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DPSIR模型对宁夏同心旱作补水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针对宁夏同心旱作补水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综合权重,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同心县旱作补水农业体系2005-2008年可持续发展评价值一直上升,可持续状态从一般转变为良好到优秀。评价指数依次为:2008年(0.924 5)>2007年(0.851 9)>2006年(0.710 3)>2005年(0.572 4)。用DPSIR模型与改进熵值法的结合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苹果蠹蛾入侵宁夏的态势分析与监测建议
《植物检疫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蠹蛾是蛀果害虫,属于国内检疫对象,于2008年入侵宁夏。调查了宁夏苹果蠹蛾的发生现状,分析了苹果蠹蛾入侵宁夏的疫情发展态势,据此提出了监测建议。


鸭瘟强毒株和疫苗株对雏鸭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毒力的鸭瘟病毒(DPV)感染对雏鸭INF-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为DPV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接种了鸭瘟强毒株和疫苗株的雏鸭肝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及鸭瘟病毒(DPV)的荷载量进行动态定量监测。结果表明:①感染鸭瘟强毒后,IFN-γ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没有明显规律,PBL中IFN-γmRNA表达水平很高,在此期间(1~12h),病毒DNA量很少。IFN-γmRNA表达量在6h后大幅下降,直到144h都非常低,而病毒的载量逐渐增大,至144h时达到峰值。②接种弱毒疫苗后,肝脏中IFN-γmRNA表达水平较高且稳定,至12h达到顶峰,约比对照高出8倍。PBL中IFN-γmRNA表达量较低且不稳定。弱毒DNA荷载量稳定上升,但载量约比强毒低两个数量级。病毒DNA在PBL检测不到。IFN-γ在抵抗鸭瘟强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FN-γ在肝脏中高水平的表达可能是鸭瘟疫苗的免疫机制之一。


宁夏压砂地枣树根系生长发育情况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2008~2010年间,对压砂地1a、3~5a生同心圆枣根系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a生的同心圆枣根系垂直分布主要在0~25cm深土层内,剖面总根量中有近90%粗度小于0.2mm,尤其是0~5cm深的表层土壤占剖面总根量近60%。与1a生的同心圆枣根系垂直生长发育情况相比,3a生的同心圆枣垂直分布根量增加了1.5倍,出现了粗度>3mm的根,垂直分布达65cm深土层(土层深厚的树)。5a生同心圆枣根系垂直生长发育特点,一是0~5cm深土层根量明显下降、5~25cm深土层是根系主要分布层;二是25~65cm深土层的根量明显增加,占该层总根量32.9%~44.3%。其中,粗度>0.2mm的根系含量在40%左右。根系水平分布调查表明,1a、3~5a生同心圆枣树根系水平分布距离主干分别为50、150、250、300cm。土施保水剂并配合肥水一体能增加浅层土壤中枣树根系数量,促进其根系增粗。


不同有机肥对小拱棚西瓜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3种不同类型有机肥的肥效特点以及对小拱棚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盐分含量、速效氮低于对照,有机质、速效磷钾含量高于对照,西瓜长势和产量低于对照,但西瓜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菌肥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在西瓜结果初期表现最高,其它时间处于中等水平,鸡粪处理的土壤肥力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变化幅度都很小,性质比较稳定,施用油饼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指标在西瓜坐果期后含量均较低;3种有机肥使用效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处理的西瓜产量最高,品质最优,其次为商品鸡粪,再次为油饼肥。


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区水土环境变化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脱硫废弃物施用+平整土地+深松耕+水盐调控+平衡施肥+耐盐作物种植"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模式在惠农核心试验示范区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经过2年的改良,示范区地下水位下降了50cm左右,土壤总盐及有害盐分离子含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油葵出苗率和产量显著提高,出苗率为70%以上,平均产量为1534.3kg/hm2,示范区水土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表明以脱硫废弃物施用为切入点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模式对轻度碱化盐荒地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TILLING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它提供了一种高通量、低成本、规模化的高效筛选化学诱变剂EMS诱发产生点突变的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TILLING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肉苁蓉种内变异的AFLP标记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AFIP标记方法对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种内不同花冠类型进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扩增带纹丰富清晰,且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15对,共扩增出条带266条,多态性条带14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55.6%。从花冠裂片类型可将肉苁蓉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9种类型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1778~0.8462之间。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适宜树形调查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直立龙干形、倾斜龙干形、多主蔓扇形和斜干水平形4种树形进行产量和质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霞多丽"品种直立龙干形前期667m2产量高,斜干水平形树形新梢生长健壮、长势一致,冬季修剪、埋土防寒容易,但前期667m2产量不如龙干形;随着单株产量的提高、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威代尔"与"赤霞珠"品种多主蔓扇形株产高于倾斜龙干形,但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后者。单壁篱架、倾斜龙干形株产低,而667m2产量高,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高,有利于酒质提高和植株抗寒越冬,并便于越冬埋土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