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吉林省是国家粮食大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突出。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调查问卷和访谈,以吉林省2016年统计数据为主,测算出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得出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结构,2016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4 020万t,以玉米秸秆为主,占全部秸秆资源的84.6%,秸秆资源集中分布在吉林省的中部地区和偏西地区。秸秆利用以家庭燃用和废弃焚烧为主,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次之,食用菌基料化和工业原料化利用很小。秸秆综合利用存在收储运体系不健全、利用层次低、成本高、技术滞后、利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应多元化综合发展、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制定针对性补贴政策和建立示范试点等对策。

关键词: 秸秆资源 综合利用 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大山羊草Pm13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含有高大山羊草 Pm13染色体片段的小麦种质R1B对白粉病菌表现高抗。为明确 Pm13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特点及高大山羊草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利用R1B与高感小麦品种济麦22杂交获得的F_(2∶5)RIL群体进行自然诱发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后,RIL群体的抗、感病株系符合1∶1分离比(χ~2=3.261,χ■=3.841),说明白粉病抗性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经分子标记分析,RIL群体白粉病抗性由 Pm13控制,且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规律。RIL群体中抗白粉病组和感白粉病组间,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每穗可育小穗数、每穗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周长、长宽比等12个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高大山羊草染色体片段对这些性状没有明显不利影响。鉴于 Pm13抗性遗传稳定,应加大其利用力度,培育更多含有该基因的抗白粉病品种,发挥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麦 高大山羊草 Pm13染色体片段 白粉病 农艺和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E~e染色体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含有抗条锈病、抗赤霉病和耐盐碱等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之一。为明确1E~e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1E~e(1A)代换系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多年多点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取代1A染色体,不仅降低了旗叶长度和旗叶宽度等农艺性状,而且降低了粒长、粒宽、穗粒数、小穗数和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但显著增加了穗长。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染色体可以显著增加面团最大峰值高度和8分钟带宽,但对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峰值高度时间等5个指标上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本研究开发了17个1E~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总之,1E~e染色体可提高小麦品质,但对产量相关性状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对于进一步打破连锁累赘,创制小麦-长穗偃麦草Glu-Ee1短片段易位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麦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1E~e染色体 农艺和品质性状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西部稻区分期收获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品种吉粳809和吉粳88为材料,开展分期收获试验,测定稻米品质相关指标,研究分期收获对各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对各品种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影响.吉粳809在9月20日收获,其整精米率可以达到70%以上,垩白粒率较低.吉粳88在9月20日收获整精米率最高,为73.4%,晚收获5~10 d,垩白粒率增加,垩白度变化较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分期收获 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 垩白度 胶稠度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下褐土真菌群落变化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华北平原地区小麦-玉米周年复种模式下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农田土壤肥力对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响应差异的生物学机制,为优化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和提高农田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复种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工具,分析3种耕作方式(免耕、深耕与旋耕)与两种秸秆还田方式(麦秸单季还田与小麦-玉米秸秆双季还田)定位试验条件下,小麦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探究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环境驱动因子。【结果】与免耕双季还田相比,深耕秸秆双季还田与深耕单季还田0—10 cm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35.04%和44.30%;免耕秸秆单季还田10—20 cm耕层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农田土壤0—10 cm土层真菌主要包含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为68.98%、16.96%和1.62%;10—20 cm土层真菌主要包含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为68.44%、15.52%、1.51%和1.23%。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与秸秆单季还田相比,秸秆双季还田0—10 cm和10—20 cm土层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50.07%和29.08%。进一步分析土壤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0—10 cm土层土壤真菌群落多元回归树第一次分割以土壤有机碳为节点,其阈值为11.17 g·kg~(-1),旋耕双季还田和免耕双季还田与其他处理分离;10—20 cm土层土壤真菌群落多元回归树第一次分割以碱解氮为节点,其阈值为6.52 mg·kg~(-1),免耕单季还田与其他处理分离。从营养类型看,各处理0—10 cm(26.84%)和10—20 cm(23.91%)土层土壤真菌均以病理营养型为主;与免耕相比,深耕和旋耕处理0—10 cm土层病理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25.16%和16.45%,且以深耕单季还田最低。病理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改变了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的改变是影响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深耕能够降低秸秆还田后土壤病理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利于保持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健康。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多元回归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树形对李树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待审定品种"公主红"李为试材,对比纺锤形、Y-字形、自然开心形3种树形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等参数,以期为确定李树最佳树形、改善果实品质及提高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树形结构因修剪方式不同,枝类组成差异显著。不同枝类间枝条数量表现为簇状枝>短枝>中枝>长枝>超长枝;自然开心形的一年生枝平均茎长显著大于纺锤形和Y-字形,平均茎粗自然开心形与纺锤形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Y-字形;3种树形结构的冠层特性各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自然开心形具有相对较大的叶面积指数、透光比和冠下总辐射;3种树形光合特性比较,自然开心形与Y-字形净光合速率明显优于纺锤形,且3种树形结果枝净光合速率均大于营养枝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均表现出相同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中,φPSⅡ、Fv/Fm、qP、qN、ETR等参数均表现出自然开心形优于Y-字形和纺锤形。自然开心形的树体结构更为合理,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更高的光电子传递效率和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积累,其次为Y-字形,最后为纺锤形。

关键词: 树形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大豆吉育611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科技 2019

摘要:吉育611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47A,恢复系为JLR113.吉育611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预备试验平均产量3108.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8.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765.9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0.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716.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5.0%.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3号株系和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吉育611籽粒脂肪含量21.47%,蛋白质含量38.67%,蛋脂合计60.14%.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早熟区种植.

关键词: 大豆杂交种 吉育6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源对草原红牛育肥的影响研究

吉林畜牧兽医 2019

摘要:蛋白质在动物的营养代谢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在112 d的试验中,进行了以豆饼、苜蓿、玉米面粉等为过瘤胃蛋白的试验。试验显示,烧酒糟、豆饼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蛋白源对牛增重显著,并且吸收效率较高。结果显示,结合尿素使用会提高过瘤胃蛋白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蛋白质 尿素 蛋白质补充料 降解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农业工程技术 2019

摘要:为了确定不同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表现,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100份吉林省拟引种玉米品种进行丝黑穗病抗性评价与监测.结果表明:表现高抗23份,表现抗病21份,表现中抗37份,表现感病19份.筛选出抗性较好品种81份,占总数的81.0%.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丝黑穗病 抗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肉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9

摘要:为研究膨化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肉羊育肥的效果,选取杂交绵羊(南非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每只为一个重复。对照组以干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组以膨化玉米秸秆发酵饲料为粗饲料来源,两组精料相同,每天每只1 000 g。日粮均以先精后粗的方式饲喂。试验共计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20%(P<0.05),净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16%(P>0.05);(2)试验组羊血液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液指标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试验组瘤胃食靡中的滤纸酶活性和果胶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木聚糖酶活性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膨化 玉米秸秆 肉羊 生产性能 血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