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苗期耐盐性的综合鉴定及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盐碱地区耐盐优质水稻品种,以期解决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突出问题.根据新疆的盐碱化土壤特征,采用0.9%NaCl水培法,调查了42份水稻品种(系)苗期的株高、根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根干重和苗高的变异系数在盐胁迫条件下明显高于正常条件,说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水稻苗期根干重和苗高变异增大;根据盐胁迫下水稻苗期耐盐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很多耐盐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即各耐盐性状系数信息有着不同程度的重叠;主成分分析表明,42个水稻品种的耐盐性状分成3个主成分,其总变异累积贡献率为75.34%;根据隶属函数的分析,权重确定及其综合评价,可知供试材料中耐盐性较强的有5份,较弱的材料5份.本研究为新疆水稻耐盐种质的挖掘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基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广东蚕业 》 2020
摘要: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近些年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广大棉花种植农户也都在积极学习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棉花产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文章就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棉花种植农户提高产量和收益起到积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类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
《中国甜菜糖业 》 2020
摘要:在本文中,简要回顾了聚类分析及其在农业和相关科学领域的一些应用,其中包括层次凝聚聚类法,模糊聚类,分裂层次聚类法和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以及这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数据挖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聚类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通过灵活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可以发展出更有效率的方法来解决各种复杂的农业问题.
关键词: 层次凝聚聚类 模糊聚类 分裂层次聚类 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DNKAS对加工番茄分枝列当的防治应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枝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是一种根寄生植物,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为减轻其危害,首先通过皿内芽管生长试验,明确了枯草芽孢杆菌DNKAS对分枝列当芽管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通过田间小区随水滴灌方式,设置清水对照(CK)、3 kg· hm-2 DNKAS菌剂(D3)、4.5 kg·hm-2 DNKAS菌剂(D4.5)、6 kg·hm-2 DNKAS菌剂(D6)、9 kg·hm-2 DNKAS菌剂(D9)、12 kg·hm-2 DNKAS菌剂(D12)、7.5 kg·hm-2黄腐酸钾(FA-K)、4.5 kg·hm-2 DNKAS菌剂+7.5 kg·hm-2黄腐酸钾(D4.5+FA-K)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分枝列当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随后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菌剂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及代谢多样性变化,明确菌剂对作物及环境的影响.结果 表明,纯菌剂施用条件下,D1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52.33%,列当寄生数量最低为493个,寄生度为1.30,番茄产量为133 455 kg·hm-2,增产56.48%.黄腐酸钾与菌剂混合施用效果明显优异于其单独施用,防治效果提高了14%,寄生度和寄生数降低约10%,番茄产量提高14%.不同处理的微生物代谢活性表现为:D4.5+FA-K>FA-K>D12> D9,不同处理间的碳源利用率差异不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表明生防菌DNKAS可增加土壤群落丰富度,生防菌KNKAS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可提高防效,适用于分枝列当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奶牛 》 2020
摘要:为了解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特性,为奶牛乳房炎治疗选用敏感性药物提供依据.采集该地区奶牛场71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71份奶样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分离率最高,为16.9%,大肠杆菌11株,占15.5%,克雷伯氏菌8株,占11.3%,粪肠球菌5株,占7.0%.药敏试验显示,4种主要病原菌主要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磺胺异唑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在75.0%~100.0%,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较敏感,敏感率在60.0%~100.0%;多重耐药菌株共16株,占22.5%,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存在同时对9种和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多重耐药较严重.说明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磺胺异唑、庆大霉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敏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ioSuee膜对"赛买提"杏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针对鲜杏果实在电商物流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软、皱皮、酒化等品质下降现象,探究BioSuee膜对新疆“赛买提”杏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配方的BioSuee膜和普通PE保鲜膜进行包装处理,模拟电商物流过程,在室温((20±1)oC)条件下进行贮藏.每隔2d取1次样,测定鲜杏果实的色差、腐烂率、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相对电导率、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 TA)含量、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BioSuee膜对鲜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采用BioS-3膜包装的鲜杏果实贮藏效果较好,贮藏10d时,色差a*值、腐烂率、硬度、质量损失率、SSC、相对电导率、TA、Vc、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分别为2.23±0.38,10.44±2.05,(12.77±0.79)kg/cm2,(0.46±0.03)%,(11.60±0.56)%,(47.15±2.83)%,(1.81±0.18)%,(0.80±0.04)mg/kg,(19.56±0.54)mg/(kg·h),(12.65±3.10)μL/(kg·h).结论 采用BioS-3膜包装鲜杏果实贮藏效果最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鲜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延长鲜杏果实的贮藏保鲜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耐热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耐热性好的小麦种质材料,通过开花期至成熟期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了新疆近30年来审定的春小麦品种的相对耐热性,并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自然生长相比,高温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的千粒重、籽粒宽度的变化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籽粒长度变化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耐热性存在很大差异.综合三年千粒重热感指数(HSI)分析,耐热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17个,连续三年HSI<1的品种有11个,其中新春37号、新春2号、新春38号在高温胁迫条下千粒重变化较小,产量较稳定,为强耐热品种;对高温敏感品种有26个,连续三年HSI≥1的品种有13个,其中新春13号、新春18号、新春33号耐热性相对较弱.高温胁迫影响小麦籽粒的品质,其中13.95%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降低,6.98%的品种湿面筋含量降低,其他品种高温胁迫后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较自然生长有所提高.
关键词: 新疆 春小麦 耐热性 千粒重 粒长 粒宽 蛋白质含量 湿面筋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分级破壳取仁及壳仁分离关键技术与装置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学报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是世界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大国,高营养和经济附加值的核桃精深加工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因而核桃具有广阔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核桃分级、破壳取仁和壳仁分离是初加工流程中最为关键的3个环节,而且是核桃精深加工必备的前道工序.然而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及功能简单的核桃初加工装置无法满足食品工业对核桃高品质及批量化要求,严重制约核桃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大核桃初加工关键技术及装置的研发力度势在必行.对于核桃分级,以尺寸特征为基础,锥辊式、栅条式、筛网式、视觉成像式是分级装置的4种原理.基于分级原理,分类总结分级装置现状及其应用特点;不同类型装置的多因素性能试验可得到各自优化参数组合.对于重点环节破壳取仁,核桃相应物理特性是破壳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如球度、壳厚、含水率等直接影响核桃壳、仁的机械性能,分类总结表征不同物理特性的参数值范围.基于物理特性,挤压式、碰撞式、气爆式是核桃破壳的3种主要原理,分类总结核心破壳机构特征及其应用,并重点介绍了3种创新型破壳装置与工作原理.多因素性能试验可优化各类型装置主要影响因素的参数组合.对于壳仁分离,风选式是目前相关装置的主要应用原理,核桃混合壳仁形态特征及物理参数是设置风速和风向的主要依据;在风选式壳仁分离机理的基础上,分类总结多种壳仁分离装置及各自多因素性能试验下的优化参数组合.该研究通过对核桃初加工3个关键环节各自对应的核桃物理特性、工作机理、装置及其性能优化试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和综述,期望加深对核桃初加工过程的理解,为提升核桃加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物料特性 裂纹扩展 柔性破壳 破壳取仁 壳仁分离 装置 核桃 分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