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在22.5×104~31.5×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N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337.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稻株吸N量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植株含N率和N素累积量过高不利于叶鞘茎中的N素向穗部运转,降低籽粒N素积累量,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减产。(4)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纯N 225.0 kg/hm2,栽插密度22.5×104穴/hm2,高峰苗控制在500.0万/hm2左右,有利于两优培九抽穗前茎鞘叶N素积累和抽穗后向穗部运转,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绿叶桃和绿叶李品种为对照,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红叶桃、紫叶李的净光合速率(Pn)在春、夏季低于绿叶品种,而秋季较为接近,彩叶品种与绿叶品种间的差异随季节进程不断减小;(2)红叶桃、紫叶李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在春、夏季均显著低于对应的绿叶品种,秋季时红叶桃和紫叶李的表观量子效率高于绿叶品种,羧化效率与绿叶品种接近;(3)红叶桃、紫叶李的光补偿点(LCP)在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绿叶品种,秋季时则显著低于绿叶品种,光饱和点(LSP)始终高于或接近于绿叶品种;(4)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色素含量与绿叶品种差异较小,但其花色素苷含量始终比绿叶品种高许多;(5)红叶桃、紫叶李光呼吸(Rp)均低于绿叶桃和绿叶李。


将IL-2基因构建到叶绿体转化载体并转入烟草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为目的基因,烟草accD和ORF184同源序列为侧翼引导序列构建成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pAIL。以大烟草NC89为转化受体,通过基因枪方法对烟草叶片进行轰击转化。轰击参数为:每枪0.6μm的金粉300~500μg,轰击距离6 cm,真空度9.48×104Pa。在500 mg/L的壮观霉素筛选压下,经约30 d的筛选分化,逐渐产生绿色的抗壮观霉素芽或愈伤,目前已获得31株(丛)抗性芽及8块抗性愈伤。用IL-2基因的PCR引物对4株较大的小苗进行检测,初步证明3株为转基因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