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1-甲基环丙烯处理和不同包装方式对中华寿桃冷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华寿桃为试材,研究了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包装对采后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nL/L 1-MCP和35μm聚氯乙烯(PVC)包装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并降低果实腐烂指数,1-MCP处理结合PVC包装效果最好。包装袋内O2和CO2含量变化表明1-MCP处理抑制了果实呼吸强度。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1-MCP) 包装 冷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氮处理对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黄瓜产量、品质以及植株生长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条件下,减量灌水处理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菜农习惯灌水处理,其中处理W2N1 200比W1N1 200提高了2.89%,处理W2N900比W1N900提高了6.14%。减量灌水条件下,减施氮50%处理(W2N600)与习惯施氮处理(W2N1 200)相比,黄瓜产量以及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5.43%、7.22%、12.90%,而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3.54%。通过试验得出,目前河北省温室蔬菜生产节水、节肥潜力很大,通过实时监控水分含量,采取比当地农民习惯用量减水30%、减氮25%~50%的措施,不仅能维持黄瓜较好的生长特性,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且能保证黄瓜的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温室黄瓜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诱导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检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玉米同核异质体不育细胞质CB37及其正常保持系NB37的离体根冠细胞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用质量浓度50μg/mL、100μg/mL和150μg/mL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诱导,1组用pH6.5PBS诱导作为对照,诱导时间分别为1h、4h和7h。然后采用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复染和Hoechst33258染色3种方法检测玉米根冠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表明:HMC毒素诱导玉米根冠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与染色体边集形态特征。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只能检测出活细胞和死细胞,且在3种毒素浓度、3种处理时间下,CB37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均高于NB37;采用AO与EB复染方法,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CB37细胞凋亡率达到最高值70.2%,而NB37仅为36.7%;经Hoechst33258染色后,CB37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达到最大凋亡率为74.5%,而NB37为30.7%。专效性HMC毒素对C细胞质敏感,在毒素伤害细胞致死过程中,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在诱导细胞凋亡程序中,C细胞质的细胞凋亡率也远高于N细胞质,且其凋亡率随诱导质量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O、EB复染与Hoechst33258染色两者相比,细胞凋亡率接近,准确度均高,图像清晰,且费用相当,但前者可以区分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而后者不能区分。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细胞凋亡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没有降低,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后移可使耕层无机氮供应较好地与作物吸收同步,降低收获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减少氮素的田间表观损失。基于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特征进行氮肥减量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氮素施用方式。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夏玉米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苹果新品种‘石富短枝’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富短枝’苹果新品种是‘长富2’营养系变异,短枝性状明显,节间长度1.6cm;果实大,单果平均质量305g,果面着红色条纹;肉质松脆,汁液较多,酸甜适口;丰产,稳产,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10月底成熟。

关键词: 苹果 短枝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病毒病的种类和病毒鉴定技术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世界上已报道的玉米病毒病有40余种,我国发生并已报道的有5种,分别为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红叶病和玉米鼠耳病。概述了我国发生的5种玉米病毒病的发生概况、分布、危害以及病毒鉴定技术。

关键词: 玉米病毒病 病毒种类 鉴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上游近端调控区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得到了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基因的5'上游近端调控区(URR)序列。比较发现,与人、马以及羊的MHC-DRB基因的5'URR类似,牛MHC-DRB基因5'URR区同样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高度保守的W、X、Y、CCAAT及类TATA调控元件,调控元件的组织结构也相同。

关键词: BOLA-DRB 5'URR MHC-DRB 调控元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凝集素基因克隆及其对桃蚜的抗性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半夏凝集素(Pinellia ternataagglutinin,PTA)基因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抗性。从半夏幼叶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分离克隆出PTA1基因cDNA片段,该基因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DQ092435。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为810bp,编码26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具有单子叶植物甘露糖凝集素基因家族的特征,含有3个由4个氨基酸(QDNY)组成的甘露糖专一结合位点,与报道的天南星科凝集素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72.7%~92.9%。构建了35S启动子控制下的PTA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TA1,该载体含有抗卡那霉素的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抗卡那霉素的植株。PCR和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PTA1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得到了有效表达。抗蚜虫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有效地抑制了蚜虫的群体增长率,平均抑制率达77.02%,表明该基因对同翅目害虫的抗虫基因工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半夏凝集素 基因克隆 转基因烟草 抗性 桃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机盐添加剂对窖贮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第2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采用窖贮的方式,用青贮卫士(Siloguard)添加剂进行处理,设4个质量分数0、0.05%、0.1%和0.2%,探讨紫花苜蓿窖贮的可行性及添加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大规模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Siloguard添加剂对改善青贮料的感官、降低pH值、提高乳酸含量均有作用,但由于所加入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不同,窖贮后效果不一,以添加0.1%Siloguard效果最佳;加入添加剂后,青贮料的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提高,显著改善了紫花苜蓿青贮料的品质。综合分析认为,青贮窖越深,青贮料发酵品质越好;窖贮添加Siloguard能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推荐生产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1%。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卫士 青贮窖 青贮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大果型甜椒新品种‘冀研13号’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研13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ZH4-7-2为母本,以优良自交系DL-1-1-4H为父本配制成的大果型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中熟,果实灯笼形,深绿色,果大肉厚,果长11~12cm,宽9~10cm,果肉厚0.65~0.75cm,单果质量220~350g,商品性好,抗CMV,耐TMV和疫病,适宜保护地栽培,一般产量60000kg·hm-2。

关键词: 甜椒 雄性不育两用系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