限有关,覆膜年限越久,残留量越高。连续覆膜20a和10a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分别为(307.9±35.84)kg·hm-2和(259.7±36.78)kg·hm-2,同时,种植模式对残膜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连续20a覆膜种植棉花-西红柿的土壤中残留量最高,达到(334.4±47.88)kg·hm-2,且层间分布均匀。3种种植模式下棉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片数都非常多,在1000~2000万片/hm2之间,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土壤中。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多数残膜面积较小,集中在1~25cm2之间,小于25cm2的片数超过总片数的80%以上。
湖羊和新疆细毛羊妊娠早期内分泌比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多胎与单胎绵羊妊娠早期生殖内分泌的差异,应用酶免疫测定法(EI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江苏湖羊和新疆细毛羊妊娠早期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前列腺素和瘦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湖羊血清孕酮、瘦素水平在妊娠13~43 d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血清前列腺素水平在妊娠13~30 d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而雌二醇、促黄体素水平在妊娠13~43 d与新疆细毛羊无显著差异(P>0.05)。这为湖羊多胎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湖羊 新疆细毛羊 孕酮 雌二醇 促黄体素 前列腺素 瘦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品种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布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新疆选育低PPO活性的小麦品种以及进行面制品色泽的改良提供依据,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检测了252份新疆小麦品种(系)(包括农家品种、国内外引进品种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育成品种)中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高PPO活性)、Ppo-A1b(低PPO活性)、Ppo-D1a(低PPO活性)和Ppo-D1b(高PPO活性)的分布。结果表明,含有Ppo-A1a、Ppo-A1b、Ppo-D1b和Ppo-D1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9.0%、31.0%、13.1%和86.9%,以Ppo-A1a和Ppo-D1a基因型为主;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b(高PPO活性)、Ppo-A1a/Ppo-D1a(中等偏高PPO活性)、Ppo-A1b/Ppo-D1b(中等偏高PPO活性)和Ppo-A1b/Ppo-D1a(低PPO活性)的分布频率依次为9.9%、59.1%、3.2%和27.8%。总体来看,新疆小麦品种PPO活性中等偏高的材料最多。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的PPO活性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具有Ppo-A1b/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分布频率依次为21.3%、33.3%和27.1%。共检测出了70个具有Ppo-A1b/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品种(系),并且新疆育成的冬小麦品种(系)携有Ppo-A1b/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数量比春小麦要多,可在培育低PPO活性品种时作为杂交亲本利用。
影响奶牛产奶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中国乳品工业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产奶性状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数量经济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所决定。介绍了影响奶牛产奶性状的几个候选基因,如:嗜乳蛋白基因、脂酰辅酶A甘油二脂酰基转移酶、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辅激活蛋白1α基因和骨桥蛋白基因等在奶牛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新疆冬、春麦兼种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与分布情况,给优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360份新疆农家品种、育成品种(系)及国内外引进品种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HMW-GS组成存在广泛变异,亚基类型以2*、Null、7+8和2+12为主,其频率分别为40.0%、35.3%、51.4%和61.9%。此外,还发现了单亚基2和稀有亚基7、21、7*+8、6.1+22、2.2+12,其中2.2+12亚基主要分布在南疆麦区。优质亚基频率偏低是新疆小麦品质差的重要原因。新疆冬、春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也存在差异,冬小麦品种有17种变异类型,以Null/7+8/2+12为主;春小麦品种有13种变异类型,以2*/7+8/2+12为主。育成品种中1、7+9和5+10亚基(对)的频率较农家品种有很大的提高,其中优质亚基5+10的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农家品种的0增加至2000年以后育成品种的33.9%,说明引进并利用外来优异种质有利于提高新疆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
复合阳极NiO-SDC+LSGM的性能研究
《电源技术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共压-共烧结法分别制备了以50%(质量分数)NiO-(50-x)%(质量分数)Ce0.8Sm0.2O1.9(SDC)+x%(质量分数)La0.9Sr0.1Ga0.8Mg0.2O3-a(LSGM)(x=0、10、20、30、40)为阳极支撑,LSGM为电解质、La0.9Sr0.1Co0.2Fe0.8O3-δ(LSCF)+Ce0.8Gd0.2O2-δ(GDC)为复合阴极的单电池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池片的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XRD)法分析了阳极材料于1250℃条件下烧结4h后的晶相结构;在350~600℃之间,以50℃为间隔,以干天然气为燃料气、氧气为氧化气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单电池阳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道结构;在测试条件下,五种不同阳极组成的单电池中50%(质量分数)NiO-30%(质量分数)SDC+20%(质量分数)LSGM阳极支撑的单电池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对天然气有更好的催化效果,在常压和600℃条件下其最大电流密度为229.32mA/cm2,最大比功率为45.86mW/c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的生根粉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发芽效应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剂型ABT7号生根粉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暴马丁香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50、100、200 mg/L分别处理不同的时间,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呈递增的趋势,所以用200 mg/L处理12h的效果较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比CK提高了13.27%、9.78%、14.16%、29.45%,发芽速率(日)比对照降低了6.73%。用500mg/L的生根粉处理8 m in的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比CK提高了16.33%、15.23%、63.85%、82.52%,平均发芽日数(发芽速率(日))低于CK 28.84%,表明种子发芽速率快,种子活力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