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梨中硫酰氟残留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简称HS-GC)测定梨中硫酰氟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HP-PLOT-Q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53 mm, 40μm),进样口温度为200℃,分流比为20∶1,柱温为70℃,检测器为ECD,温度为250℃,载气为N2,恒流为4.5 mL/min,进样量为1 mL,优化顶空平衡温度、时间等,以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硫酰氟在0.001~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简称LOD,S/N=3)为0.001 mg/kg,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简称LOQ)为0.01 mg/kg。在0.01、0.50、1.00 mg/kg添加水平下,硫酰氟在梨中的回收率为85.5%~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2.17%~6.01%。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梨中硫酰氟残留的测定。
关键词: 硫酰氟 梨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 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 HP-PLOT-Q色谱柱


"双百对接"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构建与应用
《中国农技推广 》 2021
摘要:发挥农业科研院所与专家优势,构建专家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对接服务模式,对于提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能力,发挥科技支撑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所述的“双百对接”模式包括专家选择、平台搭建、构建机制等内容,并分析了对接模式的特点,对模式服务内容与应用成效进行了介绍.应用服务模式,实现了“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对接和服务,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应用推广,显著提升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辐射带动效应明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全球农业机器人研发趋势预测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机器人已被公认为农业领域最具潜力的新兴技术之一。掌握国际农业机器人研发趋势,分析技术热点,能够为制定我国农业机器人的战略或计划提供决策支持。本文综合应用专家咨询、定性调研以及定量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回溯国内外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分析归纳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包括机器视觉、定位与导航、采收机器人、渔业机器人和挤奶机器人等。并结合我国未来几年的战略需求和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提出机器人技术成熟度目前处于初级阶段,预计未来十年实现成熟应用、更多种类的农业机器人将实现商业化、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将更具智能化、农业机器人未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等趋势预判。针对我国未来在农业机器人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前沿规划提出加强前沿布局,提高农业装备制造水平、提高基础研究质量,重视相关专利布局、引导和加强企业在农业机器人产业创新中的作用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研发布局 计量分析 技术热点 研究前沿 趋势预判


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对0~6周龄北京油鸡新配套系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钙和有效磷水平对0~6周龄北京油鸡(简称油鸡)新配套系雏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饲粮钙水平分别为0.85%、0.90%、0.95%,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35%、0.40%、0.45%。选择油鸡新配套系1日龄公母混合雏鸡1 29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笼)16只(公母各占1/2)。各组随机饲喂所配制的9种试验饲粮。测定0~3周龄、4~6周龄、0~6周龄雏鸡生长性能,测定6周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对0~3周龄、4~6周龄、0~6周龄雏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的单独以及互作影响(P>0.05)。0~3周龄饲粮钙水平为0.85%组周平均体增重最高(144.88 g),料重比最低(1.78)。4~6周龄饲粮钙水平为0.95%、有效磷水平为0.35%组的周平均体增重最高(226.95 g);2)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显著影响0~6周龄雏鸡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钙水平为0.95%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有效磷水平为0.35%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最高,不同钙磷水平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建议油鸡新配套系0~3周龄适宜钙水平为0.85%、有效磷水平为0.35%;4~6周龄适宜钙水平为0.95%、有效磷水平为0.35%。若考虑0~6周龄全期,则建议采用钙水平为0.95%、有效磷水平为0.35%较为合适。


香蕉酒香气成分的萃取及其气相色谱检测条件的优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检测香蕉酒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条件,筛选出最优色谱条件。方法使用正交设计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考察了载气流速、起始温度和升温程序等七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引入综合评价函数Q作为分离效果评价指标,并对函数中的权重系数γ的不同取值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γ取值为10最合理,得到的最优色谱条件为:毛细管色谱柱(固定相SH-Rtx-5,30m×0.25mm,0.25μm),载气N2的流速为1mL/min,H2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200mL/min,尾吹气流速为24mL/min,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0:1,进样口温度为230℃,初始柱温为50℃,保持5min,然后以8℃/min程序升温至114℃,继续以10℃/min程序升温至220℃,并保持25 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温度为250℃。其验证试验结果与推论一致。结论得到的最优气相色谱条件对香蕉酒香气成分的分离效果好,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香蕉酒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法 正交设计试验 评价指标


改进Mask R-CNN的温室环境下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分割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果实识别和分割是采摘机器人作业成功的关键步骤,但由于网络参数多、计算量大,导致训练时间长,当模型部署到采摘机器人上则存在运行速度慢,识别精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Mask R-CNN的温室环境下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分割方法,采用跨阶段局部网络(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CSPNet)与Mask R-CNN网络中的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进行融合,通过跨阶段拆分与级联策略,减少反向传播过程中重复的特征信息,降低网络计算量的同时提高准确率。在番茄果实测试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层数为50的跨阶段局部残差网络(Cross Stage Partial ResNet50,CSP-ResNet50)为主干的改进Mask R-CNN模型对绿熟期、半熟期、成熟期番茄果实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5.45%,F1分数为91.2%,单张图像分割时间为0.658 s。该方法相比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DeepLab v3+模型和以ResNet50为主干的Mask R-CNN模型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16.44、14.95和2.29个百分点,相比以ResNet50为主干的Mask R-CNN模型分割时间减少了1.98%。最后将以CSP-ResNet50为主干的改进Mask R-CNN模型部署到采摘机器人上,在大型玻璃温室中开展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识别试验,该模型识别正确率达到90%。该研究在温室环境下对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可为番茄采摘机器人精准作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模型 番茄 成熟度分割 Mask R-CNN 残差网络 跨阶段局部网络


