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胡萝卜内源激素含量分布与畸裂肉质根形成的关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揭示内源激素对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发育的调控作用,以"岐山透心红"的开裂和畸形肉质根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分析了内源激素含量分布与开裂和畸形胡萝卜肉质根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迅速膨大中期,与正常肉质根相比,开裂肉质根中外层或外层内源GA3、GA4、ZR、DHZR和IAA含量较低;畸形肉质根纵向内源GA4、ZR和DHZR含量分布呈尾端优势,而GA3、ABA和IAA含量呈均匀分布态势。至迅速膨大末期,开裂肉质根中外层或外层内源GA3、GA4、ABA和IAA含量较低,畸形肉质根纵横向内源激素含量呈均匀分布态势。内源激素含量空间分布的改变可诱导开裂和畸形肉质根的形成。

关键词: 胡萝卜 肉质根 内源激素 开裂肉质根 畸形肉质根 横向分布 纵向分布 迅速膨大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封育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封育是玛曲高寒沙化草地重要的管理方式。为研究封育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进行生态位特征调查,计算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封育2年后,草地优势种为禾本科牧草异针茅,其重要值平均为0.29。乳浆大戟作为高寒沙化草地的主要杂类草,生态位宽度为0.973。紫羊茅、优势种异针茅与杂类草乳浆大戟生态位重叠较大。说明高寒沙化草地经过2年的围栏封育,禾本科牧草有了较大的竞争力,草地植物群落发生良性演替,可食牧草的比例上升,草地经济价值有所提高。

关键词: 高寒沙化草地 封育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HPLC检测分析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马铃薯种薯包衣播种后活性成分噻虫嗪在植株和薯块上的残留动态,评价噻虫嗪种衣剂的使用安全性,建立其在马铃薯植株和薯块上的残留检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净化后,通过HPLC-UVD检测,外标法定量。添加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马铃薯植株及薯块上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73%~92.58%、86.03%~93.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46%~8.19%、3.65%~6.22%,最低检出量为1.0×10-9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 mg/kg,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残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包衣播种后60天,噻虫嗪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量高,为33.975 mg/kg,以此为原始沉积量得到半衰期为12.4天。在马铃薯块茎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噻虫嗪 种衣剂 马铃薯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番茄新品种‘陇番10号’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番10号’为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大红色,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9.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7%,总产量107.1t·hm-2,抗病毒病及叶霉病,耐早疫病,适宜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番茄 保护地栽培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小冠花等35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的杀卵作用研究

草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卵法测定了绣球小冠花等35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的杀卵作用。结果表明,欧当归种子丙酮提取物、蛇床种子氯仿提取物、蓖麻种子甲醇、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提取物、绣球小冠花根甲醇、乙醇、丙酮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粘虫具有很强的杀卵作用,5d的校正未孵化率均达100%;欧当归根75%甲醇与石油醚提取物、欧当归种子甲醇与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杀卵作用,校正未孵化率分别为39.65%与35.31%,55.99%与34.51%,绣球小冠花根、曼陀罗种子和苘麻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校正未孵化率分别为11.45%,11.79%和10.60%,其他提取物杀卵作用很弱或无杀卵作用。绣球小冠花、欧当归、蛇床和蓖麻4种高效杀卵植物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绣球小冠花 植物提取物 粘虫 杀卵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施用量对兰州百合生长、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兰州市西果园二阴山区大田旱作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150kg/hm2和磷肥150kg/hm2基础上,不同施钾水平(0,112.5,225.0和337.5kg/hm2)对兰州百合生长、养分吸收累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条件下,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兰州百合产量平均年增产幅度为(52.3±22.7)%,(132.0±52.0)%和(71.3±38.3)%,以二年生年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三年生。施钾条件下兰州百合总糖和粗淀粉含量比不施钾对照平均提高(4.1±1.92)%和(9.3±5.02)%。水溶性糖、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比不施钾对照平均下降(7.9±5.61)%,(7.5±6.91)%和(8.5±5.64)%。兰州百合总糖和粗淀粉含量均与施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含量与施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与施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钾肥是影响兰州百合产量和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施钾量不仅能提高百合产量,还可以提高其品质。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施钾量 养分累积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消毒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覆膜与添加有机物(鸡粪、麦糠)在太阳能消毒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加覆膜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可使10、15、20及30cm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达到40.5、38.5、35.8和33.3℃,较不覆膜分别提高7.5、6.5、5.4和4.7℃,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分别提高3.4、3.2、3.0和3.0℃;可使其土壤日最高温度分别达到46.4、43.5、40.3和36.4℃,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10.1、9.2、7.9和5.8℃,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处理分别提高了4.9、6.3、5.8、4.2℃。同时,覆膜、添加有机物增大了土壤日温差。故利用太阳能消毒时添加有机物与覆膜结合可显著提升0~20cm深度内土壤温度。

关键词: 太阳能消毒 覆膜 有机物 土壤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抗旱胡麻新品种陇亚11号组织培养技术优化研究

中国沙漠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胡麻组织培养中胚状体诱导率低、植株再生和生根困难等问题,以强抗旱胡麻优良新品种陇亚11号为实验材料,从培养基配置、外植体筛选、生根培养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并进行相关技术优化,为胡麻组织培养技术提供一套更加适用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NAA与6-BA互作,诱导的愈伤组织深绿、致密、团状性好,玻璃化和疏松透明现象较少,二者浓度的变化对胚状体的诱导率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成苗率平均值等均高于优化前,其中MS+NAA(1.0mg.L-1)+6-BA(0.5mg.L-1)的培养基胚状体诱导率、成苗率均为所有处理中最高;NAA与PP333互作,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1/2MS+AC(0.05%)+NAA(0.5mg.L-1)+PP333(0.001mg.L-1)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试管苗,根上发生较多的侧根和不定根,有利于幼苗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提高移栽成活率。虽然优化后的培养基使胚状体的诱导率和成苗率均有明显增加,但通过胚状体分化的植株比率仍然偏低,与实际生产中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大量的繁殖移栽,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 抗旱 胡麻 组织培养 技术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作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温度及增产效应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4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大豆关键生育时期的耕层土壤昼夜温度变化、0~2m土壤水分动态定位监测,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大豆苗期覆膜沟播能够防止白天耕层土壤温度过度上升和晚间温度过度下降,耕层平均温度比露地平播提高3.3℃;在不同降水年型,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覆膜沟播最高,干旱年份分别提高48.7%和35.4%,平水年份提高33.4%和24.5%。覆膜沟播能够明显改善旱作区土壤水温条件,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最佳种植方式。

关键词: 大豆 种植方式 农田水温变化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3种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控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苗期茎叶处理除草剂中,皮燕麦和裸燕麦田用药后30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以40%二甲.辛酰溴最高,分别为97.5%、99.0%和90.5%、98.0%;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以仲丁灵效果最佳;麦草畏对燕麦有轻微药害.除草剂对燕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同除草剂效应不同,皮燕麦、裸燕麦对除草剂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裸燕麦在相同除草剂处理下产量增幅小于皮燕麦;除草剂的防效是影响燕麦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小穗数、穗粒数、株高、穗长、千粒质量.

关键词: 燕麦 除草剂 杂草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