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粉红螺旋聚孢霉NF-06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方根结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蔬菜安全生产的土传病害,生产上亟需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从根结线虫卵囊中分离到一株生防真菌NF-06,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通过离体活性测定的方法测定NF-06发酵滤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发现24、48和72 h后2龄幼虫的相对死亡率分别达63.6%,75.5%和87.0%。以产孢量为指标,优化菌株NF-06固体发酵条件,确定最佳基础培养基为麦麸和麦秸秆混合物,其比例为4:1(wt/wt),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0%玉米粉、2%蚕豆粉和0.05%KH2PO4可获得最大产孢量;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初始含水量40%,接种量5%,产孢量达8.9×1010 CFU/g。室内盆栽防治效果测定显示,菌株NF-06固体发酵物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线虫数量和番茄根结指数,其中5 g/株穴施处理的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达67.9%和69.6%。本研究为生物杀线虫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中地区烟蚜茧蜂田间越冬及滞育调查分析
《烟草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豫中地区烟蚜茧蜂田间越冬场所和滞育特性,对烟蚜茧蜂僵蚜田间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样本进行鉴定,同时分析了烟蚜茧蜂越冬滞育规律和越冬虫态。结果表明,豫中烟区烟蚜茧蜂以僵蚜形式越冬,不能以成蜂在野外越冬,其中以蛹在僵蚜中越冬的比例较高,平均为47.95%;其次是以老熟幼虫在僵蚜中越冬,平均为41.48%;少数以预蛹状态在僵蚜体内越冬。越冬寄主主要集中在白菜、萝卜等蔬菜上,少数在油菜、小麦和杂草上。从当年11月至次年3月中旬,烟蚜茧蜂田间越冬滞育率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滞育率最高可达64.0%,滞育持续期可维持3~5个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筛选安格斯牛生长相关的受选择基因
《畜牧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安格斯牛生长相关的受选择基因,为肉牛生长相关主效基因的鉴定提供参考.本试验共采集72头南阳牛母牛和14头黑安格斯牛母牛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得全基因组SNP标记并对试验个体基因型进行分型.通过计算各SNP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和核苷酸多态性(πratio)筛选两品种间的差异基因组区域,并与动物QTL数据库中牛生长性状QTLs进行比对,重合区域作为候选区域.随后对候选区域内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以筛选候选基因,并根据"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对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经筛选后,本试验共得到69 762个SNPs,以Fst值和πratio值的99%分位数为阈值筛选得到33个两品种间高度差异的基因组区域,其中16个基因组区域与生长性状相关QTLs重合.这些区域共包含27个基因,其中4个基因(FXR1、ADAR、IGF1和MNF1)与骨生长、肌肉发育和生长调控有关.FXR1和MNF1均在骨骼肌组织中高表达,ADAR和IGF1分别在脑组织和肝脏中表达最高.结果提示,IGF1基因可作为影响肉牛生长的关键候选基因,FXR1、ADAR、MNF1基因可优先进行进一步验证研究.