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对鲜切甜瓜菌落总数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未涂膜处理作为对照组,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ε-聚赖氨酸涂膜处理作为阳性对照组,评价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在4℃贮藏5 d对鲜切甜瓜菌落总数、失重率、硬度、电导率、色度、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ε-聚赖氨酸和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均能延缓鲜切甜瓜品质劣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组的菌落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以5.0 lg (CFU/g)为货架期菌落总数的阈值,复合膜组的货架期比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延长了2.1和1.5 d;并且复合膜涂膜处理降低果肉细胞损伤程度,降低产品失重率18.18%,维持鲜切甜瓜原有的橘红色,提高鲜切甜瓜的硬度19.65%,提高鲜切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8%。结论: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降低鲜切甜瓜表面菌落总数,并延缓其品质劣变。
关键词: 鲜切甜瓜 壳聚糖 丁香油 ε-聚赖氨酸 复合膜涂膜保鲜


基于超体素聚类和局部特征的玉米植株点云雄穗分割
《智慧农业(中英文) 》 2021
摘要:针对当前三维点云处理方法在玉米植株点云中识别雄穗相对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体素聚类和局部特征的玉米植株点云雄穗分割方法。首先通过边连接操作建立玉米植株点云无向图,利用法向量差异计算边权值,并采用谱聚类方法将植株点云分解为多个超体素子区域;随后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点云直线特征提取植株顶部的子区域;最后利用玉米植株点云的平面局部特征在顶部子区域中识别雄穗点云。对3种点云密度的15株成熟期玉米植株点云进行测试,采用F1分数作为分割精度判别指标,试验结果与手动分割真值相比,当点云密度为0.8、1.3和1.9个点/cm时,雄穗点云分割的平均F1分数分别为0.763、0.875和0.889,分割精度随点云密度增加而增高。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超体素聚类和局部特征的玉米植株点云雄穗分割方法具备在玉米植株点云中提取雄穗的能力,可为玉米高通量表型检测、玉米三维重建等研究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玉米雄穗 三维点云分割 表型检测 超体素聚类 局部特征 主成分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小麦种子活力检测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种子发芽试验是种子检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发芽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方式,存在费时费力、且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以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小麦种子垂直发芽装置,基于形态学分析设计了种子发芽点检测方法,借助芽点位置对胚根、胚芽长度进行检测,实现种子发芽快速判别。通过7 d的发芽试验计算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指数,与人工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该方法测定的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准确率达100%,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指数误差分别为1.68%、2.40%。该装置和方法实现了种子活力参数的检测分析,为农作物种子快速检测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种子活力检测 发芽率 机器视觉 小麦 种子发芽试验 发芽指数


两种剂量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虹鳟体内的代谢残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给药剂量下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70.48 g±5.41 g)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挑选健康虹鳟257尾,分为低剂量组(126尾,随机分为21个亚组,每组6尾)和高剂量组(132尾,随机分为22个亚组,每组6尾),在(15±2)℃条件下,分别以20、50 mg/kg生产实际使用剂量ENR对虹鳟进行单次口灌,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其肝脏、肌肉、皮肤、肾脏、血浆和剩余组织,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各组织药物浓度,采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代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 mg/kg剂量下,ENR在虹鳟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的药物达峰浓度(Cmax)值分别为13.349、11.164、23.378、114.196、33.762 mg/kg和3.361 mg/L,药物消除半衰期(t1/2z )分别为100.928、60.780、67.283、111.586、56.523、320.705 h; 50 mg/kg剂量下,ENR在虹鳟对应组织的Cmax值分别为43.302、35.909、53.315、305.098、121.254 mg/kg和8.456 mg/L,t1/2z 分别为204.193、115.639、102.405、121.852、201.834、325.593 h;两种剂量下虹鳟各组织均能检出环丙沙星,且高剂量下ENR及其代谢物CIP在虹鳟体内的吸收速度及程度均大于低剂量组,两种剂量下ENR和CIP均分别在虹鳟肾脏和肝脏中富集含量最高,高剂量下ENR消除速度较快,但残留时间较长。研究表明,在(15±2)℃下,建议ENR 20 mg/kg剂量对虹鳟单次口服给药休药期不低于768 h(32 d),50 mg/kg剂量下休药期不低于1 008 h(42 d)。
关键词: 虹鳟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剂量 代谢 残留 休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