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品种苏麦3号Qfhs.ndsu-3BS近等基因系受赤霉病菌侵染后差异性表达基因的鉴别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06 CSCD
摘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的赤霉病是中国南方冬小麦产区和东北春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也是危害世界大、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成份中以显性效应为主,微效基因对主基因的表达具有修饰作用。前期对苏麦3号及其衍生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连锁分子标
关键词: Qfhs.ndsu-3BS 近等基因系 禾谷镰刀菌 衍生品种 小麦产区 显性效应 性连锁 主基因 性表达 加性效应
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免疫剂量对幼兔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35、40和45日龄的新西兰家兔各30只,每种日龄兔随机均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个试验组分别注射4种剂量(1 m l、2 m l、3 m l、4 m l)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7周内每周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日龄兔的2 m l、3 m l、4 m l剂量组的抗体上升速度和有效抗体维持时间均显著大于同日龄的1 m l剂量组;35日龄兔的2 m l、3 m l、4 m l剂量组的抗体峰值显著高于1 m l剂量组。提示35日龄兔注射剂量2 m l为最佳免疫程序。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 免疫剂量 抗体效价


科研院所改制企业导入平衡计分卡初探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摘要:本文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和基本框架,并结合我国科研院所改制现状,论述了其导入平衡计分卡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在导入平衡计分卡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为新兴的非传统的评价方法,将对科研院所改制企业的战略管理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太湖稻区粳稻地方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06
摘要:5个太湖粳稻地方品种和2个现代粳稻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主位点组加性-显性模型,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方法,对水稻7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实粒数和穗长3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符合2个主位点组+微位点组的遗传模型;有效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着粒密度等性状的变异符合3个主位点组+微位点组遗传模型控制。在决定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起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 双列杂交分析 主位点组加性-显性模型


外源基因异常分离的抗除草剂水稻9311HR bar基因的遗传传递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以基因枪转化获得的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材料HR为供体亲本,9311为受体亲本的回交转育过程中,发现回交转育后代9311HR抗性单株自交后代中bar基因始终表现1∶1的异常分离。以9311HR抗性单株作母本,与常规非转化品种杂交获得的F1,除草剂抗性植株和非抗性植株比例为1∶1;以9311HR抗性单株作父本,与常规非转化不育系的杂交后代均不抗除草剂。PCR分析结果显示,F1抗性植株PCR扩增呈阳性,非抗性单株PCR扩增呈阴性。上述结果表明,9311HR中外源基因bar仅能通过雌配子传递给后代,而不能通过雄配子即花粉传递给后代。推测HR中bar基因的插入位点可能与某一育性相关基因紧密连锁。


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网络信息 》 2006
摘要:农业模型是“数字农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作物模型是农业模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国作物模型技术初创、发展、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形成以及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原理、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回顾与分析了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研究过程与创新点等,同时列举了其在全国范围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