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施氮量对春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拜城滴灌春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寻找适宜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施氮量,为科学合理、高效施用氮肥、保护麦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在拜城农业试验站试验田进行,以春小麦(宁春44号)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0 kg/hm~2,CK)、低氮(105 kg/hm~2,N1)、中氮(210 kg/hm~2,N2)和高氮(315 kg/hm~2,N3)4个施氮量水平,分析各处理对春小麦生长(SPAD值、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不同器官氮、磷和钾的吸收和分配)和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积累的影响差异。【结果】(1)春小麦在拔节、抽穗、开花和灌浆期的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315 kg/hm~2较利于春小麦SPDA值的积累。(2)春小麦产量与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施氮量105、210和315 kg/hm~2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7.2%、27.6%和42.1%,其中,施氮量315 kg/hm~2增产约114.08 kg/667 m~2。(3)不同施氮量春小麦籽粒、茎的氮、磷素分配量为籽粒>茎(P<0.05),而钾素的分配表现为茎>籽粒(P<0.05);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春小麦对氮、磷和钾素的吸收,施氮量315 kg/hm~2较有利于氮素的吸收,施氮量210 kg/hm~2较有利于磷、钾吸收。(4)垂直方向上,各处理土壤养分随着土壤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水平方向上,距滴管带0 cm,施氮量315kg/hm~2较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积累;距滴管带15、30 cm,施氮量315 kg/hm~2较有利于土壤速效氮的积累,施氮量210 kg/hm~2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积累。【结论】综上所述,315kg/hm~2可作为新疆适宜小麦生长的施氮量,为小麦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春小麦 施氮量 生长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生长表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生长表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深松进行春季播前整地并通过定点取样测定了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养分、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松紧度,调查分析了玉米关键生育期生长表现(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和鲜穗产量)。【结果】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与传统土壤翻耕整地相比,深松配合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时,玉米株高、穗位高、鲜穗产量和根系鲜重最大,分别为192.8 cm、130.8 cm、18816.35 kg/hm2和275.7 g,较传统耕作追肥处理高3.9%、2.5%、12.8%和35.9%,土壤保水性和土壤疏松度提高20.4%和86.0~178.0 PSI,土壤容重降低10.0%~22.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土壤深松技术在新疆北部地区玉米种植应用方面奠定了基础,对玉米优质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玉米 生长表现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年限小麦土壤养分积累时空变异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以滴灌年限为1、3和5年的滴灌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距滴灌带不同位置的养分运移微时空空间分布。【方法】通过对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结合连续性定位监测及地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滴灌年限土壤养分积累时空变异规律。【结果】在不同滴灌年限各土层土壤养分大部分呈现出中等强度的变异,部分碱解氮及速效磷养分呈现出弱变异性,变异系数在7.68%~45.6%。在垂直方向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除了速效钾外,碱解氮和速效磷都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的规律。在水平方向上,土壤碱解氮及速效钾在不同滴灌年限中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变异规律,且大部分差异性显著,其养分含量大部分随距滴灌带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滴灌冬小麦土壤速效养分在不同滴灌年限中,呈现垂直方向上逐渐降低和水平方向上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速效磷除外)的空间异质性规律,能够为合理施肥和作物的生长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 不同滴灌年限 土壤剖面养分 时空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内果皮发育的组织解剖学观察

经济林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扁桃内果皮发育过程的组织形态结构及其差异,从而为扁桃选育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极薄壳品种‘纸皮’扁桃和极厚壳品种‘长石头’扁桃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间苯三酚浸染法进行解剖。结果表明:‘长石头’扁桃内果皮快速发育期开始于花后10 d,中内果皮界限明显,‘纸皮’扁桃内果皮快速发育期开始于花后25 d。‘纸皮’扁桃内果皮细胞直径与其内维管束周边细胞直径大小有明显差异,而‘长石头’扁桃无此特征;‘纸皮’扁桃内果皮从内至外进行木质化,‘长石头’扁桃内果皮从两侧向中间进行木质化。‘纸皮’扁桃的整个内果皮发育的过程约为75 d,‘长石头’扁桃的整个内果皮发育的过程约为90 d,‘长石头’扁桃开始发育比‘纸皮’扁桃早,‘长石头’扁桃内果皮基本形成比‘纸皮’扁桃晚15 d。扁桃内果皮细胞的发育分为内果皮发育前期、内果皮快速发育期、内果皮基本形成期,但薄、厚壳扁桃间内果皮发育的时间、细胞的结构、内果皮木质化的方式均存在差异。

