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做好科普惠农工作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从农村入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减少农村之间发展的差距,并且迎合全国科学素质培养行动计划,我国很多地区便开展科普惠农工作,对那些落后的农村进行改革和发展,从而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为此,本文便从科普惠农工作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利于实际建设的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科普惠农 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核破壳技术及机械的研究现状

农产品加工 2020

摘要:通过介绍现有的杏破壳技术及机械的研究现状,分析杏核破壳机械存在的问题,展望杏核破壳机械研究发展方向,为开展杏核破壳机械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破壳技术 破壳机械 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及物质构成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0

摘要:本研究以无核白葡萄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并分析不同水平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物(DBP、DEHP、DIBP混合物)处理下葡萄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根系形态、总糖和总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总蛋白、总糖含量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大部分指标与PAEs污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葡萄 根系形态 物质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问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 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104·hm-2,穗粒数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关键词: 春、冬性小麦 超晚播 生育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修剪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乡村科技 2020

摘要:果树修剪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果树栽种的经济效益,在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应高度重视果树修剪工作,完善果树病虫害防治体系,并积极强化相关工作的落实.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果树修剪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果树 修剪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

广东蚕业 2020

摘要:传统的棉花种植技术中,灌溉和施肥通常是分开进行的,在自动化设备未普及时,人工灌溉和施肥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灌溉和施肥不能同时进行更是给广大棉农增加了负担.随着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渐在棉花种植中得到了应用,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给农户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棉花种植 水肥一体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和消费区.解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新疆冬小麦育种中杂交组合的合理选配以及后代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小麦55K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对134份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及54份育成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估算其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有SNP位点的多态性比率达到95.62%(50,743/53,063).每条染色体分布1068~261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A>B>D.188个品种间的两两遗传距离在0.002~0.723之间,平均为0.378.其中134个地方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400之间,平均为0.070; 54个育成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4~0.337之间,平均为0.114; 134个地方品种与54个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05~0.723之间,平均为0.699.聚类结果显示可将所有材料分为10个不同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其次是育成品种之间,而地方品种之间遗传差异最小.鉴于育成与地方品种之间较大的遗传差异,新疆冬小麦品种可以利用地方种来丰富其育种的种质基础,拓宽遗传背景,进而提高当地小麦育种水平.本研究为新疆冬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新疆 冬小麦 地方品种 育成品种 SNP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因子对棉花黄萎病拮抗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数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在不同理化因子条件下的数量变化趋势,总结适宜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生长的土壤理化因子.[方法]以实验室已分离的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为基础,对培养皿土壤中不同理化因子下的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和V.dahliensis进行涂布定量.[结果]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更易在土壤温度为30℃、相对含水量37.5%、土壤肥力3T、土壤盐分含量0.3%碱性土壤中定殖,且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会使V.dahliensis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变弱.[结论]以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确定拮抗细菌BHZ-29的适宜环境生长因子较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根据新疆棉田的特点来进行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的定殖能力研究.

关键词: 土壤 理化因子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 数量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喀什超级长绒棉再创高产

中国棉花 2020

摘要:长绒棉纤维品质优异,但皮棉产量相对较低,提高单产、保障品质、增加收益是新疆长绒棉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2018-2019年,在喀什岳普湖县创建出40 hm2籽棉产量7 900 kg·hm-2的超高产典型,促进了喀什地区长绒棉发展.本文对高产情况及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该区未来长绒棉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长绒棉 超高产 机采棉 优质纤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为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理念和方法的优化势在必行.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再分析了在此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了此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优化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