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哒螨灵在枸杞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种施药方式:推荐剂量(150mg·L-1)一次施药、加倍剂量(300mg·L-1)一次施药和推荐剂量(150mg·L-1)二次施药,在枸杞田喷施15%哒螨灵乳油,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集鲜果,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果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次施药的田块,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哒螨灵的24h降解率分别达到66.0%和68.5%,7d后分别达到99.1%和99.4%。经计算,药剂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65、0.63d。在同为推荐剂量的条件下,二次施药可以明显提高哒螨灵在枸杞中的残留量。与现有的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值相对照,在推荐剂量一次施药和加倍剂量一次施药的田块,鲜果的采集可以分别在施药的24h和3d后进行;在推荐剂量二次施药的田块,鲜果的采集可以在第二次施药7d后进行。

关键词: 哒螨灵 枸杞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药剂施入马铃薯土壤中使微生物的数量发生了变化,4次测定结果显示,以施入微生物制剂(木酶制剂)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值最大,表现最好,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和空白对照相比,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79.06%、106.07%,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14.24%、101.08%,真菌数量分别增加47.47%、36.26%。木霉制剂处理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真菌的繁殖,增强马铃薯的抗逆能力。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药剂 木酶制剂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血气和血液生化指标量化评判不同生理状态下高产奶牛群体健康状况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TMR饲喂、305 d产奶量为(13 695.71±983.22)kg且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成年母牛测定其血气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气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健康状况的参考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而且在泌乳期状态下的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高,属于亚健康状态;处于干奶状态的妊娠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未见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低,属于健康状态。

关键词: 血气 生化指标 健康状况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宁夏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田间自然发病结果表明,中心24号、宁薯4号、云薯6号、虎头、内薯7号、新大平属于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室内接种表明,新大平、晋薯7号、中心24号、云薯6号、虎头、宁薯4号等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

关键词: 宁夏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品种 晚疫病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盐渍化土壤影响下AM真菌与根际土壤间的关系,试验选取宁夏碱化龟裂土、草甸盐土、盐化灌淤土3种类型4个样地上典型植被群落,测定了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AM真菌侵染率以及孢子密度。结果显示: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显著不同,对芳香类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整体较弱;红寺堡草甸盐土上微生物优势群落为氨基酸代谢类群,惠农盐化灌淤土为多聚化合物代谢群,西大滩碱化龟裂土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群。AM真菌孢子密度与微生物碳源代谢群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惠农样点根际土壤孢子密度与多聚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西大滩地区孢子密度与碳水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全盐、全氮、碱解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及土壤中的HCO-3、Na+、Cl-等盐基离子含量能解释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大部分信息。较高的HCO-3浓度促进了AM真菌侵染率的提高,但高盐浓度下Na+和Cl-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土壤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的影响因土壤盐分组成类型的不同而异。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AM真菌多样性,促进宁夏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AM真菌 微生物群落 土壤因子 碳源 盐渍化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措施对宁夏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牧草生长对宁夏盐碱地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采用田间实验,研究了秸秆、有机肥、烟气脱硫废弃物、盐碱地改良剂4个改良措施对宁夏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苜蓿生物量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改良措施对苜蓿的株高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后苜蓿株高增加了13.8%~33.3%,苜蓿干重增加了21.9%~125.0%,依次表现为有机肥>秸秆>改良剂>脱硫废弃物>对照。各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主要碳源有2-羟基苯甲酸,α-环糊精,D-木糖,苯基乙胺,糖原等;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数中细菌的比例,降低了放线菌和真菌的比例;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与苜蓿株高、产量之间成显著(P<0.01)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盐碱地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可以作为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价的生物指标。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苜蓿 改良 盐碱地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盐池县7种小杂粮中微量元素锌、锰、铜、铁的初步调查

中国酿造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小杂粮是我国医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但不同种类小杂粮微量元素含量的报道很少。该文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荞麦、小米、黄米、豌豆、绿豆、扁豆、红豆7种小杂粮中锌、锰、铜、铁的含量,结果表明,7种小杂粮中锌、锰、铜、铁4种微量元素含量都比较高。虽然不同种类元素之间的含量稍有差异,但是这些元素在药用机理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为开发小杂粮保健食品和深加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杂粮 微量元素 初步调查 宁夏盐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模式对柠条复合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为试材,采用宁夏沙漠治理的优良豆科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Kom)复合基质作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育时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包双行栽培和深畦双行栽培模式处理较CK不仅生长势和产量都优于其它栽培模式,提早上市2~4d,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分别高9.20~26.00、7.17~14.00cm,茎粗分别增加0.29~0.82、0.28~1.17mm,产量分别高21.32%和16.52%,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与CK相比,提高了灌水利用率,即在番茄整个生长期总体节水达35%~55%。综合各项指标,黑膜包双行栽培和深畦双行栽培2个处理为适宜的有机番茄柠条复合有机基质栽培模式。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 番茄 柠条复合基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性控和常规冻精生产的F_1代母牛产奶量和乳品质对比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试验牛母亲人工授精开始,到试验牛第一个泌乳期结束,在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性控和常规冻精生产的F1代母牛的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性控冻精生产F1代母牛与同期常规冻精生产的F1代月产奶量和305d的产奶量,以及月平均和305d的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05d产奶量、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为9 419.64和9 494.44、3.62和3.62、3.15和3.18、40.64和41.70。说明性控冻精生产的F1代母牛与常规冻精生产的后代相比,泌乳性能未见异常。

关键词: 性控F1代 产奶量 乳品质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炭疽茵属真菌资源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炭疽菌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茵,研究碳疽菌属真茵不仅能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丰富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鉴定发现炭疽菌属真菌13种,分别是粒毛盘孢、菊刺盘孢、葱炭疽菌、盘长孢状刺盘孢、禾生刺盘孢、木槿刺盘孢、希金斯刺盘孢、葫芦科刺盘孢茵、豆刺盘孢、亚麻刺盘孢、豌豆刺盘孢、三叶草刺盘孢,及未定名刺盘孢属一种.它们在分布上没有地域特征,都为植物病原茵,引起植物炭疽病.

关键词: 宁夏 炭疽茵属 寄主 分布 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