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新三医联动运行机制研究

卫生经济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新三医联动运行机制以医保为中心,发挥医保、医疗、医药各自的作用,并在外部相关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挥出联动作用。

关键词: 新三医联动 运行机制 联动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核桃脱皮力学特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大,青核桃加工规模大,人工脱皮效率低。机械化脱皮是提高核桃外观品质、实现核桃商品化的重要途径,而青核桃脱皮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青核桃脱皮设备性能。测定了扎343青核桃的球度及青皮厚度。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对扎343青核桃进行准静态压缩实验。探索出青核桃挤压方向、挤压速率、尺寸大小,预处理等因素对青皮破裂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破裂具有方向性;挤压青核桃时核桃青皮可看作各向同性材料;青核桃在挤压过程中压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不同挤压速率下,青皮破裂时的位移量随着挤压速率的增加而减少;青皮破裂时的位移量随着青核桃尺寸的增加而增大;增加对核桃青皮划口预处理,可以减小青皮破裂时的压力,这为核桃脱皮机械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青核桃 青皮厚度 压力 裂纹 青皮破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国鸢尾种苗繁殖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引进筛选出的4个德国鸢尾新品种笛声、青年蓝、梦醒、再享天福进行常规及组培繁殖技术研究,研究德国鸢尾常规及组培育苗的有效途径,为德国鸢尾种苗繁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方法】研究4个德国鸢尾品种在不同季节(春季、秋季)分株繁殖的成活率、萌芽率及对开花的影响;研究各品种在组培快繁中外植体的诱导、继代及生根培养基最佳激素水平及集成各环节技术建立各品种的快繁体系。【结果】德国鸢尾的常规繁殖,最佳分株繁殖时间是根系活动结束后或开始之前,即秋季休眠后或春季萌芽前,分株最好带2~3个芽进行移栽,单株移栽对植株开花影响较大,开花率较低,分株带5个芽的要优于带3个芽的开花率。德国鸢尾的组培繁殖,以其花器官中的花茎节作为外植体,用MS+BA 3.0~4.0 mg/L+NAA 1.0mg/L培养基进行诱导,可直接得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5 mg/L,带芽量为4~5个时,其增殖率为300%多;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带芽量为4~5个时,接种15 d,其生根率为100%;移栽基质以进口的粗草炭土为最佳,移栽成活率可达到100%。【结论】德国鸢尾的常规繁殖,最佳分株繁殖时间秋季休眠后或春季萌芽前,分株带2~3个芽进行移栽,单株移栽对植株开花影响较大,开花率较低。德国鸢尾的组培繁殖,用花茎节接种在MS+BA 3.0~4.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可直接得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移栽基质以草炭土为最佳,移栽成活率可达到100%。

关键词: 德国鸢尾 种苗繁殖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采棉配置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差异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机采棉配置模式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差异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四种机采棉配置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结果】同配置对棉花叶面积指数有较大影响,盛铃期一膜六行叶面积指数最高,其次为为一膜三行与一膜四行,一膜五行最低;叶倾角大小依次为一膜三行>一膜六行>一膜五行>一膜四行,一膜四行与其他三个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透光系数盛花期一膜四行、一膜六行表现较大差异,一膜六行透光系数最大。盛铃期,一膜三行、一膜六行与一膜四行、一膜五行存在显著差异,一膜五行透光系数最大,一膜六行最小;一膜六行具有较高的群体优势,籽棉产量及皮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结论】一膜六行能够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冠层结构,具有较优的冠层结构,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

关键词: 机采棉 配置 冠层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设施草莓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农林科学院草莓工程中心自育的7个‘京香’系列草莓新品种和新疆温室草莓主栽品种"红颜"为试材,在吉木萨尔县新地乡现代农业示范区温室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草莓品种的物候期、植株生长特性、抗病性、果实外观、内在品质及产量等。结果表明:"2014"极早熟,早于"红颜"25d,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可作为早熟品种搭配种植;"红袖添香""京藏香"成熟期居中,生长势强、果个大、品质优,适合鲜食栽培,在北疆地区温室具有良好推广价值;"燕香""京承香"果实硬度高,耐储运,适合加工;"京桃香"风味独特,可用作鲜食采摘栽培。

关键词: 草莓 物候期 生物学性状 果实性状 产量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赛买提杏加湿差压预冷试验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果蔬预冷处理是冷链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果蔬迅速去除田间热,并可为第二阶段冷藏做准备。为了延长赛买提杏的货架保鲜期,在差压预冷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新疆赛买提杏的加湿差压预冷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赛买提杏差压预冷过程中预冷时间、果实失水率、预冷均匀度的变化规律,得出新疆赛买提杏差压预冷设备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电机转速1 350 r·min~(-1)(风机风量在130 m~3·h~(-1)),空气加湿器水汽量500 g·h~(-1),送风温度4℃时,预冷所需时间最短,为3.8 h;果实失水率最低,约为0.5%;预冷均匀度约为96%。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新疆赛买提杏冷藏贮存设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赛买提杏 果蔬保鲜 加湿差压预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红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多重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红花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特征,确定构成红花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红花种质评价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红花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红花生长发育特点,运用统筹分析,明确红花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红花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5.09%~55.84%,红花单株果球数(0.722 1)、顶球直径(0.342 9)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与显著正相关关系;红花植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绝对值以单株果球数(0.713 7)最高,单株果球数对红花产量形成的直接效应最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所选的4个因子对红花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0.766 8。【结论】植株高大、生育期较长、单株果球数多、顶球直径较大的红花品种具有高产的优势。

关键词: 红花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SNC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TM-1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棉花中分离出SNC2基因,以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在棉花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不同棉花品种经大丽轮枝菌侵染后,SNC2基因在不同时段、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研究分析发现该基因CDS序列长度为1 308 bp,编码435个氨基酸,蛋白的等电点(p I)为6.98,理论分子量为46.93 k D,命名为SNC2,Gen Bank登录号为AOO35322.1,SNC2基因编码多肽链中包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且亚细胞定位于质膜,编码受体类蛋白。组织表达分析显示SNC2基因在根、侧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茎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苞片组织中基本不表达。该基因在接菌后的感病品种军棉1号的根和耐病品种中棉49号的茎中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在两个棉花品种的其他组织中呈现出"升-降-升"的趋势,且在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暗示SNC2基因可能在不同抗性品种抵御生物胁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NC2基因的功能及应用该基因提供帮助。

关键词: 棉花 SNC2 基因克隆 大丽轮枝菌侵染 实时荧光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春小麦花后茎秆抗倒性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6、11、17、26号等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花后不同时期抗倒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花后第2节间机械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花后10~15 d茎秆强度最大,成熟期显著下降。新春6、11号花后5~30 d的抗倒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花后10 d抗倒性最强,25 d抗倒性最弱,成熟期茎秆抗倒性有所恢复。新春17、26号抗倒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过程,花后10~15 d抗倒性最强,成熟期最弱。重心高、第2节间壁厚及干质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峰值出现的时期不完全相同。不同基因型品种花后抗倒性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重心高、第2节间壁厚的变化是滴灌春小麦花后抗倒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滴灌春小麦 抗倒性 倒伏指数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莎车县有机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荒地镇甜瓜的生产按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环境、质量要求和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具有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的特点。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甜瓜栽培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推广工作实践,介绍了莎车县荒地有机甜瓜的主要栽培品种和生育特性,甜瓜的优质高产技术途径与关键栽培技术,以及甜瓜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等内容,为科学应用莎车县荒地有机甜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甜瓜 优质 高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