关键词: 扁桃 内果皮 组织解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炭输入对盐化灰漠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质炭输入对氯化物—硫酸盐盐化灰漠土水分垂直运移的影响。【方法】轻、中、重盐渍化土壤输入不同量生物质炭,以不添加生物质炭为对照,通过滴加去离子水,观测湿润锋和累计入渗量随入渗时间的变化。【结果】各程度盐渍化土壤不同生物质炭输入量处理,湿润锋垂直运移距离和累计入渗量随入渗时间的持续均显著增大(P﹤0.05);生物质炭输入阻碍水分在中、重度氯化物-硫酸盐盐化灰漠土入渗,低生物质炭输入量(≤4%)促进水分在轻度盐渍化土壤垂直运移;轻、中度盐化灰漠土输入大量(≥6%)生物质炭可增加累计入渗量,重度盐化土壤累计入渗量随生物质输入量增加而降低;不同生物质炭输入量处理间垂直湿润锋深度的累积入渗量变化无规律。【结论】生物质炭输入比例、盐渍化程度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土壤水分的入渗效率和累计入渗量均有显著影响:对中度盐渍化土壤入渗速率和入渗量促进作用突出;低量输入对轻度盐渍化土壤水分运移有促进作用;对重度盐渍化土壤累计入渗量和入渗速率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灰漠土盐化土壤 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蚜P450 CYP6CY3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得到棉蚜(Aphis gossypii)P450 CYP6CY3,将其开放阅读框(ORF)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纯化融合蛋白,多次免疫小鼠获得CYP6CY3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分析CYP6CY3在棉蚜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及其在抗性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及3′-RACE技术克隆获得CYP6CY3的ORF,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系统进化分析。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YP6CY3,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DE3)进行原核表达,利用切胶回收法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继而用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免疫昆明白小鼠制备鼠抗棉蚜CYP6CY3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鼠抗CYP6CY3蛋白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并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该抗体特异性。【结果】棉蚜CYP6CY3 ORF长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48.8 k D,理论等电点为8.99,不含有信号肽序列,属亲水性蛋白;氨基酸序列包括W×××R、AG××T、E××R、P××F×PE/DRT和F××G×××C×G 5个P450家族的特征基序。通过NCBI Blastx进行同源序列的比对分析,棉蚜CYP6CY3氨基酸序列与豌豆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XP_001948581.1)氨基酸一致性最高,达到81%,与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XP_015379193.1)一致性为79%,与桃蚜(myzus persicae)(AHB52749.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6%,4种蚜虫的氨基酸序列都含有位于螺旋K中参与稳定核心结构的E××R完全保守序列及P450基因标志性的F××G×××C×G(358—367)血红素结合位点的共有序列。使用MEGA5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棉蚜、豌豆长管蚜、麦双尾蚜及桃蚜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原核表达得到的CYP6CY3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66 k D,基于纯化的CYP6CY3重组蛋白多次免疫昆明白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获得的鼠抗CYP6CY3抗体效价达到1﹕409 600。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该抗体既能与异源表达的CYP6CY3蛋白特异性结合,也能与棉蚜组织中存在的天然CYP6CY3蛋白特异性结合,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特异性。【结论】利用3′-RACE技术克隆获得CYP6CY3的开放阅读框,并用异源表达的蛋白免疫昆明白小鼠制备了高滴度、特异性强的鼠抗棉蚜CYP6CY3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进一步研究CYP6CY3功能及其在棉蚜抗药性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棉蚜 CYP6CY3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新春43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春43号(原品系代号0731)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天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采用高代材料90-33为母本、新春6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新审麦2015年01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春性,生育期105 d左右,株高9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南部复播谷子田杂草防除药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复播谷子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10 g a.i./hm~2处理和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1 181.25 g a.i./hm~2处理,对复播谷子田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均在86%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6%以上;48%麦草畏水剂360 mL a.i./hm~2处理,对复播谷子田双子叶杂草的防效为85.61%,鲜重防效为99.88%。【结论】选用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和48%麦草畏水剂,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进行田间喷雾,可有效防除南疆区域复播谷子田杂草。

关键词: 复播谷子 除草剂筛选 防除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风干燥过程中小白杏色泽的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小白杏因干燥引起的褐变,保证产品干燥后色泽良好,同时为小白杏干燥设备选型及工艺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选择热风干燥的方式,以新疆小白杏为原料,以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总色差(△E)和褐变指数(BI)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热风干燥温度(40,50,60℃)和风速(2,3,4m/s)对新疆小白杏色泽的影响,并在该基础上建立新疆小白杏热风干燥色泽变化动力学模型,有效预测、调节杏褐变程度。结果表明:小白杏在不同风速、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颜色变化,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干燥时间和干燥后杏干色泽均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干燥风速对干燥后杏干色泽影响不显著。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和不同风速条件下干燥小白杏的L值和b值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a值、△E值和BI值均逐渐升高。小白杏热风干燥过程中颜色参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值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其中k值受热风温度的影响较大,受风速的影响较小。根据拟合决定系数R2的比较结果,通过动力学方程模拟,得出0阶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和预测不同风速和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小白杏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而在不同风速和干燥温度条件下小白杏褐变动力学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的是1阶模型。该研究为小白杏干燥工艺及杏干产品感官品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白杏 热风干燥 色泽变化 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模式下矮秆基因对小麦部分农艺性状的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滴灌模式下矮秆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对不同麦区的271份小麦品种(系)所含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检测,并对其在滴灌栽培模式下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271份小麦品种(系)中有177份含矮秆基因Rht-D1b,占65.31%;110份含Rht-B1b,占40.59%;58份含有Rht8,占21.40%;27份材料不含有所检测的3个矮秆基因。34.68%的品种(系)含有2个或3个矮秆基因。根据所含矮秆基因的类型可将271份材料分为8类。3个矮秆基因都能显著降低滴灌栽培模式下小麦的株高,其中Rht-B1b还显著降低了穗长、小穗数和单株产量,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Rht8对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均产生了负效应,但影响不显著;Rht-D1b对株高的影响最大,并对穗长、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具有正效应,在育种中应加强利用。

关键词: 小麦 滴灌模式 矮秆基因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