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猪家猪杂交组合与家猪组合的繁殖性能对比
《湖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鄂西黑猪(♀)×野猪(♂)、长白(♀)×长白(♂)、大约克(♀)×大约克(♂)、长白(♀)×大约克(♂)4种不同组合的31头母猪同一胎次的繁殖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仔数上,野黑杂交组合分别比长长、大大、长大组合高(P<0.01);在泌乳力、弱仔率上,野黑组合分别比其他组合低(P<0.05);在育成率上,野黑杂交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野黑杂交组合在仔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合,且差异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地区梨轮纹病发生重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梨轮纹病在果实采收前后均可发病。菌源、气候、管理、品种等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因子。清除病源,合理喷药,注重采果质量等综合措施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展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设计简并引物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长度分别为260、331、337bp的3个禾谷缢管蚜的羧酸酯酶cDNA片段,命名为Rp.est1、Rp.est2、Rp.est3;3个片段推导氨基酸残基分别为87、110、112个;同源性分析表明,Rp.est1、Rp.est2、Rp.est3之间的相似性在40%左右,表明其分别代表不同基因;Rp.est1、Rp.est2、Rp.est3与其他昆虫羧酸酯酶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AY622997、AY869713、AY8697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萌动期热激处理对不同品种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个抗虫棉品种‘DP99B’(简称DP),2个彩色棉品种‘绿絮1号’(简称LV)和‘棕絮1号’(简称ZH),在早期(萌动期)热激处理后播种于大田,研究DP、LV、ZH品种萌动期、高温期下午、高温期早晨处理与对照棉株相比,热激蛋白(HSP)种类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期热激处理有助于高温期棉株体内产生更丰富的热激蛋白,从而提高了棉株的耐热程度;棉花最终蕾铃脱落率与对照相比,DP、LV、ZH分别降低了3.89%、0.91%和1.96%;实收籽棉产量、品种之间差异较大,DP、LV籽棉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5.8、8.4 kg/667 m2,而ZH则比对照降低了13.6 kg/667 m2。研究了棉株在自然高温期HSP合成表达的差异,以及早期热激预处理对棉花品种在高温期时蕾铃脱落率和产量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产竹节参多糖成分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鄂产竹节参多糖类成分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取♂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随机分为低、中、高3组,经灌胃给予小鼠竹节参多糖提取物300,600,1200mg.kg-1.d-1,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纯化水),连续灌胃30d。分别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血乳酸的含量。结果: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实验小鼠体重变化均无影响,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含量;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并提高肝糖原的储备值。结论:鄂产竹节参多糖类成分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蔓生性豇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农艺性状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湖北省的154份蔓生性豇豆种质资源的熟期、嫩荚色、荚形、种子皮色、荚壁纤维、株高、荚长、荚宽、荚厚、单荚重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比较鉴定和评价了长豇豆种质资源的情况;筛选出了一些对豇豆遗传育种有益的种质资源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犊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检测与分离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5年6月,湖北某地耕牛暴发疫病,26头发病牛死亡14头,死亡牛以犊牛为主。经取病料分离、培养、纯化,接种小白鼠,挑纯培养菌落和取试验动物脏器检验,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用BioMerieuxATB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使用ID32E肠杆菌鉴定条I、D32GN革兰氏阴性菌鉴定条,鉴定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因子试验鉴定为O9型、O101型大肠杆菌。取ATBVET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6种抗生素11种敏感。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等综合诊断,此次疫情确定为牛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耘五十载 铸就辉煌史——贺《湖北农业科学》创刊五十周年
《湖北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五十春秋默无闻,几代编辑勤耕耘,荆楚大地绘宏图,硕果累累满园春。在《湖北农业科学》喜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际,恰好又迎来了创刊五十周年大喜的日子,在这双喜临门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主管和主办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编辑委员会向该刊编辑部致以热烈的祝贺!《湖北农业科学》于1955年6月创刊,创刊号刊名为《华中农业科学》,后来几度休刊、复刊,1973年,经当时的国务院科教组和农林部批准复刊后正式更为现刊名。一直以来,该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先后有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长江大学等单位参与合办,近年来更有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联农种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襄樊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荆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参与协办。在《湖北农业科学》历届编辑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主办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编辑们坚持为科研和"三农"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遵守国家颁布的期刊管理条例,面向农业生产、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广大读者为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以推广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任务,力图及时反映湖北省乃至全国农业科研和生产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