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全株玉米青贮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适时合理收获是进行全株玉米青贮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天津地区全株玉米的收获现状,在奶牛场收获全株玉米过程中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下青贮前玉米进行产量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延长,全株玉米在74,78 d的鲜物质量趋于稳定,显著高于70 d,干物质量、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中淀粉、NDF和ADF含量显著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全株玉米干物质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鲜物质量和干物质中NDF,ADF含量显著降低,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中粗蛋白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根据总隶属函数比较,最终确定以24 cm留茬高度为佳,但收获期应适当延长至乳熟末期或蜡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igtales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在养猪生产中的辅助作用
《猪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英国PIC公司Pigtales计算机管理系统为例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辅助生产管理,真正使大型规模化养猪企业达到精细数字化管理水平,以快速、准确、权威性的分析,帮助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猪经济效益。该软件为非卖品不存在商业推广之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头萨福克绵羊胚胎玻璃化快速冻胚移植效果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6
摘要:本试验应用玻璃化胚胎冷冻方法进行黑头萨福克绵羊胚胎冷冻和移植,比较了受体羊卵巢上黄体数量、受体羊的体况、移植胚胎的数量对受体受胎率的影响。受体羊卵巢上有一个黄体的移植受胎率42.7%与有2~3个黄体受体羊移植受胎率44.4%无显著差异;受体的体况对受胎率有显著影响,中上等(含中等)体况水平的受体的受胎率47.2%显著高于中下等的受体的受胎率43.0%(P<0.05);使用玻璃化胚胎冷冻法的冷冻解冻胚胎移植受胎率54.2%显著高于常规胚胎冷冻法的冻胚移植受胎率44.0%(P<0.05);移植1枚桑葚胚(1M)的受胎率47.5%略高于移植1枚囊胚(1B)的受胎率44.3%(P>0.05)。因此,受体羊黄体数、冷冻桑葚胚和囊胚对胚胎移植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受体中上等(含中等)体况水平和玻璃化胚胎冷冻法冷冻解冻胚胎移植受胎率显著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中新生多肽结合复合体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新生多肽结合复合体(nascent 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NAC)是由α和β共2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复合物,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NAC在古细菌、酵母和动植物中均有分布,且具有保守结构域,说明NAC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动物和人中NAC的报道较多,但植物中NAC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较少。主要介绍了NAC的发现、不同物种中NAC的分类及结构,并且对植物中NAC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天津农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天津经济 》 2016
摘要:农业企业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成效。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天津农业企业整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品牌化经营重视不够等突出问题。进而,从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双重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黄不同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测定法(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 assay,FRAP)、邻苯三酚法、水杨酸法,比较研究桑黄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种桑黄不同组分体外总抗氧化能力高低顺序依次是:水溶性组分>乙酸乙酯组分>乙醇组分。在清除羟自由基(·OH)试验中发现石油醚组分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远远高于水溶性成分,乙酸乙酯组分和乙醇组分也很强。在清除超氧阴离子(O~(2-)·)试验中发现乙醇组分活性最高,石油醚组分次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甲基环丙烯、纳他霉素处理对富士苹果贮后货架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糖度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1μL/L)、纳他霉素(800 mg/L)对贮后常温货架期果实的贮藏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不同处理货架期间的苹果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利用1-MCP处理后2种糖度富士苹果较好地减缓了果实失重率增加和硬度的下降、保持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1-MCP处理低糖度富士苹果保鲜效果更明显。而纳他霉素处理除减少果实的失重率外,其他指标均逊于1-MCP处理,但优于对照。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分析显示:高、低糖度富士苹果在贮后货架期线性判别式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1.19%、82.39%,低糖度富士苹果的3种处理在货架期内可以完全区分开,但高糖度苹果在货架20 d时纳他霉素处理与对照组有交叉,其中1-MCP处理与对照组椭圆距离最大;在整个货架期间1-MCP组中醛类物质中具有清香、果香味的反式-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说明利用1-MCP保持了果实的品质以及风味。因此,不同处理对富士苹果保鲜效果比较,1-甲基环丙烯>纳他霉素>对照,且不同处理对低糖度的作用效果优于高糖度苹果。
关键词: 富士苹果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 纳他霉素 不同糖度 品质与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的研究进展
《天津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现象的危害、性状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的研究进展,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黄瓜采前发芽应该从遗传、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生理生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黄瓜种子采前发芽会严重危害黄瓜种子产量和质量,该性状由基因型决定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的影响;对于不易发生采前发芽的品种,即使环境适宜,种子也不会在瓜腔内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