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一种评价哈茨木霉菌与化学农药联合增效作用的方法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评价哈茨木霉菌与化学农药联合增效作用的方法。[方法]采用对峙法测定哈茨木霉菌与5种杀菌剂联合对番茄灰霉病菌及哈茨木霉菌菌落的影响,用协同系数法、Gowing法、Abbott法分别评价菌药联合的增效作用。[结果]菌药联合后番茄灰霉病菌的菌落明显减小,不同方法对菌药联合后拮抗、相加、增效作用的评价结果不同。[结论]协同系数法评价菌药联合的增效作用最显著,符合实际且系统,适用于菌药联合对灰霉病菌的增效作用评价。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番茄灰霉病菌 联合 协同系数法 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转Bt基因陆地棉作为亲本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 4)设计,从16个性状指标上对其品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的优势,测试的16个性状中有13个性状具有正向中亲优势,5个性状具有正向超高优势,14个性状具有正向竞争优势。通径分析表明:在增产因素中,株高、单铃重和衣分所起的作用大。配合力分析表明:16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产生于基因的加性效应,而籽棉产量、皮棉重、果枝数、单铃重、衣分、烂铃率、比强度和纤维长度的非加性效应也很强;冀棉616(P5)和衡棉4号(P1)是优良的高产亲本,冀棉228(P6)是良好的优质亲本;筛选出8个高优势组合,其中3个为丰产组合P1×P2、P4×P5、P1×P4,3个为优质组合P5×P6、P2×P5、P3×P4,2个为高产优质组合P2×P6、P3×P5。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东盐碱地棉花改土培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盐碱地植棉保苗难、前期生长迟缓后期生长迅速且晚熟的现状,研究不同改土培肥方法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实现棉花高产稳产。结果表明:不同改土培肥方法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差异较大,推荐施肥量为复合肥262.5 kg/hm2;分析棉花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品种S17适宜在冀东盐碱地种植。

关键词: 棉花 冀东棉区 盐碱地 改土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果类优良品种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分泌几丁质酶活性的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植物病理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平板透明圈法筛选获得一株具有几丁质酶活性的生防细菌CAB-1,该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表现较强的拮抗活性。通过生理生化、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将菌株CAB-1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对菌株CAB-1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和功能预测,发现该菌株存在2个几丁质酶编码基因chit1和chit2。通过PCR技术从菌株CAB-1中克隆出这两个几丁质酶的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其原核表达产物均表现几丁质酶活性,其中chit1的原核表达产物能够显著抑制灰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对其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在30℃下振荡培养24 h,IPTG浓度为0.2~1.0 mmol/L时,其蛋白表达量最高。

关键词: 萎缩芽胞杆菌 生防菌 几丁质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几种耐盐作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油菜、胡萝卜、番茄、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结果]低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作物胚根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胚根生长量均下降,当浓度大于200 mmol/L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结论]4个品种的耐盐能力依次为甜瓜>番茄>胡萝卜>油菜。

关键词: 耐盐 胁迫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盆栽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休闲、轮作和连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的孵化不受寄主或寄主种类的影响;不同处理土壤中二龄幼虫数量以及孢囊内的虫口密度变化趋势一致,河北地区燕麦孢囊线虫孵化高峰期主要在3-4月份。休闲一年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减退率为89.8%。小麦与茄子、甜瓜和冬瓜轮作一年后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3.8%、90.7%和90.7%,轮作二年后线虫减退率为98.8%。在自然病田,小麦连作一年后虫口密度上升36.8%,连作两年后虫口密度上升49.2%。说明小麦连作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休闲或轮作一年以上可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燕麦孢囊线虫的虫口密度。

关键词: 燕麦孢囊线虫 轮作 休闲 虫口减退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斑病菌STK2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其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玉米大斑病菌STK2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解析目的蛋白质Stk2的结构特征;构建STK2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真核表达体系中的胞外分泌蛋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STK2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的确切位置,解析Stk2蛋白质的结构特征;根据STK2的ORF序列及真核表达载体pPIC9K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电击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GS115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检测并鉴定目的蛋白质.[结果]玉米大斑病菌STK2的ID为91433,该基因位于scaffold3正链的1561986-1563262位置;Stk2蛋白具有MAPK类蛋白激酶的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β折叠较少且主要存在于N端,其三级结构具有1个较小的N端域和1个较大的C端域;成功构建了STK2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STK2,筛选获得了抗性转化子;在毕赤酵母菌中,经甲醇诱导得到了1个分子量约为41 kD的蛋白质组分且被分泌至胞外,该蛋白质的大小与理论分子量相符,推测Stk2蛋白已在宿主菌中表达并被分泌至胞外.[结论]玉米大斑病菌STK2位于scaffold3正链的1561986-1563262位置;Stk2具有MAPK激酶的所有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MAPK蛋白激酶;该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获得了可溶性分泌蛋白质,为Stk2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生物信息学分析 真核表达 MAP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三元相图在25%氟菌·唑醚水乳剂配方筛选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拟三元相图在农药水乳剂配方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在确定氟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比例的基础上,绘制含不同乳化剂的空白和含药拟三元相图,制备相应水乳剂样品并测定其相关质量指标,探索乳化剂种类和原药对相图中乳液区面积大小的影响以及相图中乳液区面积的大小对水乳剂样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观察相图绘制过程中相态转变和在相图中不同位置取点,加工水乳剂样品,测定其相关质量指标,明确加工水乳剂时乳化剂相的用量范围。【结果】虽不能单一地依靠相图中乳液区面积的大小筛选水乳剂的乳化剂,但形成乳液区面积大的乳化剂相对更适合加工水乳剂;SAA相用量与实际配方中油相含量有关,通常SAA相与油相的比值在0.11—0.25的范围内容易加工出稳定的水乳剂;合适的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乳化效果;有机膨润土和黄原胶配合使用可增强该水乳剂的物理稳定性。【结论】利用拟三元相图法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水乳剂的乳化剂种类与用量范围,对水乳剂配方筛选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乳剂 配方筛选 拟三元相图 氟吡菌胺 吡唑醚菌酯

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和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河北省7个地区146块冬小麦田的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显示,河北省冬小麦田有61种杂草,隶属于21科53属,播娘蒿、打碗花、荠菜、麦瓶草和麦家公是河北省冬小麦田的优势杂草。保定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沧州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廊坊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的Glea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小,优势草种比较突出。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为3组:石家庄、保定、邢台和廊坊的麦田杂草群落中耐旱杂草的相对多度较高;沧州和衡水的麦田杂草群落中耐盐杂草的相对多度较高;邯郸的麦田杂草群落中喜湿杂草的相对多度较高。说明土壤的盐度和湿度是影响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组成的主要生态因子。

关键词: 冬小麦田 杂草群落 群落多样性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