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施氮调控豫中烟区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氮肥施用量不当仍是影响河南中部烟区浓香型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开展了豫中烟区施氮量调控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试验在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计5个施氮量水平(0,22.5,37.5,52.5,67.5 kg·hm~(-2)),在烟株生长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性状,并分析烤后烟叶的品质指标和香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豫中烟区施氮水平为52.5 kg·hm~(-2)(N3处理)烟株长势最佳,该处理烟株的株高、叶数、最大叶等指标最高,且上部烟叶开片较好,能够适时落黄;所测定的上部叶(B2F)和中部叶(C3F)的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上部叶氯含量也最低,并明显提高了钾/氯的比值,化学成分较协调;同时,该处理烤后中部叶(C3F)香气总量最高,达860.08μg·g-1,且其烟叶的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也达到最高。施氮量与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产值之间在0~52.5 kg·hm~(-2)时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但超过52.5 kg·hm~(-2)时则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52.5kg·hm~(-2)可视为当地高产、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粳稻抗稻瘟病基因Pi9、Pita和Piz-t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Pi9、Pita和Piz-t 3个抗稻瘟病主效基因在河南水稻新品系的分布状况。本研究对2015年河南省沿黄粳稻品种筛选试验的21份水稻新品系进行Pi9、Pita和Piz-t 3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1个检测品系中有9个含有Pi9抗性等位基因,5个含有Pita抗性等位基因,11个含有Piz-t抗性等位基因;只有一个品系汴粳3号携带3个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菡科18、新丰1768、豫农粳13号、圣稻070、信粳1787、郑稻23和光灿8号7个材料携带两个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Pi9和Piz-t基因在河南水稻稻瘟病育种中利用较为广泛,Pita利用较少,今后河南水稻育种应加强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和综合利用。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9 Pita Piz-t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温结合开孔调湿包装对香椿嫩芽的保鲜效应

食品与机械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油香椿为试验材料,4℃预冷12h后装入不同开孔面积(厚度0.06mm)的PE保鲜袋中,封口后置于冰温库(-0.5℃)中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香椿失重率、VC、可溶性蛋白、叶绿素、总多酚、黄酮、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探讨冰温结合开孔调湿包装技术对香椿嫩芽贮藏保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PE保鲜袋适宜的开孔面积为141.3 mm2(占总面积的0.14%)时,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失重率,延缓VC、可溶性蛋白质、总多酚、可溶性糖、叶绿素、黄酮含量的下降,并能延缓膜脂过氧化的进程,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好地保持香椿嫩芽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冰温 调湿包装 香椿嫩芽 保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4―2015年度麦茬花生生长季,设置移动式管灌、微喷带灌溉和不灌溉3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孔隙度、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花生产量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移动式管灌处理相比,微喷带灌溉处理的土壤体积质量、粒径小于0.25 mm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数量和花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7.6%、6.4%和66.8%,土壤孔隙度增加了8.4%,而2处理间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土壤物理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微喷带灌溉是试验条件下能够降低花生收获难度的灌溉方式。

关键词: 灌溉方式 花生 土壤物理性状 落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显微CT研究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施肥方式是改善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选取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的"砂姜黑土改良"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平台(河南省西平县)的3个处理:CK(对照,秸秆还田)、SC(常规施用化肥)和SM处(施有机肥),运用显微CT扫描田间原状土柱,采用Image J 1.51K软件及其插件对土壤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定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孔隙数量、形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孔隙度和土壤孔隙数量变化趋势一致。土壤总孔隙度变化顺序为SM>CK>SC。其中,SM处理不同土层孔隙数量最多,空间变异也最大;CK处理次之,SC处理居最后。SM和CK处理的分形维数最高,土壤孔隙结构复杂且稳定,SC处理分形维数较低,孔隙结构相对简单。SM处理综合表现较优,是砂姜黑土结构改良的一种推荐施肥方式。

