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昆虫嗅觉视觉信号识别及相关引诱技术研究进展

湖北植保 2020

摘要: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一套敏锐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寄主植物、交配对象的多种视觉嗅觉信号.基于这种机制开发出的食诱、性诱、灯诱、色诱等诱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害虫防治方法,具有毒性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当前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综述了昆虫对外界视觉嗅觉信号识别机制研究进展,为害虫引诱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诱剂 性诱剂 寄主植物 引诱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富硒发酵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作为一种元素富集型益生菌,许多乳酸菌能够吸附无机硒,并将其生物转化成有机硒及单质硒,富硒乳酸菌有突出的抗氧化、抑菌、抗癌及抗突变等特性.综述了不同乳酸菌液体富硒发酵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各种乳酸菌的富硒能力,为富硒乳酸菌的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乳酸菌 益生菌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汉鸡A系选育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江汉鸡为基本育种素材,导入高产基因,采用全同胞家系选育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开展江汉鸡A系选育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江汉鸡A系外貌特征基本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全群麻羽.四世代核心群50%开产日龄由零世代的156.35 d提前到149.40 d,约提前7 d;公鸡300日龄体重由零世代的1 726.49 g增长到四世代的1 865.59 g,母鸡由1 487.83 g增长到1 578.64 g;平均蛋重由零世代的51.26 g下降至四世代的50.28 g;四世代40周龄平均产蛋104.35个,较零世代提高了9个.利用绿壳蛋分子标记开展蛋壳颜色的选择,三世代、四世代观测群绿壳蛋比例均达到99%以上,各世代核心群绿壳蛋比例为100%,借助MAS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控制商品代绿壳蛋比例,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江汉鸡 品系选育 产蛋性能 MAS 绿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诊断分析

养猪 2020

摘要:为诊治某规模猪场一例新生仔猪严重腹泻,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RT-PCR检测、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链球菌(S.S)混合感染.通过对症用药治疗,结合后续免疫接种、生物安全防范、精细化饲养管理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为临床PEDV与S.S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防制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链球菌 混合感染 诊断分析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性状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厚朴林下黄连单作(CC)、林下湖北贝母-黄连间作(FH-CC)及玄参-黄连间作(SN-CC)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特性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比于CC模式,SN-CC模式及FH-CC模式下黄连的株高、植株鲜重、叶面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幅分别为(19.56%、14.70%)、(91.38%、4.86%)、(28.86%、16.63%)和(47.10%、37.46%);SN-CC和FH-CC间作模式下黄连生理生长综合指数分别为0.413和0.007;林下间作模式黄连的生长性状优于单作模式,间作模式有利于黄连的生长,且玄参-黄连间作模式效果更佳;林下间作模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促进了黄连的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黄连的生理生长性状,且黄连根际土壤酶活性显著影响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蔗糖酶活性、速效钾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639、0.9094)是影响黄连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

关键词: 黄连 湖北贝母 玄参 厚朴 生理生长性状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五个鲜莲藕样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5个绿色食品莲藕种植基地的鲜莲藕样品中无机砷(As)、铅(Pb)、总汞(Hg)、镉(Cd)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再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莲藕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基地的莲藕重金属含量分别在《绿色食品藕及其制品》NY/T 1044-2007限量标准以内;5个基地莲藕中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低于0.700,处于安全状态;5个莲藕基地的莲藕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700,污染程度处于安全状态,污染水平处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绿色食品。

关键词: 莲藕 重金属污染 单因子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生过非洲猪瘟猪场复养消毒检测结果

养猪 2020

摘要:笔者团队制订程序指导一客户猪场进行非洲猪瘟复养消毒,全覆盖喷雾消毒后进行第1次环境采样检测,病原阳性率为42.67%,阳性率从高到低的区域依次为猪舍内、场外区域、猪舍外、生活区,猪舍内是重污染区;细化消毒后进行第2次环境采样检测,病原阳性率为12.67%,第2次检测阴性区域复检阳性率为3.05%,第2次检测阳性区域重新消毒后再次采样检测阳性率为26.32%;5次细化消毒后达到全阴性.非洲猪瘟污染场需分区消毒,加强检测、复检,并细化消毒过程.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复养 消毒 病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和超声对果蔬色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在干燥中的应用

保鲜与加工 2020

摘要:超高压和超声预处理能降低果蔬初始含水率,提高渗透压,节约能耗,减少干燥果蔬制品质量损失,可作为干燥前的预处理方法用于不同种类果蔬的干燥.本文论述了超高压和超声预处理对果蔬类食品色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在干燥果蔬中的应用,并试图阐明其品质特性变化背后的机理,最后展望了超声和超高压辅助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超声和超高压辅助干燥技术在果蔬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超高压 超声 果蔬 色泽 组织结构 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东南双季稻双机插栽培模式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鄂东南双季稻种植存在劳动力投入大、茬口紧、缓苗期长、机插秧基本苗不够等问题,通过开展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研究,发现早稻两优287搭配晚稻泰优398双机插模式两季产量高,整体生育期较短,生产风险低,集成双季稻规模机械化双机插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秧 丰产 增效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严重影响牧草生长和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深入理解牧草对水分供应的响应有助于优化管理、提高草地生产力.在温室控水条件下,探究了田间饱和含水量(FWC)的35%、50%、65%和80%,共4个水分水平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差异,阐明水分胁迫对黄土高原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水分胁迫的增强,紫花苜蓿株高和单株干鲜重均显著降低(P<0.05),但在65%FWC和80%FWC处理间干鲜重差异不显著.2) 50%FWC处理下紫花苜蓿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65%FWC处理(P<0.05),但与其他处理均无显著差异;35%FWC和80%FWC处理下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50%FWC和65%FWC处理;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养分总量、可消化干物质摄取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在各水分水平下无显著变化.3)随水分胁迫的增强,Cu和Fe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Mg和Mn则呈相反的趋势,Zn呈升高的趋势.5种微量元素的积累量在各水分水平下均差异不大,仅在80%FWC处理下Mg和Mn显著高于35%FWC和50%FWC处理.因此,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50%FWC处理下,紫花苜蓿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在65%FWC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较高.微量元素Mn、Mg、Cu和Fe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紫花苜蓿的品质特征.

关键词: 干旱 苜蓿 品质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