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果桑绿枝扦插影响因素研究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十"果桑和"台湾果桑"为试材,以基质(河沙、草炭与蛭石混配基质)、插穗插口(插穗下剪口作平剪和斜剪)、生长素(NAA、吲哚丁酸、国光生根粉)为因素进行绿枝扦插正交实验,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繁育出较多果桑优良苗木。结果表明:果桑绿枝扦插与品种有很大关系,"台湾果桑"适合于绿枝扦插,成活率较高,且在150mg/kg吲哚丁酸中浸泡生根率较高,为54.4%,有白色愈伤组织产生;平口剪效果好于斜口剪,河沙更适宜做扦插苗床,有利于生根。

关键词: 果桑 绿枝 扦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县域耕地地力的等级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耕地地力状况,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进行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宁县耕地总体水平较好,现有耕地共划分为1~6等,其中,一等地面积为70 585.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1%;二等地面积为219 047.67hm2,占30.15%;三等地面积为230 101.46hm2,占31.67%;四等地面积为132 079.65hm2,占18.18%;五等地面积为39 328.14hm2,占5.41%;六等地面积为35 502.53hm2,占4.89%。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和改良的建议。

关键词: 耕地地力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设施火龙果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祥龙"和"白玉龙"2个火龙果品种为试材,经过4a时间观察其在宁夏地区设施栽培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宁夏经设施栽培,均能正常生长发育,果实营养丰富,风味浓,品质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当年定植,第2年就开始结果,第3年"白玉龙"667m2产达1 086kg,"祥龙"667m2产达1 400kg,平均单果重400g,尤其以"祥龙"表现较好。

关键词: 设施 火龙果 引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GA土壤调理剂对盐渍化土壤和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提高盐渍化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对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BG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了枸杞生长发育,极显著地提高了枸杞产量,增加了枸杞施肥效益.与配方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地提高了枸杞产量,增加了枸杞施肥效益.枸杞属多年生灌木,BGA土壤调理剂后期效果及长期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对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枸杞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BGA土壤调理剂 盐渍化土壤 枸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的多重PCR诊断临床应用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试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来自宁夏灵武地区某种猪场的临床血清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的病原诊断。结果表明:在哺乳仔猪、保育猪、母猪及种公猪中均检测出PRV、PCV-2阳性个体,PCV-2的阳性率达87.5%,PRV的阳性率为12.5%,但未检测出PPV。临床样品主要为PCV-2和PRV混合感染,阳性率达45.3%,其中1头主要采精的长白种猪携带有PCV-2和PRV。因此,推断该场仔猪发病可能与种公猪的带毒有关,建议该场仔猪全群免疫,同时对感染与带毒种猪群进行净化。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川平原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相关分析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银川平原不同类型及程度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分布特征,文中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及比色测定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银川平原不同类型及盐渍化不同程度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碱化土壤pH值和盐化土壤全盐含量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p<0.01)。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碱化土壤显著高于盐化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差异不显著。0-20cm深度土壤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碱化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盐化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8月>6月>9月;碱化盐化土壤转化酶活性、碱化土壤脲酶活性、盐化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变化表现为随着取样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即9月>8月>6月。碱化、盐化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之间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土壤学 酶活性 滴定法 盐碱地 银川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H4+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O3-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3--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14.86kg.hm-2)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kg.hm-2)减少8.57kg.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关键词: 侧条施肥技术 缓释肥 氮流失 水环境

宁夏天然草地气象环境质量与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主成分综合因子得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宁夏天然草地气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与各气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各气象因子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制约效应。结果表明:宁夏干旱地区13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3个等级,半干旱区6个市县的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2个等级。限制宁夏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4~9月降水量,其次是年降水量、湿润度和年蒸发量;宁夏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限制气象因子是湿润度,其次是4~9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无霜期。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初级生产力 天然草地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废弃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碱地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土壤盐渍化是困扰人类的五大土壤问题之一。在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下,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利用工业废渣改良盐碱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可用作盐碱土改良剂的工业废渣有脱硫石膏、粉煤灰、糠醛渣等。鉴于此,就脱硫石膏、粉煤灰、糠醛渣3种废弃物改良盐碱化土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工业废弃物 脱硫石膏 粉煤灰 糠醛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丝状支原体簇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羊丝状支原体簇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羊丝状支原体簇成员的保守性基因16S rRNA为靶序列,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在65℃等温条件下,60 min一步完成反应。在反应管中预先添加羟基萘酚蓝(HNB),阳性呈蓝色,阴性呈紫色。丝状支原体簇成员——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Mmm LC)、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的LAMP检测为阳性;对其他病原菌没有交叉反应。以Mmc的核酸为模板进行灵敏度检测,LAMP的最低检出限为10 pg/μL。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羊丝状支原体簇的LAMP方法。

关键词: 羊丝状支原体簇 LAMP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