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193条记录
灯盏花三倍体培育及生物性状的观察研究

中草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培育三倍体灯盏花,并对其重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估。方法利用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灯盏花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栽培种杂交获得三倍体灯盏花。用染色体法鉴定灯盏花倍性,大田观察评估三倍体灯盏花形态学特征,HPLC法测定灯盏乙素量。结果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成功获得三倍体灯盏花(2n=3x=27);与双亲相比,三倍体灯盏花植株在株高、叶片长、叶片宽、花瓣数、气孔大小上大于二倍体,低于四倍体,但其叶片数和花朵直径均大于双亲;三倍体植株生长旺盛,灯盏乙素质量分数1.38%,介于四倍体(1.51%)和二倍体(1.22%)之间,但其产量显著高出四倍体,为二倍体的2.14倍和四倍体的1.84倍。结论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培育的三倍体灯盏花,灯盏乙素量虽然低于四倍体,但显著高于二倍体,综合其产量远远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特征,三倍体灯盏花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

关键词: 灯盏花 三倍体 杂交育种 灯盏乙素 生物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黔南与黔西南地区36份地方种质的鉴定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鉴定了贵州省黔南与黔西南地区收集的36份普通玉米地方种质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等。结果显示,该地区地方种质产量差异较大,穗行数较少、百粒重偏低,而行粒数普遍较多,穗轴细;这36份地方种质在贵阳表现生育期较长,株高和穗位偏高。

关键词: 贵州省 黔南与黔西南 地方种质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黔莓1号’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莓1号’草莓由‘章姬’与‘法兰帝’草莓杂交育成。果实圆锥形,果形整齐,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6.4g,最大83.6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10%,总糖7.73%,总酸0.44%,维生素C0.909mg·g-1,果实硬度为1.57kg·cm-2。较耐贮运,抗白粉病,适应贵州弱光多湿的自然条件。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年生饲草玉米品种SAUMZ1号引种栽培试验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多年生饲草玉米品种SAUMZ1号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09年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引进玉米品种SAUMZ1,并在绿茵畜牧有限公司的坝地进行了播期、密度、播种深度、施肥和采收茬数对饲草玉米品种SAUMZ1号生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播种深度为15~20 cm,播种密度为2.5万株/hm2,生长期间施尿素450~600kg/hm2作追肥,刈割鲜草3次,在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饲草玉米 SAUMZ1号 引种试验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大白菜组合产量及冬性研究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适合低温严寒条件下生产的大白菜品种(组合),采用品比试验法进行了杂交组合的产量及冬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C-2×ye 15-1、C-3×37-1和强势在冬季和早春严寒气候条件下,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包心紧实,成熟期早,冬性强,耐抽薹性好,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冬、春种植的大白菜品种在贵阳及相似气候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

关键词: 抗寒大白菜组合 抽薹特性 冬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的选育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86 A与恢复系69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原名NR 168,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0.8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4.44%(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3位和2009年A组第5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18%,15点次试验,13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0%;平均产油量77.34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57%,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油7.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1.89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5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2.5 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2.8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5 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67.7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4.3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6个,主序长58.1 cm,主序有效角80.2角,着果密度1.4个/cm,单株有效角434.0个,角粒数19.95粒,千粒重3.74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2.76%,芥酸平均0.3%,硫苷28.3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4.82%。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上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益油1号(NR16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春以R 06(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种中双4号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湘油15(从湖南省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湘油15中的1个选系)进行有性人工杂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程序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于2004年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6958 R(又简称58 R)。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1.2~25.2μmol/g,含油量42.6%~43.6%,种子蛋白质23.5%~25.6%。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普遍表现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且组配的绝大多数组合均表现株高适中,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着果密,角果粗,千粒重大,在生产上比较受欢迎。是一份难得的具有优良、特异农艺性状和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都很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现已用该恢复系组配选育成功翔油1号、益油1号两个综述性状表现均很突出杂交油菜新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恢复系 配合力 理想株型 常规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油20号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制种技术研究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定黔油20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播差期,达到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目的,从9月13日至10月27日共进行了12期相隔4 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1)父母本最佳播差期为6~8 d。(2)最佳播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最迟播期为10月11日)。(3)在最佳播期内,母本比父本提前6~8 d播种的花期相遇较好,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黔油20号 制种技术 父母本 播差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资源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贵州珍贵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资源,通过实地踏勘与查阅资料相结合,对贵州药用金线莲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生境观察分析、标本采集、活体保存、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记录以及分类鉴定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贵州药用金线莲主要有2种,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与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主要种类是金线兰,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为贵州兰科植物地理分布新纪录种。金线兰与台湾银线兰的野生资源量均稀少,处于濒危状态。

关键词: 金线莲 资源调查 濒危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4个延退玉米杂交种的真实性和一致性DNA指纹鉴定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品种的真实性和一致性鉴定对玉米种子质量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对贵州2010年申请延迟退出管理,但审定时没有进行DNA指纹鉴定的4个供试品种进行真实性和一致性DNA指纹鉴定。结果显示,4份供试品种至少在8对引物位点上有差异,差异位点数>2,4份供试品种之间互不相同,并构建SSR-DNA指纹数据库;黔单11和筑糯5号一致性级别为三级,筑糯2号和黔玉1号为二级,一致性均达到1~3级,根据真实性和一致性鉴定结果可按正常程序审报延迟退出管理。

关键词: 玉米 SSR 真实性 一致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