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叶面喷施沼液对温室油桃光合特性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温室栽培4 a生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喷施沼液对油桃光合特性的影响。喷施沼液后,油桃叶片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Pn)均升高,喷施75%沼液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Pn)分别升高9%、20.3%、50%、8.7%;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产额(AQY)变化不大;CO2补偿点(CCP)降低,喷施75%沼液与对照相比降低5%;而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以及羧化效率(CE)升高,喷施75%沼液与对照相比分别升高21%、12%和57%;净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喷施沼液后外围功能叶片日累积光合产物明显增加,喷施75%沼液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5%;另外喷施沼液提高了油桃叶片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了中午时的气孔限制值,延缓了"光午休"现象。

关键词: 油桃 光合特性 沼液 设施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甘科5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甘科5号是以自交系P0608为母本,以自交系P063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定植到采收43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90~100cm,开展度65cm,茎粗1.0cm。叶片深绿色,花密生。果实绿色,羊角形,基部皱褶较多,果长33cm,果肩宽3.5cm,果肉厚3.3mm,平均单果质量55g,单株结果数23~28个,结果性强,结果期集中。辣味较浓,品质优,VC含量1.41g·kg-1。田间抗病性调查表明,对辣椒疫病的抗性与对照陇椒2号相当。一般产量4400kg·(667m2)-1左右,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目前已在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云南、广西、海南等地累计推广种植3500hm2。

关键词: 辣椒 甘科5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seudogymnoascus roseus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离自冬虫夏草子座的子囊菌,产生大量具网状包被的子囊果。其代表菌株Pseu-F经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确定为Pseudogymnoascus roseus。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7.5°C 20.0°C;用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试验,试验因素包括马铃薯、黄豆、蔗糖+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矿物盐、维生素等,筛选出的优化液体发酵培养基为(g/L):蔗糖20+葡萄糖10,蛋白胨10,酵母膏5,黄豆50,马铃薯100。

关键词: 玫红假裸囊菌 冬虫夏草 液体发酵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塬区旱作大豆覆膜保水技术效果研究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覆膜的周年栽培模式可有效蓄保秋冬闲期土壤水分,大豆临播前0~100cm土层贮水量比常规覆膜或传统露地增加30.5mm,土壤贮水量的增加可有效缓解大豆生长前期土壤水分不足而造成的水分胁迫;周年覆膜大豆产量为3 228.7kg/hm2,较常规覆膜和传统露地分别增产19.0%和40.8%,水分利用效率为10.3kg/(hm2.mm),较常规覆膜、传统露地分别提高10.8%和37.3%。

关键词: 旱作大豆 水分利用效率 覆膜 黄土塬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垄作和灌水量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与灌溉量组合对啤酒大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溉量为330 mm时,垄作沟内覆草模式产量较对照增产695 kg/hm2,增产率为10.2%;在灌溉量为270 mm时,垄作和垄作沟内覆草处理较对照没有减产,可节水60 mm;不同栽培模式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从210~330 mm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且都在280 mm时达最大值,其中垄作沟内覆草模式能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含量,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7.57 kg/(mm.hm2)。在河西内陆河灌区,垄作沟内覆草模式是啤酒大麦增产节水的最佳栽培模式。

关键词: 河西绿洲 啤酒大麦 垄作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近几年来桃儿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细胞培养和人工种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为桃儿七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桃儿七 鬼臼毒素 药理作用 可持续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技术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共显性遗传、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本文简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重点对马铃薯SSR引物的开发及其在马铃薯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马铃薯 遗传图谱 育种技术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eal-time PCR定量检测田间小麦条锈菌潜伏侵染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及时地定量检测处于潜育状态下的小麦条锈菌菌量,本研究于2009-2010年实施田间试验,在北京和甘肃各设3个试验小区,将小区分割成1 m×1 m或1.5 m×1.5 m的小格。初春刚返青叶片出现症状前,在每小格内采集30片叶,提取叶片基因组DNA,应用已建立的real-time PCR定量测定方法,计算每个样本的分子病情指数(molecular-detected disease index,MDI)。在本试验的天气条件和试验设计下,采样10 d后,调查田间标记采样点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DI,比较MDI和DI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甘肃甘谷3个试验小区的MDI和DI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12=0.8136,R2=0.8845,R32=0.5928);北京上庄3个试验小区的MDI和DI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21=0.7423,R2=0.5784,R32=0.8584)。本研究证明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估测小麦条锈病潜育侵染程度的可能性,为建立分子定量测定田间潜育侵染量系统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Puccinia striiformis 分子流行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海棠“比哥”扦插繁殖试验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引进的大花海棠绿叶红花、铜叶红花2个花色品种分别采用萘乙酸、ABT 2种植物激素进行插穗基部浸泡5s处理,扦插7d后对其生根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萘乙酸、ABT生根粉对促进大花海棠各品种扦插生根效果明显,其中以ABT生根粉效果最好,萘乙酸次之。ABT生根粉以100mg/kg浓度处理最好,大花海棠铜叶红花品种的生根率达94.5%。2个花色品种中铜叶红花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均高于绿叶红花,栽培表现中铜叶红花植株长势强于绿叶红花。

关键词: 大花海棠 扦插繁殖 植物激素 生根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沼液对温室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日光温室栽培4年生油桃品种‘艳光’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沼液,研究了沼液对温室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对‘艳光’油桃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喷施75%的沼液处理效果最好.当用75%的沼液连续处理4次后,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含量N、K、Fe、B、Mn、Zn、P分别较CK增加了4.86%、12.97%、17.41%、13.45%、8.5%、5.4%、12.95%;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2.6%,VC含量增加了20.2%.

关键词: ‘艳光’油桃 沼液 叶片营养 果实品质 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