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雏番鸭基因Ⅸ型禽1型副黏病毒分离鉴定及F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自发病死亡雏番鸭中分离到一株(XBT14株)基因Ⅸ型禽1型副黏病毒,该病毒可引起雏鸭明显神经症状及急性死亡,致死率达44.4%;病毒融合(F)蛋白裂解位点处具有强毒株特有的多碱性氨基酸序列(112RRQRR↓F117),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发布的基因Ⅸ型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7%~99.9%,与基因Ⅶ型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5%~86.6%.该分离株与近来报道的GD09-2等基因Ⅸ型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表明对水禽致死性的禽1型副黏病毒呈现基因型多样性,水禽禽1型副黏病毒病的防控日益严峻.
关键词: 雏番鸭 禽1型副黏病毒 基因Ⅸ型 分离鉴定 F基因


鸭巴泰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部分地区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检测新发现的鸭巴泰病毒(BATV)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及初步了解相关地域BAT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浓缩纯化的BATV ZJ-01株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BAT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BAT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禽流感病毒等8种常见鸭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强;经敏感性试验测定,阳性血清1∶320倍稀释时检测仍为阳性,显示其敏感性高。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低于5%,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低于10%,证明其重复性良好。经30份血清样品的比对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中和试验符合率为100%。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闽浙赣三省发生产蛋下降种(蛋)鸭群、生长不良肉鸭群共493份血清样品分别检测,结果总阳性率高达29.41%。本研究为BATV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米质和抗性淀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各基因型水稻的米质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粳稻米质优于籼稻;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籼稻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更宽范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以欧式距离24.55为标准,将37份水稻材料分为6类,且具有明显的米质优劣划分;主成分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程度为:外观品质因子>蒸煮品质因子>碾磨品质因子,而抗性淀粉可归类到蒸煮品质因子中,对米质影响的贡献率达到19.48%。


刺葡萄DFR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葡萄DFR基因CDS序列设计刺葡萄开放阅读框(ORF)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其DFR基因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刺葡萄DFR基因ORF序列全长1 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命名为Vitis davidii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gene(VdDFR),GenBank登录号为KF915803。刺葡萄DFR蛋白预测分子量为37 593.2Da,理论等电点pI为5.81,是一个跨膜亲水蛋白,无典型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并且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质中(70%);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52.82%),是一种mixed类蛋白;该蛋白有潜在的7个糖基化位点和16个磷酸化位点,具有NAD(P)结合位点,有NAD依赖型的表异构酶/脱氢酶的N端结构域,属于NADB_Rossmann超家族成员。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刺葡萄DFR基因与美丽葡萄、山葡萄和酿酒葡萄的同源性为99%,与圆叶葡萄同源性为98%,与显齿蛇葡萄同源性为94%,进化上比较保守,利用DFR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所建立的系统关系树与真实的植物进化基本一致。
关键词: 刺葡萄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DFR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培养温度对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室内模拟亚热带地区2种不同类型茶园土壤(黄壤和高山草甸土)在3种温度(10、20和30℃)下的有机碳矿化特征,分析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47d培养期间内,土壤类型和温度对茶园有机碳矿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高山草甸土茶园有机碳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常数k均显著高于黄壤,但矿化比例差异不显著,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大,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20.90~91.88%(黄壤)和48.52~113.88%(高山草甸土),且高山草甸土有机碳Q_(10)值高于黄壤,说明有机碳含量丰富的高海拔高山草甸土茶园土壤有机碳温度敏感性更高;低温培养条件下(<20℃)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高温培养条件下,说明低温条件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升温更敏感,低温条件下(<20℃)高山草甸土茶园土壤平均Q_(10)值(2.05)显著高于黄壤(1.66),但高温条件下(>20℃),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了2种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土壤有机碳的潜在矿化量(C0)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台湾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及启示
《农业经济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台湾的生产、消费、运销、信用等合作事业在台湾整体经济体系中形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环节,对台湾经济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大贡献。本文介绍了台湾政府在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引导、服务和监督"的角色定位,并分析政府如何从合作社立法、资金补助、技术支持、考核奖励、教育培训等公共政策方面促进合作社发展。最后结合大陆实际情况,从构建服务平台、出台明确政策、提供有效辅导、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方面提出合作社发展必须得到政府扶持的观点,为大陆合作事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猪垫料用量对大杯香菇中主要矿物质元素与铅含量关联度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猪垫料栽培大杯香菇子实体中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与铅含量的关系,为大面积栽培铅含量更低的大杯香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对照培养料(A0,10%)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A1)、20%(A2)、30%(A3)、40%(A4)、50%(A5)、60%(A6)、70%(A7)的猪垫料,进行大杯香菇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各处理大杯香菇子实体中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铜、锰、铁、锌、钾、钙)与铅含量的关系。【结果】7个处理中,猪垫料用量对铅与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关联系数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为:A2>A3>A7>A0>A6>A4>A1>A5,其中A2处理关联系数最大,为0.811 3,A5处理关联系数最小,为0.485 0。猪垫料栽培大杯香菇子实体中的Zn含量与Pb含量关联度最大,为0.725 9,其次是Mn含量,关联度最小的是K含量。【结论】猪垫料用量对大杯香菇子实体中各种主要矿物质元素与铅含量关联系数有一定的影响,猪垫料栽培大杯香菇子实体中的Zn含量与Pb含量关系密切。