关键词: 南阳牛 生长性状 候选基因 选择性清除 遗传分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麦仁预制菜肴加工工艺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青麦仁为主要原料,对青麦仁预制菜肴的配方和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包最佳工艺为:熟制时间2 min,熟制温度95℃,炒制时间2 min,炒制油量4%,炒制温度165℃;以400 g青麦仁为基准,酱包的最佳配方为:蔗糖14 g,食盐1.5 g,酱油10 g,色拉油15 g,淀粉1 g,黄原胶0.05 g,单硬脂酸甘油酯0.24 g;原料包和酱包的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灭菌后的酱包和原料包在储藏第30天时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9 lg(CFU/g)和3.0 lg(CFU/g),符合食品标准规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WGCNA鉴定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共表达模块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和穗位高是玉米株型的重要影响因子,与产量性状紧密相关.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是探索基因网络与特定性状间关联关系的重要方法,为株高和穗位高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新途径.本研究利用郑58、掖478、昌7-2和黄早四及其组配的杂交种郑单958、安玉5号、郑58/黄早四和掖478/黄早四,结合其在45,000株hm–2和67,500株hm–2条件下的转录组数据,采用WGCNA构建了2种密度条件下的共表达网络,分别得到24个和21个共表达模块,并鉴定到与株高和穗位高显著且高度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0.50)的共表达模块15个,其中两性状相同的模块共6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穗位高共表达模块主要参与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响应光刺激、植物激素、碳水化合物合成/代谢等重要活动.根据模块内基因的连接度,发现乙烯响应因子EREB14、硫胺素酶TENA2、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谷胱甘肽转移酶GST2和琥珀酸脱氢酶SUDH7等是模块内的核心基因.通过构建其局部网络,发现EREB14与已报道株高基因D8、DWF1和ZmGRF10以及C3H转录因子C3H35、C2C2-GATA转录因子GATA4和乙烯受体同源子ETR40等存在关联关系.此外,已报道株高基因An1和GA20ox3也存在于共表达模块中.以这5个已报道株高基因为核心,构建其基因网路,发现生长素转录因子ARFTF7、ARFTF26、GST39、光合系统II氧进化多肽PspB2和光合系统IN亚基PasN1等与其存在关联.15个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的挖掘以及基因生物学功能和互作网络的解析有助于揭示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玉米品种抗逆性的比较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目的]优良的高产品种通常被证明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营养元素的配置利用及变化的环境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和适应性。[方法]以4个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鼎优919和伟科702为材料,对其抗倒性、不同温度下的花粉活性、抗旱棚内的全程干旱胁迫及不同氮处理(0和150 kg/hm~2)进行测定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价品种间抗逆性的差异。[结果]成熟期抗倒性的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倒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鼎优919、郑单958、伟科702、先玉335,其中鼎优919的倒伏率最低,抗倒性最强。不同温度下花粉活力的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35花粉对高温最敏感,鼎优919和郑单958表现较强的抗高温特性。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35对干旱最敏感,鼎优919、郑单958和伟科702表现出中等的抗旱能力。低氮胁迫的结果表明,鼎优919和先玉335表现出较强的氮利用能力和中等的耐低氮能力,伟科702两项指标均为中等,郑单958为弱。[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抗逆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P-8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肠道形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探讨了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P-8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肠道形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300只28日龄Ross308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3组分别为常温组、热应激组、热应激+植物乳杆菌P-8组。结果显示:热应激降低了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血液淋巴细胞数量、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提高了血液白细胞、嗜异性白细胞数量、嗜异性白细胞/淋巴细胞、血清肌酐激酶活性和皮质醇水平,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上皮内淋巴细胞数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提高了黏膜白介素-1和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P<0.05);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P-8提高了热应激肉鸡的生产性能,血液和黏膜免疫能力,降低了炎症反应,并改善了空肠绒毛形态(P<0.05)。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P-8具有缓解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及免疫功能损伤的效果。
关键词: 肉鸡 植物乳杆菌P-8 热应激 生产性能 肠道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抗裂蒴基因SiIND1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OC105167765基因属于KANADI(KAN)基因家族,与芝麻裂蒴性有关.从芝麻裂蒴品种豫芝11号和抗裂蒴品种郑芝InD01中分别克隆得到LOC105167765基因cDNA序列SiIND1,并进行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豫芝11号SiIND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320 bp,编码439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0.0 ku,等电点7.53,编码SHAQKYF类MYB家族的转录因子,具有GARP保守结构域,属于KAN家族.郑芝InD01 SiIND1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246 bp,包括1个最大的开放阅读框900 bp,编码299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2.9 ku,等电点8.37,GARP结构域发生缺失突变,翻译提前终止,可能导致基因功能丧失.将SiIND1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通过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的融合蛋白与预测蛋白大小相符合,进一步证实了抗裂蒴品种和裂蒴品种SiIND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抗裂蒴材料SiIND1基因在翻译过程中发生提前终止.
关键词: 芝麻 抗裂蒴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