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概况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微生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牧草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草地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及不同季节放牧、施肥和不同草地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浅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干旱胁迫对两种罗布麻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植物,罗布麻在用于生态建设的同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开展干旱胁迫下红麻(Apocynum venetum L.)和大麻状罗布麻(A.cannabinum L.)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活性的研究,旨在比较二者的抗旱能力。以红麻和大麻状罗布麻2年生盆栽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4种土壤水分条件下两种罗布麻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两种罗布麻均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SOD及POD的含量来抵御一定的干旱胁迫。(2)在重度胁迫(T3)条件下,大麻状罗布麻叶片中积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SOD及POD含量均高于红麻的,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比红麻的高32.3%,SOD的含量是红麻的2倍,且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P<0.01),这表明大麻状罗布麻较红麻具有较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在宁夏地区栽培具有可行性。


链格孢属一新种——沙棘链格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控盐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枸杞萌芽前,漫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滴灌略低;土壤pH沟灌>滴灌>漫灌;土壤全盐漫灌>滴灌>沟灌。随着枸杞的生长发育以及灌水的实施,秋果采摘后,滴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漫灌最低;土壤pH仍表现为沟灌>滴灌>漫灌;滴灌表层0~20 cm出现盐分表聚现象,20 cm以下漫灌土壤全盐含量最大,滴灌次之,沟灌最低。沟灌产量最高,其次为滴灌,漫灌虽灌水量大,但水分利用率最低,枸杞产量最低。[结论]在盐碱地栽植枸杞实行沟灌、滴灌灌溉方式在节水控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产量,是经济、高效、可行的灌溉方式。


节水控氮对黄河上游地区设施菜田氮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日光温室节水控氮对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运移规律的影响,以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为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处理方式,通过在西芹不同生长阶段、0~160cm土壤剖面获取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信息,以评价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规律和硝态氮的淋溶情况。试验表明:在耕层土壤(0~60cm)内全氮质量分数变化较大且规律明显;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呈规律性明显变化,且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施氮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节水控氮能够有效减轻土壤中上层中(0~60cm)硝态氮淋洗,降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有效减轻对农田周围水体污染。
关键词: 黄河上游地区 日光温室 节水减氮 氮素运移 时空分布


新垦灰钙土蚕豆/玉米间作系统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时空变异研究
《土壤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新垦的淡灰钙土为对象,研究了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新垦淡灰钙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及可溶性有机碳、氮(SOC、SON)等活性有机碳、氮含量较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SMBC含量显著增加;玉米收获期土壤SMBC、SMBN含量显著高于蚕豆收获期;土壤SMBC、SMBN含量空间变异为:蚕豆行间(F-F)含量最高,玉米行(M)、玉米行间(M-M)最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蚕豆收获期土壤SOC、SON含量,而玉米收获期各施氮水平间土壤SOC和SON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SOC、SON的空间变异为:玉米行间>蚕豆行间、蚕豆行(F)、蚕豆与玉米行间(F-M)>玉米行。玉米收获期土壤SMBC及SMBN含量的显著增加,说明土壤微生物对矿质氮的固持对于新垦土壤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垦地 蚕豆/玉米间作 微生物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宁南丘陵区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变异规律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有限降水及地力瘠薄等资源条件下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试验对宁南丘陵区主要生长年份苜蓿草地土壤养分按照不同层次开展多点定位监测,同时按照生育期监测了苜蓿茎叶比及鲜、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宁南丘陵区苜蓿草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头茬盛花期含量最高,其次为二茬盛花期及二茬收获期,返青期及头茬收获期最低;土壤速效磷在头茬收获期含量较高,而在植株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随着土壤剖面的深入,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种植年限增长至5年,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变化状况不明显,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宁南丘陵区长期种植苜蓿需及时补充磷、钾元素。


BGA土壤调理剂在盐碱障碍型土壤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碱障碍问题,提高盐碱障碍型土壤质量,增强土地生产力,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对盐碱障碍型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BG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盐碱障碍型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油葵、水稻及枸杞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3种作物产量,改善了油葵、水稻的品质;与配方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盐碱障碍型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油葵、水稻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3种作物产量,改善了油葵的品质。如果能够有效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生产成本并配合化肥合理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良盐碱障碍型土壤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宁夏荒漠草原改良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引进的21种禾本科牧草的发芽率、越冬率、抗逆性、适口性、品质及产草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859、731、710、552、616等品种可作为干旱区退化草场恢复重建优良品种。利用筛出的牧草新品种和深耕、移栽和补播草场修复重建技术对天然草场进行改良,可使天然草场的产草量提高20%~55%,植被覆盖度增加8%~20%,草畜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4.29%~54.74%。改良后土壤pH值和含盐量略有下降,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各草场修复重建技术提高土壤肥力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深耕>移栽>补播>未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