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葡萄生单轴霉菌对葡萄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抗感霜霉病的葡萄品种高妻、夏黑、红地球及瑞比尔为材料,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方法研究葡萄生单轴霉菌侵染后不同葡萄品种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葡萄生单轴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品种POD、PPO、PAL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明显提高,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和高感品种上升快且维持较高活性水平,抗性品种酶活性均出现2个高峰,第1个酶活性高峰较感病品种出现得早;抗病品种CAT和PAL活性较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

关键词: 葡萄生单轴霉菌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氢酶 葡萄霜霉病抗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C6+重离子束辐照玉米后代的生物学效应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玉米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创制优异的资源材料,采用不同剂量0(对照)、30、60、90、120 Gy的12C6+重离子束辐照自育骨干玉米自交系LY8405干种子,并对各剂量辐照后代植株的生物学效应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自交系LY8405 M1种子发芽率、株高、穗位高和花粉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相同剂量辐照的M2生理损伤检测指标较M1有较大程度的恢复,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而90和120 Gy剂量辐照后的M1、M2种子发芽率、株高和穗位高均与对照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辐照剂量为30 Gy时,在M2、M3植株变异表型筛选中,创制出了多种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突变体,说明30 Gy是对自交系LY8405的生物学效应最为明显的辐照剂量,60 Gy影响效应次之,同时60 Gy是辐照半致死阈值;M2和M3突变类型包括植株矮化、穗位高度降低,叶片皱缩、叶色黄化、白化、花叶,穗型变大、变长,穗轴颜色由白变红,籽粒颜色由黄变为酒红色,粒型由马齿型变为硬粒型.生物学效应表明,30~40 Gy辐照剂量是0~120 Gy范围内重离子辐照选育玉米自交系LY8405的适宜剂量.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玉米自交系创制新的种质资源提供了方法,更为玉米选育新品种提供了稳定的遗传材料.

关键词: 玉米 12C6+重离子','') >12C6+重离子 种质创新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藜麦南瓜复合粉配方的优化

现代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开发藜麦即冲即食新产品,对炒制、蒸制、喷雾干燥不同制粉方式下藜麦的冲调性开展了研究。通过对藜麦粉的水溶性、吸水性、溶解性、润湿下沉性以及稳定性指数进行比较,选择冲调性好的藜麦粉与南瓜粉、木糖醇、奶粉、木薯变性淀粉、麦芽糊精进行复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其配方进行了优选,并测定了成品的营养成分及流动性。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得的藜麦粉水溶性、吸水性、溶解性、润湿下沉性、稳定性指数分别为50.31%±0.56%、3.75%±0.19%、62.20%±2.71%、120.00±7.16 s、40.98%±4.41%,较炒制、蒸制冲调性好;藜麦南瓜复合粉的最佳配方为藜麦粉46.0%、南瓜粉22.0%、木糖醇22.0%、奶粉3.0%、木薯变性淀粉2.5%、麦芽糊精4.5%;成品中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钠分别为1595 kJ/100 g、3.8 g/100 g、9.14 g/100 g、75.6 g/100 g、111 mg/100 g,休止角为24°,流动性好。研究成果丰富了藜麦产品种类,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藜麦粉 冲调性 感官评价 响应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甘肃省戈壁农业发展展望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发展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的戈壁农业,推进蔬菜产业结构的优化,突出绿色、有机、生态为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解决粮菜争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需要;解决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针对甘肃省戈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以水为控制性要素,科学发展戈壁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培育戈壁农业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区位和品牌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协同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助推戈壁农业发展等方面推进戈壁农业发展。

关键词: 戈壁农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带一路 甘肃省 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新品种陇糜15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陇糜15号是以自育中间材料8421-1-3-2-3-1为母本,以自育中间材料9103-6-3-1-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水旱穿梭选育和多点生态鉴定育成的高产稳产粳性糜子新品种。在2015—2016年进行的甘肃省糜子品种多点区域试验中,2 a 1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50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6.8%。生育期91~121 d,株高106~190 cm,主茎节数8.4~8.8节,穗长23.7~45.0 cm,单株穗重4.5~11.8 g,单穗粒重2.7~10.0 g,千粒重6.9~9.0g,株草重6.1~25.4 g。籽粒(黄米)含水分111.0 g/kg、粗蛋白154.2 g/kg、粗脂肪24.2 g/kg、粗淀粉787.0 g/kg、赖氨酸2.1 g/kg、直链淀粉(占淀粉重)234.7 g/kg、维生素B10.36 mg/100 g。胶稠度127.5 mm,消减值5.8级。抗黑穗病。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白银、定西等地及相似生态区海拔1 900 m以下的区域春播或复种。