草珊瑚药材抗氧化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多种色谱技术从林下种植的草珊瑚药材中分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学成分,再根据其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体外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抗氧化模型进行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首次从草珊瑚药材中分离到2个黄酮类化合物cilicicone B(1)和β,2,3',4,4',6-六羟基-α-(α-L-吡喃鼠李糖基)-二氢查耳酮(2),经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能清除DPPH的质量值为4.16,化合物2的ρIC50值为2.15.
关键词: 草珊瑚 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 cilicicone B β,2,3',4,4',6-六羟基-α-(α-L-吡喃鼠李糖基)-二氢查耳酮


三种蔬菜在2种硒含量土壤中对硒锌铅镉吸收规律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叶用芥菜、大蒜和雍菜在富硒和低硒土壤中对硒和重金属(Pb、Cd、Zn)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在富硒土壤中,大蒜、芥菜和雍菜各部位硒含量均高于低硒土壤的处理,其中,根部和可食部位分别是低硒土壤的1.6~2.6倍和1.1~4.5倍。3种蔬菜在两种土壤上的可食部位硒含量都表现出大蒜(0.029~0.143 mg/kg)>芥菜(0.007~0.016 mg/kg)>雍菜(0.002~0.007 mg/kg)的趋势,其中富硒土壤中大蒜和芥菜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0.01mg/kg)。3种蔬菜的根部或鳞茎部位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的茎或叶部位。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呈正相关。3种蔬菜对Pb、Cd、Zn的吸收能力不同,植株的Pb含量高低顺序为雍菜>芥菜>大蒜,Cd含量高低顺序为大蒜>芥菜>雍菜,Zn含量高低顺序为芥菜>大蒜>雍菜,且在蔬菜不同部位的累积顺序均为根>茎、叶。因此,生产安全且富硒蔬菜,需选择硒富集能力强且重金属吸收能力较低的蔬菜种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蔬菜中,大蒜和芥菜具有较高的硒富集能力,可作为富硒蔬菜生产。


猪细环病毒k2型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检测猪细环病毒k2型(Porcine Torque teno sus virus k2,PTTSu Vk2)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PTTSu Vk2 ORF2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PTTSu Vk2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在PTTSu Vk2 ORF2基因含量为1.92×102~1.92×107 copies/μL反应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分析仅出现单一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为(83.83±0.08)℃,对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1 and type 2,PCV1和PCV2)、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博卡病毒5型(Porcine bovavirus type 5,Pbo V5)、猪细环病毒1a型(PTTSu V 1a)和1b型(PTTSu V 1b)核酸均无阳性信号扩增,可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39%~1.69%,组间变异系数0.69%~2.19%。本方法的建立可用于定量分析PTTSu Vk2感染噬性组织器官和感染程度,为PTTSu Vk2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等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猪细环病毒k2型 ORF2基因 SYBR Green 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