关键词: 土壤孔隙 施肥方式 砂姜黑土 显微CT 分形维数 黄淮海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郑麦7698耐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小麦品种郑麦7698耐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以黄淮南片麦区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周麦18和大面积推广品种矮抗58为对照,研究了该试验材料在强光、高温、强光高温交叉胁迫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3种逆境对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强光<高温<强光高温,且3个品种的耐强光高温特性存在显著差异。3种逆境胁迫处理下,郑麦7698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周麦18和矮抗58,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周麦18和矮抗58,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逆境下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周麦18和矮抗58,表现出较好的耐强光高温特性。综合分析表明,郑麦7698之所以较周麦18和矮抗58具有更好的耐强光高温特性,是因为其在逆境下具有较高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清除活性氧类物质,降低其光合机构受损程度,从而维持较高水平的光合效率。

关键词: 小麦 强光 高温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杀虫灯对盲蝽成虫的诱杀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2015—2017年,在河北献县枣树园、河南原阳苜蓿地、河南新乡和河北廊坊棉花田,评价了太阳能杀虫灯对盲蝽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供试太阳能杀虫灯可有效诱捕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成虫,单日平均诱虫量为2.09~6.72头/灯,峰日诱虫量高达40头/灯。灯上成虫数量变化趋势与田间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可用于盲蝽成虫种群的监测与防治。

关键词: 盲蝽 杀虫灯 诱杀作用 种群监测 成虫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工艺对芝麻酱风味成分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预处理工艺对芝麻酱风味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经不同预处理工艺得到的芝麻酱中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烃类、吡嗪类、醛类、醇类化合物是组成芝麻酱的主要风味成分,尤其是烯烃类相对含量分别达60.87%、46.95%、53.47%,但3种不同处理工艺得到的芝麻酱中的风味成分的组成差异较大。湿热过程影响芝麻酱风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使得烃类含量和峰面积出现大幅降低,吡嗪类含量和峰面积显著增加,醇类峰面积稍有减少而含量稍有增加,而醛类物质呈现出加热利于或加湿阻碍的规律。

关键词: 芝麻酱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尿素硝酸铵溶液减量增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减量增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推动液体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同等施氮条件下,与尿素相比,施用UAN处理的不同生育时期小麦株高、生育后期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分别提高了4.6%~24.5%、5.0%~9.7%,产量提高了31.9%,且主要归因于穗数的增加。UAN减氮20%(80%UAN)处理与尿素全量(100%UN)处理相比,小麦不减产,在此基础上添加增效剂海藻酸钠寡糖(AOS)、氨基酸(aa)分别使小麦增产18.5%、5.6%。同等施氮条件下,施用UAN还可提高小麦花前地上部营养体的氮素转移能力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与100%UN处理相比,UAN全量(100%UAN)处理的植株总氮累积量增加24.4%,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表观回收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也分别显著提高24.1%、27.1%、33.9%、31.9%。80%UAN处理较100%UN处理植株总氮累积量显著增加22.0%,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表观回收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52.2%、55.5%、21.8%、22.0%;在此基础上添加AOS,氮素收获指数及其他氮素利用相关指标较80%UAN处理进一步显著提高,添加纳米Mg(OH)2对植株氮含量提升幅度最大,花期和成熟期秸秆氮含量分别较80%UAN处理增加40.7%和16.3%,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小。综上,尿素硝酸铵溶液在小麦上施用效果优于尿素,可实现节肥增效。

关键词: 尿素硝酸铵溶液 小麦 施用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设计了秸秆处理(覆盖T、不覆盖T0)与土壤相对含水量(40%(W1)、50%(W2)、60%(W3)、70%(W4)4个水平)两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Richards方程拟合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决定系数在0.977 5~0.999 6,达到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间的交互作用对除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V)外其他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秸秆覆盖下土壤相对含水量60%(TW3)处理组合具有最长的灌浆持续期T(51.91 d),最长的灌浆中期持续期T_2(15.230 d)和灌浆后期持续期T_3(26.556 d),最大的灌浆中期灌浆速率R_2(0.897 mg/d)和灌浆后期灌浆速率R_3(1.365 mg/d)。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量的二次曲线关系表明,在耗水量240~270 mm可达到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双高的效果。本试验中以秸秆覆盖与土壤相对含水量60%(TW3)处理组合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9.02 kg/(mm·hm~2)),较秸秆覆盖下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0%(TW4)提高了5.30%;产量为7 097.7 kg/hm~2,与TW4处理组合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覆盖 滴灌 土壤含水量 灌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