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钾对宁夏引黄灌区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供钾水平对宁夏灵武农场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指导当地农户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与对照比较各处理增产率为13.1%~20.8%;钾肥利用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各处理为21.3%~39.1%,以施钾量75kg/hm2处理钾肥利用率最高。施钾量为75~300kg/hm2,增施钾肥均较对照可以提高甘蓝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并降低甘蓝体内硝酸盐的质量分数,各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7.32%、9.77%、8.08%和10.72%。扣除肥料投入成本,K150处理增收额最高,为1.89千元/hm2。从甘蓝的产量和品质因素综合考虑,当地甘蓝合理的施钾量应为150kg/hm2。


ICP-MS测定枸杞中12种重金属元素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枸杞中微量锂、铍、钇、镧、铬、镉、镍等12种元素。RSD值均低于10%符合痕量分析要求,对国家标准物质(SRM)进行了分析,测得值与标准参考值相吻合。该法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能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样品前处理简单、干扰少、测定快速准确,省时省力等优点。


基于水足迹估算的银川市水资源利用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水足迹是一个与消费有关的水资源占用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视角来认识人们是如何利用水资源的,能够较好地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情况.通过引入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估算了银川市2007年水足迹情况.结果表明,银川市2007年总的水足迹为16.403×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102m3/a,水资源压力指数为0.93,水资源自给率为0.99,水资源进口依赖度为0.01,过高的自给率和水足迹给银川市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分析了银川市水资源利用状况,探讨了降低水足迹、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的途径.


宁夏设施与露地土壤理化性状对比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宁夏灌区温室的分布状况,采集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表层(0~20cm)土壤,对同地域设施土壤与露地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设施土壤,在物理性状上与露地土壤相比水稳性团聚体显著增加,而土壤体积质量显著降低,通气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自然水质量含量增加较小,未达到显著差异;在化学性状上,设施土壤有机质、全盐以及碱解氮、速效P、K质量分数均显著提高,而pH显著降低,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除有效Fe显著提高外,有效B、有效Zn、有效Mn、有效Cu均升高不明显,但是土壤有效Zn和有效Cu质量分数与其背景值相比均在高指标范围内,因Zn和Cu都属于重金属元素,因此,在确定施肥量及农事操作时应重点予以考虑。


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盐池退化沙地不同密度的人工柠条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下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垂直剖面上可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0-20cm)、活跃层(20-80cm)、相对稳定层(80-100cm);2)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化可划分为:积累期(4-5月);消耗期(6-9月);稳定期(10月至次年4月)3个时期;3)土壤体积含水量随人工林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2490丛/hm2和1665丛/hm2可作为该区人工柠条林调控密度的参考依据。


一卷企业干部档案引发的思考
《山西档案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就一卷企业干部档案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强化档案意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素质,加快实现现代化管理手段等几个方面浅析了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百合耐热突变体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铁炮百合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并在高温条件下筛选耐热突变体。结果表明,随着处理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分化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筛选出其半致死剂量(φ=0.6%)和处理时间(4h)。利用筛选的半致死剂量和处理时间对百合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在35℃高温胁迫下,进行抗热性突变体筛选,得到抗热性诱变植株。鉴定结果表明,其SOD、POD活性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MDA含量减少。表明筛选的百合突变体比对照具有更强的耐热性。


不同杂交育肥牛背最长肌食用品质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清真牛肉是宁夏现代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宁夏以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安格斯等国外良种牛为主推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生产了不同品种杂交改良的后代群体。为了探讨不同杂交牛肉品质遗传改良效果,笔者进行了不同杂交育肥牛和不同营养水平育肥牛肉食用品质的分析,旨在为宁夏肉牛新品种(系)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为同类地区肉牛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玉米与蚕豆秸秆配施对秸秆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禾本科作物玉米秸秆和豆科作物蚕豆秸秆单施及其不同比例配施后的秸秆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单施玉米秸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和秸秆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都较低,土壤矿质态氮被固持的时间也最长;玉米秸秆与蚕豆秸秆配合施用促进了秸秆有机碳和土壤固持矿质态氮的矿化.两种秸秆单施和配施均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禾本科作物秸秆与豆科作物秸秆配合施用,可以加快秸秆的分解,协调养分供应.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蚕豆秸秆 有机碳矿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矿质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