关键词: 糜子 新品种 陇糜15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精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筛选3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60日龄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添加2和4 g·d~(-1)牛至精油组(Ⅰ组和Ⅱ组)。饲喂3个月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1)Ⅰ组母羊和Ⅱ组公羊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母羊(P<0.05),其他血液生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2)各部位肌肉脂肪酸以油酸(C18:1n9c)和棕榈酸(C16:0)为主;背最长肌中,对照组母羊MUFA、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而n-6PUFA含量显著低于该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SF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及对照组、Ⅰ组公羊(P<0.05),Ⅱ组母羊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及对照组、Ⅰ组母羊(P<0.05),Ⅰ组公羊UFA含量显著低于Ⅱ组公羊(P<0.05);半腱肌中,对照组公羊PUFA、n-6PUFA及n-3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n-6/n-3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3)各部位肌肉c9t11-CLA含量均为母羊高于公羊,且Ⅰ组母羊c9t11-CL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和母羊背最长肌c9t11-CL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公羊和母羊(P<0.05),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因动物性别、组织部位、添加剂添加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其肌肉CLA含量,且4 g·d~(-1)添加量效果优于2 g·d~(-1)。

关键词: 牛至精油 甘肃高山细毛羊 脂肪酸 共轭亚油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栽植后期管理技术

乡村科技 2019

摘要:梨树种植难度相对较小,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其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生产梨罐头、梨酒、梨膏等多种食品,不仅经济效益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正是由于梨树具有诸多种植优势,所以很多农民比较喜欢种植梨树.近年来,梨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农村地区增收致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梨树种植过程中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特别是后期管理技术,对梨树增产丰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梨树栽植后期管理技术,旨在进一步推动梨树种植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梨树 栽培 后期管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以门源油菜为母本、E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白菜型春油菜常规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组春油菜区域试验,陇油18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130.1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6.40%,增产油籽300.15 kg/hm2.陇油18号生育期108 d,平均株高126 cm,一次有效分枝数3~6个,单株果数268个,角粒数20.85粒,千粒重2.98 g.籽粒含油量(粗脂肪)38.89%,芥酸含量0.98%,硫苷含量22.41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 400 m以上春油菜种植区种植.

关键词: 白菜型春油菜 新品种 陇油18号 双低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藜麦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育品种陇藜1号(L-1)、2号(L-2)、3号(L-3)和4号(L-4)及外引品种白藜(BL)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法,共设置轻度干旱胁迫(LD,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中度干旱胁迫(MD,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40%)和重度干旱胁迫(SD,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10%~20%)3个水分梯度,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干旱胁迫15 d后,通过测定幼苗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研究干旱胁迫对藜麦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参试藜麦品种幼苗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SD处理下,各供试品种株高分别降低了30.64%、28.36%、32.67%、37.88%和38.09%,地上部分鲜重分别下降了63.60%、6073%、59.74%、55.92%和61.74%,地上部分干重分别下降了62.96%、52.63%、29.41%、35.71%和60.00%;(2)5个藜麦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叶绿素a/b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D处理下,品种L-2、L-3和L-4叶绿素a分别比CK降低了28.48%、33.66%和17.99%,叶绿素b分别比CK降低了47.80%、45.08%和13.90%,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33.22%、36.20%和15.99%;(3)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各供试藜麦品种Fo、Fm、Fv/Fm和Fv/Fo均呈下降趋势,SD处理下,各供试品种Fo分别较CK下降了30.61%、14.56%、31.28%、24.39%、24.16%,Fm下降了19.11%、16.56%、16.76%、17.67%、22.19%,Fv/Fm分别下降了5.73%、4.29%、7.81%、4.58%和3.85%,Fv/Fo分别下降了19.40%、14.93%、24.02%、11.34%和12.11%;(4)5个供试品种叶片NPQ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升高趋势,SD处理下,各供试品种NPQ较CK升高了74.79%、161.54%、104.55%、200.00%和196.00%.综上所述说明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失水,叶绿体遭到破坏,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光合产物减少,从而抑制幼苗生长,地上部分生物量下降.在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方面,藜麦品种L-2表现优于其他品种,表明其在干旱胁迫下较其他供试品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藜麦 幼苗生长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乳酸菌制剂及装填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乳酸菌及装填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20 L)研究2种青贮添加物(Sila-Max、Sila-Mix)和2种装填时间(1次装填和3 d装填)对(共6个试验组)各种有机酸及pH、营养成分、发酵后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率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结果】利用自制发酵桶制作的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质量良好,3 d延迟装填未对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各种有机酸及pH、营养成分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与1次装填相比,延迟3 d装填使全株玉米秸秆1次装填干物质含量提高15.42%,干物质损失率增加21.79%;2种添加物均能使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干物质损失率降低,其中Sila-Max添加剂降低全株玉米秸秆1次装填青贮干物质损失率效果最好,分别可达50.87%,Sila-Max添加组在降低全株玉米秸秆3 d装填青贮干物质损失率效果最高,可达46.57%.【结论】说明Sila-Max和Sila-Mix均有提高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质量的作用的趋势,Sila-Max偏向于提高青贮发酵的品质,Sila-Mix偏向于提高青贮发酵产物的有氧稳定性.可见,青贮添加剂可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提高发酵产物的有氧稳定性并显著降低发酵过程中的干物质损失率.

关键词: 添加剂 全株玉米秸秆青贮 装填时间 青贮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