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氮肥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新型尿素在膜下滴灌玉米上的肥效差异,筛选最佳的新型尿素类型。【方法】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常规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含锌尿素、控失尿素和常规尿素加锌。各处理施用等量氮磷钾,控失尿素全部基施,其他处理尿素30%作基肥,70%后期随水滴施,磷钾肥全部基施。在成熟期测定其生物量、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结果】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6.32%~9.62%,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5.62%~13.43%,差异显著。其中控失尿素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普通尿素增加13.43%;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氮肥利用提高3.26%~8.28%,控失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新型肥料均有利于提高0~40 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其中控失尿素处理后效果最好。【结论】施用控失尿素,棉花产量提高9.62%,地上干物质量提高13.43%,氮肥利用率提高8.28%,应用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红花地方种种子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新疆红花地方种高油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对来自新疆的51份红花材料的种子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红花地方种的种子含油率与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顶果球着粒数>节间长度>皮壳率>千粒重>生育期>一级有效分枝数>二级有效分枝数>分枝总数>节间数,表明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是影响新疆红花地方种种子含油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疆红花地方种培育高油品种时,应优先考虑单株果球数,株高和三级有效分枝数等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培育高油红花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栽冬小麦品质特性与普通馕感官评价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普通馕品质和小麦品质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普通馕品质影响较大的品质指标,为馕专用小麦选育和馕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测试其籽粒性状、面粉特性、粉质仪参数、拉伸仪参数和揉混仪参数,对11个品种的小麦粉进行普通馕制作和感官评价.[结果]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均值,除稳定时间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中强筋品质类型;南北疆主栽小麦品质的差异主要是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和弱化度等指标差异较大造成的.新冬18号、新冬22号、新冬53号、新冬60号4个品种适合用作优质普通馕的制作.面筋指数、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最大拉伸比例,峰值时间、峰后斜率12项品质指标与普通馕品质的关系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面筋指数、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是判断普通馕品质的重要品质特性,这些指标既是普通馕的综合质量预测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普通馕专用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氮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为膜下滴灌棉花的氮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陆早52号为材料,设N0(不施氮)、N150(150 kg/hm~2)、N250(250 kg/hm~2)、N350(350 kg/hm~2)、N450(450 kg/hm~2)共5个处理,研究膜下滴灌棉花的氮肥运行规律及最佳氮肥施用量。【结果】不同氮肥处理地上部生物累积量进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Y=a/(1+b×exp(-k×t)),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在71~77 d,进入快速积累期在56~60 d。2试验年各处理LAI表现为N450>N350>N250>N150>N0,最大可达4.51~4.81。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变化表现为随土层深入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最高,现蕾阶和铃期消耗土壤硝态氮较多。产量、肥利用率、氮肥贡献率2试验年N350最大,分别在为7 477.5和7 731.7 kg/hm~2,40.32%、43.24%,56.09%、57.02%。【结论】N350(35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量在327.70~340.67 kg/hm~2的阈值范围内,有利于棉花形成高产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红花酸糖基转移酶UGTCs4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中草药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藏红花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克隆藏红花酸糖基转移酶(crocetin glycosyltransferase)UGTCs4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和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克隆UGTCs4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reversetranscriptionandpolymeraseChainreaction)方法检测不同诱导物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UGTCs4基因的c DNA全长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分子进化树分析,该糖基转移酶基因与已知的藏红花酸糖基转移酶基因UGTCs2具有相同的糖基化藏红花酸的功能。RT-PCR的结果显示,UGTCs4基因能够响应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过氧化氢(H2O2)、茉莉酸甲酯(Me JA)多种处理,这些处理均能促使其进行转录。结论首次从藏红花悬浮细胞中分离并报道了UGTCs4的c DNA克隆,并证实UGTCs4对不同诱导子的响应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藏红花素的生物合成及表达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藏红花酸 糖基转移酶 克隆 表达分析 藏红花悬浮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必需微量元素锰失衡及防控
《农村科技 》 2020
摘要:在果树生产中,由于人们对果树高产的要求和对有机肥施用的不重视,使中微量元素无法得到自然补充.近年来,果园中果树缺素症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微量元素的重要性、葡萄树体中锰的生理功能、葡萄对锰的需求、锰与其他必需元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锰缺乏及过剩的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引起广大葡萄种植者的重视,并为葡萄园科学施用锰肥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破壳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食品与机械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核桃破壳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分析了目前核桃破壳机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核桃破壳机械研究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演进趋势与改良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2008年以来的新疆棉花纤维品质变化,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8年我国棉花公证检验检测数据,分年度、分区域整理,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演进趋势.[结果]11年来,新疆棉花公检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65.1%增长到2018年的98.3%.纤维长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到平稳的趋势,2018年已达29.2 m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6~2018年提升较快,"30~32 mm"棉包所占比较2011~2015年提高8.3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平均纤维比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2017~2018年提升明显,2018年平均为28.4 cN/tex,比强度"≥29 cN/tex"的棉包占比达34.2%;新疆棉花纤维整齐度变化较小,高于全国平均值,且新疆地方棉花优于兵团,较后者高0.3个百分点,"高级及以上级"整齐度占比新疆棉花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地方棉花下降态势较明显;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B级"平均占比高于全国.兵团棉花马克隆值好于地方,"A+B"级年均占比较后者高出5.5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品级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棉花质量优于兵团.[结论]新疆棉花对全国棉花贡献日益增大.近3年来,新疆棉花在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品级均明显提升,但也存在比强度较差、平均整齐度下降,以及高比强度、高整齐度棉花占比偏低等问题.在新疆棉花品种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及加工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产业政策,为实现新疆棉花适度规模、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