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水稻氮高效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态系统的逐渐恶化,粮食安全问题成了近年来讨论的热点.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是育种家的重要育种目标.在我国,由于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栽培模式的落后,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水稻的持续高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氮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矿质元素,过少或过多施用氮肥均会造成作物的减产.因此,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进行深入研究,有利推进化肥施用的精细调控,是实现现代生态农业研究的几个必须课题.综述了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氮高效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基因 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栽培香菇产地快速鉴别

分析测试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香菇产地鉴别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不同主产地的香菇干样,获得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别建立了吉林、湖北、福建3个省份栽培香菇的产地判别模型,同时使用光谱预处理和波长筛选技术对判别模型进行优化,最后使用预测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使用原始光谱建立的模型能够初步实现对产地的判别,使用光谱预处理技术扣除光谱中的背景信息,同时利用波长筛选技术选择特定波长对模型进行优化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正确率.该方法为香菇产地真实性溯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香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香菇 产地溯源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果模式"的生物防治技术浅析

渔业致富指南 2020

摘要:长期施化肥、打农药的果园增产模式,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果品品质下降,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湖北满园果生态农业公司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合作,打造防洪抗旱、向水下要效益的无抗替抗"鱼果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加快湖北蛋鸡产业发展的思考

养殖与饲料 2020

摘要:本文从湖北省蛋鸡生产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加强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加快蛋鸡养殖新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新型饲料资源开发等措施,在确保种源、原料、产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湖北蛋鸡产业市场竞争力,实现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蛋鸡 湖北省 新形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鉴定长粒粳稻品种粒形相关基因的基因型

中国稻米 2020

摘要: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长粒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以短圆粒粳稻品种日本晴为对照,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对GS3、LGY3、qGL3、GL7、SLG7、TGW6、GS9等7个粒长基因和GW8、GW5、GS5等3个粒宽基因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发现,7个长粒粳品种都具有gs3长粒等位基因,鄂香2号、CLG-YZ、CLG-HZ、CLG-HB、CLG-JX具有GL7和SLG7长粒等位基因,稻花香2号具有lgy3长粒等位基因,CLG-HZ具有GW5宽粒等位基因,鄂香2号具有GW8宽粒等位基因.本研究结果不仅对现有长粒粳品种粒型基因型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还为今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长粒粳新品种和亲本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基因型信息.

关键词: 水稻 长粒粳稻 粒型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枝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北方蚕业 2020

摘要:桑枝是蚕桑产业大宗副产物.近年来,桑枝功能性成分、栽培食用菌及改性利用等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桑枝的利用在资源收集、技术熟化、比较效益等方面存在劣势,使产业化开发受阻,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桑枝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北省种植的优质、适应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2019年在湖北省5个地区进行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对鲜食玉米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生育期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鲜食玉米品质、产量及抗性等因素,万甜2015和信甜477较适宜在湖北省推广种植.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比较 生理指标 鲜穗产量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油菜对母牛繁殖性能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用油菜对母牛繁殖性能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30头产后母牛随机分为3组,基础日粮由青贮玉米、稻草、精料混合而成,对照组母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用鲜饲用油菜等量替代30%的青贮玉米,试验Ⅱ组替代15%的青贮玉米.结果表明:组间母牛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母牛体重试验前后差异也不显著(P>0.05);各组犊牛成活率均为100%;产后120 d,各组母牛发情配种率均为100%;试验期末,试验Ⅰ组母牛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7.11 U/mL,极显著高于期初(P<0.01),试验Ⅱ组母牛的T-AOC显著高于期初(P<0.05);组间MDA、T-AOC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司流转土地种植青贮玉米和饲用油菜,试验Ⅰ组的头平均日粮成本为6.78元/d,比对照组节约6.2%.综上所述,用鲜饲用油菜替代30%的青贮玉米饲喂产后母牛,可降低日粮成本,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采食量、体重、产后配种及犊牛成活率均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饲用油菜 母牛 繁殖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地质高背景地区水稻-镉的耕地安全生产阈值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Cd超标与水稻超标不一致,需要筛选适合地质高背景地区水稻-镉耕地安全生产阈值.研究通过对土壤-水稻重金属、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空间插值及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土壤中Cd含量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的线性关系较弱,说明地质高背景地区由于土壤本底值等因素,土壤自污染程度较严重.水稻Cd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关系紧密,可能是因为地质高背景地区重金属背景值较高,但未受人类活动影响,对所种植水稻的Cd含量影响不大.通过计算所需参数和插值,初步判断该地质高背景区耕地安全阈值为0.31 mg/kg.对预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地质高背景区耕地安全阈值设定合理.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 水稻 耕地 安全生产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北方水稻 2020

摘要:抽穗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影响着水稻(Oryza sativa L.)的地域适应性,是受人工选择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水稻的抽穗期受到光温等自然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在水稻中已发现的抽穗期相关QTLs共600多个,其中数十个基因已被克隆.在已克隆基因中,与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约13个.这些基因的克隆和功能解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稻抽穗期变异的分子机制.然而抽穗期的调控十分复杂,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解释抽穗期变异的全部机制.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回顾了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基因功能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未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光周期途径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