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杆菌浸蘸柱头创制高品质抗虫棉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选育高品质杂交棉主要利用双亲纤维品质的平均优势,要求双亲均为高品质棉。而选育高品质抗虫杂交棉要求至少有一个高品质亲本包含抗虫基因。目前,由于缺乏高品质抗虫资源限制了高品质抗虫杂交棉选育。为了获得更多高品质抗虫棉种质,以10个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系)作为受体,用农杆菌菌液浸蘸棉花柱头的转化方法将Bt+Sck双价抗虫基因导入高品质陆地棉基因组,获得了63个转基因株系,通过卡那霉素抗性检测、PCR和免疫试纸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该检测方法结合系统选育获得了多个转基因纯合系。对最早获得的3个纯合系进行了可靠的Southern验证、抗虫性检测和纤维品质测定,其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抗虫性和优良纤维品质。这些材料的获得为下一步进行高品质抗虫杂交棉的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不同发酵时期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多样性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加快玉米秸秆腐熟,推动秸秆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了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堆肥试验。利用常规方法对不同发酵时期堆料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堆体细菌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类。理化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好氧发酵期间堆体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并维持在55.0℃以上,堆体含水量、有机物含量和C/N逐渐下降,w(C)/w(N)在建堆和前3次翻堆时均较高,后2次翻堆时大幅下降,p H值、E4/E6先下降后上升;宏基因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好氧堆肥中细菌菌群存在多样性;由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可知,第5次翻堆(CS5)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前3次翻堆(CS1、CS2和CS3)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第4次翻堆(CS4)的群落多样性最低。对6个发酵时期的OTU进行物种分类,所检测到的细菌门类、目类和属类在不同发酵时期的种类和丰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群落演替现象。物种分类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好氧发酵期间的主要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共享的主要优势目类为芽孢杆菌目、梭菌目、黄色单胞菌目、嗜热厌氧杆菌目、根瘤菌目、假单胞菌目和厌氧绳菌目;共享的主要属为Povalibacter、梭状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嗜热脲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Chryseolinea。其中,变形菌门黄色单胞菌目的 Povalibacter、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目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以及拟杆菌门噬纤维素菌目的 Chryseolinea尚未见与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降解有关的报道,有望从这些菌属中分离出加快玉米秸秆好氧发酵堆肥进程的新菌种。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细菌群落多样性 宏基因组法 好氧发酵 不同发酵时期 理化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
《湖南饲料 》 2018
摘要:我国是养羊大国,养羊数量和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肉羊规模养殖发展较快,我国羊肉生产正在从分散饲养、个体屠宰加工与低质量的状态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集中屠宰加工与高档羊肉生产转变。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肉羊养殖从业人员大都对肉羊的生产技术不很了解,往往会出现经济效益不高甚至赔钱的现象,尤其是在羊价低迷时更为突出。一、原因分析(一)所饲养肉羊品种不适宜养肉羊能否多赚钱,首先取决于所饲养的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中药“猪孕散”剂量筛选试验
《养猪 》 2018
摘要:为研究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选临床两个以上情期内配种不孕的经产母猪150头,分为5组,每组30头猪,进行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剂量筛选试验,其中1~3组为中药组,服用"猪孕散"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天150 g/头、100 g/头和50 g/头,连用3 d;4组为西药组,用0.1%高锰酸钾1 000 m L冲洗子宫,然后再用青霉素240万U、链霉素100万U、生理盐水100 m L,混合后注入子宫内,每日1次,连用3 d;5组为阳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结果表明:对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中药"猪孕散"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为93.33%、低剂量组为86.67%、西药组为83.33%,阳性对照组为10%,其中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使用"猪孕散"中、高剂量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青、链霉素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低剂量组疗效与青、链霉素组相当。考虑治疗效果,临床以中剂量100 g/(头·d)使用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明确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用药剂量,为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在苹果树上进行了不同剂量的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相比,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高剂量(有效成分40 mg/kg)和中剂量(有效成分30 mg/kg)药后3,7 d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而低剂量(有效成分20 mg/kg)防效显著低于对照药剂。说明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7 d以上,是防治苹果黄蚜的一种理想药剂。
关键词: 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 苹果黄蚜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麦长管蚜田间药效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明确21%噻虫嗪悬浮剂对麦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可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和2016年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2 g a.i./hm~2为对照药剂,对21%噻虫嗪悬浮剂进行了防治麦长管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21%噻虫嗪悬浮剂18.9 g a.i./hm~2处理的防效均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5.2 g a.i./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而31.5 g a.i./hm~2处理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利用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麦长管蚜具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长达7 d以上,且对小麦红蜘蛛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供试作物及试验区内的其他有益生物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可供选择的防治麦长管蚜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及循环利用模式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探索现阶段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与利用切实可行的模式,通过对大同四方高科农牧公司应用的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研究,从节约用水、环境污染、劳动力投入和运行资本等方面与常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粪污处理模式相比,大同四方高科农牧公司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年可处理粪便4.75万t,尿液2.70万t,污水0.91万t;通过污水循环利用,年节约用水2.63万t,节约开支302.7万元。因此,规模化奶牛场粪污通过固液分离后,尿液和污水通过循环利用,粪便发酵杀菌干燥后作为垫圈材料,对节约用水、改善环境污染、减少劳动力和能耗投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粪污资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旱塬区扦插密度对不同蔓型甘薯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确定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最佳种植密度,选取短蔓型品种(晋甘薯9号)、长蔓型品种(济薯25),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下各项群体生理指标与甘薯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密度对2个甘薯品种的群体生理指标、单株鲜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有显著的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鲜薯质量降低,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抛物线状;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不同生育期不同密度处理薯蔓比(T/R)值表现不一;晋甘薯9号以4.8万株/hm~2、济薯25以3.9万株/hm~2密度种植,在甘薯生产中可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单位面积株数、薯数和薯质量的协调发展,使甘薯产量达到最高。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扦插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