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小叶黄杨抗寒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2a生小叶黄杨"爱密挺"扦插苗为试材,于冬前田间喷施及喷施+灌根,采用质膜透性-电导法测定小叶黄杨苗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各浓度梯度在不同应用时期、不同施用方法对小叶黄杨苗木抗寒性的影响,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绿化苗木上应用的最佳浓度、施用时期及方法,为提高小叶黄杨苗木抗寒性、扩大引种区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增强小叶黄杨抗寒性的最佳施用时期为灌冬水前20d,最佳浓度是100mg/L,最佳施用方法是喷施+灌根。
关键词: 小叶黄杨 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 “爱密挺” 抗寒性


一例向日葵病毒病的检测与诊断
《中国植保导刊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诊断一例表现花叶、明脉和皱缩症状的向日葵病毒病病原,通过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样进行了检测。ELISA和RT-PCR的结果表明,病样受到TMV、WMV和LMV复合侵染。该结果为TMV、WMV和LMV在甘肃向日葵上发生侵染的首次报道。


绿洲灌区垄作沟灌啤酒大麦的产量及节水效应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绿洲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了啤酒大麦垄作沟灌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平作栽培相比,4、5月份5cm土层的温度分别提高1.27℃和1.39℃,垄作沟灌栽培啤酒大麦田间长势优于平作栽培,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相对增大,水分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垄作沟灌较平作栽培啤酒大麦千粒重增加2.10~5.37g,穗粒数增加0.7~7.2粒,产量增加480.5~1 983.6kg.hm-2,增幅6.86%~55.0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8%~35.40%,节水1 500m3.hm-2,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覆盖方式对高海拔冷凉区胡萝卜生长发育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气候区连续2a开展了覆盖方式对胡萝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覆盖方式栽培胡萝卜,对胡萝卜商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可使产品上市期提前,效益显著增加。利用小拱棚+地膜覆盖方式种植胡萝卜可在7月初上市,较常规不覆膜栽培提早上市65d,667m2产值提高3倍;地膜覆盖栽培胡萝卜上市期较露地常规不覆膜栽培提早25d,在7月下旬成熟,667m2产值是露地常规不覆膜栽培的2倍。


大肥蘑菇营养生理研究
《食用菌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大肥蘑菇(Agaricus bitorquis)的营养生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肥蘑菇能以多种单糖、双糖、多糖及糖醇作为碳源,其中以果糖、葡萄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供试氮源中,菌丝对无机氮、氨基酸、复合氮都能利用,以蛋白胨最好,牛肉膏次之;微量矿物元素铜、锌及维生素B3、维生素B2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激动素、赤霉素对其菌丝体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垄膜集雨对苹果园土壤氮素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甘肃省陇东地区苹果园采用垄膜集雨措施,按距主干不同距离及不同土层深度测定土壤氮素含量。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从树体至行间方向逐渐降低,0~30 cm深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丰富;距主干50 cm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高;土壤硝态氮集中分布在距主干50 cm处,其中30~60、100~150 cm深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高;垄膜集雨苹果园土壤中铵态氮累积量明显高于清耕(对照)苹果园,距主干50 cm处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与清耕(对照)苹果园相当,距主干100~200 cm范围内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明显低于清耕(对照)苹果园。建议甘肃省陇东地区连年采用垄膜集雨苹果园适当调整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
关键词: 垄膜集雨 苹果园 全氮 铵态氮 硝态氮 积累 分布


国内外冬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从美国引进的21个冬小麦品种及中国北方旱地冬麦区19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差异,利用26对多态性SSR标记检测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26对标记在40个小麦品种中检测到175条差异带,每对引物多态性位点2~13个,平均6.73个。4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118~0.89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339,其中相似系数最低的是引进品种1R35与1R24,为0.118;2个姊妹系品种9480-0-3-3与9480-0-3-2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894。且国外引进品种平均遗传距离高于国内品种,说明引进品种遗传变异基础大于国内品种。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将40个品种聚为5类,第Ⅰ类包含美国引进的7个品种和国内1个品种,第Ⅱ、Ⅲ及Ⅳ类均为供试的国内选育品种(系),第Ⅴ类又分为2个亚类,其中第1亚类(Ⅴ-1)全部为引进品种,第2亚类(Ⅴ-2)包含10个引进品种和8个国内品种。


当归专用肥配方筛选及肥效试验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当归专用肥配方及最佳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对8个专用肥配方与常规施肥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及根产量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归专用肥最优配方为B1和B4,各处理中,配方B1和B4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芦头径、主身径和根长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当归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8.09%和16.82%。当归的芦头径、主身径随着配方B1和B4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肥量对根长影响不大,适宜的施肥量可有效提高当归阿魏酸质量分数,较常规施肥提高0.058%和0.075%,可有效提高氮、磷的利用率。配方B1和B4适宜施肥量为900~1 050kg/hm2,在1 050kg/hm2施肥量条件下,配方B1产值及纯收益最高。
关键词: 当归 专用肥 配方筛选 肥效试验 养分利用率 阿魏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