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0~60 cm土壤水消耗逐渐减少。各处理0~100 cm土壤贮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结果前期,蒸腾蒸发量相对较少,灌溉水能基本满足植株生长需要,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较少。


基于因子分析的不同耕作措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机械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SM)、免耕留茬(NT)、翻耕覆膜(FM)、传统翻耕(CT))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6年的试验基础,选取13项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将13项土壤肥力指标归纳为3个公因子,分别为潜在供肥因子F1、有机质因子F2、生物活性因子F3,计算各耕作措施的综合得分,并且用春玉米产量来验证评价结果。【结果】(1)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肥力质量得分大小变化趋势为翻耕覆膜>传统翻耕>免耕留茬直播>免耕秸秆覆盖,与春玉米产量变化趋势翻耕覆膜>免耕留茬直播≈传统翻耕>免耕秸秆覆盖基本吻合,评价结果可靠有效。2)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由于秸秆还田微生物消耗大量的养分,造成此措施下3个公因子得分较低,肥力质量综合得分最低;免耕留茬直播措施有机质因子得分最高,说明免耕留茬直播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传统翻耕措施潜在供肥因子得分最高,有机质因子得分最低,说明传统翻耕措施不利于有机质积累,不能作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首选耕作措施;翻耕覆膜措施生物活性因子得分最高,潜在供肥因子得分最低,说明翻耕覆膜措施有利于潜在养分有效化。【结论】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土壤肥力质量,可以用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转W16小麦抗旱新品系的创制及抗旱生理机制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培育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系,解析转基因小麦抗旱生理机制,为转基因小麦抗旱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转W16基因3个高代转基因小麦品系为供试材料,在2008—2010年连续两年大田正常灌溉和干旱处理条件下,对转基因小麦品系进行田间抗旱性鉴定;同时对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旗叶的SPAD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品系比对照济麦19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增加,其中单株粒重分别增加20.00%—23.08%、20.88%—24.71%和15.29%—25.27%;千粒重分别增加16.24%—19.85%、13.46%—16.95%和21.58%—24.46%。在正常灌溉条件下,单株粒重分别显著增加7.04%—11.11%、3.52%—8.73%和8.45%—12.70%;千粒重分别显著增加13.57%—14.97%、9.91%—11.67%和14.17%—14.65%。转基因小麦品系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的抗旱系数在1.15—1.45,抗旱性为强到极强。对转基因小麦的抗旱生理机制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小麦的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显著增加;在灌浆后期转基因小麦品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旗叶的SPAD值均显著高于受体济麦19。【结论】W16的过表达改善了转基因小麦品系的根系结构、延长了旗叶功能时期,从而增强了转基因小麦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
宁夏中宁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肥力及枸杞子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宁夏中宁地区不同施肥背景下,土壤肥力及其枸杞子品质的差异。方法:通过走访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8份,采用农林或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土壤氮(N)、磷(P)、钾(K)、pH、全盐、有机质和枸杞子多糖、甜菜碱、亚硝酸盐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施肥方式下各肥力指标差异极显著,枸杞子多糖、甜菜碱、亚硝酸盐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甜菜碱与全量氮和速效磷有显著相关性,多糖与各肥力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亚硝酸盐均未检出。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指标影响显著,虽然对枸杞子多糖和甜菜碱影响不显著,但调查中发现已有不少单施化肥的枸杞地出现板结及植株的生长受阻。为了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建立枸杞绿色施肥标准,引导茨农科学施肥,保护土壤环境和枸杞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土壤肥力 枸杞多糖 枸杞甜菜碱 亚硝酸盐


仿生胶防治枸杞木虱研究初报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仿生胶对枸杞木虱防治效果。方法:以枸杞木虱成虫为研究对象,以仿生胶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仿生胶对枸杞木虱成虫行为的影响、仿生胶的田间使用效果及仿生胶对枸杞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仿生胶对枸杞木虱成虫黏着效果显著并无明显的趋避作用,田间使用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仿生胶对枸杞叶片的生长并无明显影响。结论:仿生胶对枸杞木虱成虫黏着效果显著,可在枸杞木虱种群发生初期施用仿生胶降低枸杞木虱种群建群个体数量,生产实践中通过压低枸杞木虱种群基数,将其控制在爆发前期。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沙市南郊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择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地、经济林地、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撂荒地、苗圃地、坡耕地)研究了城乡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集中在1~0.05mm和<0.001mm两个粒级范围内,土壤质地以重壤土和轻粘土为主。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减弱,土壤砂粒(1.0~0.05mm)、土壤粉粒(0.05~0.01mm)百分率逐渐下降,<0.01mm的土壤物理性粘粒百分率增加。自然、半自然状态利用方式的林地(次生林地、经济林地、杉木人工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普遍较高,土壤密度低于坡耕地、苗圃地、撂荒地、采伐迹地,而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含量普遍高于坡耕地、苗圃地、撂荒地、采伐迹地。


宁夏引黄灌区以沼渣为主的水稻配方肥肥效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以沼渣农田安全利用为目标,确立宁夏引黄灌区以沼渣为主的水稻配方肥最佳配方。[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相关指标进行室内测定。[结果]相对常规施肥3,个配方肥处理穗粒数、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对千粒重、SPAD值基本无影响。[结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以水稻配方肥2为当地以沼渣为主的水稻配方肥的最佳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